如果看到你的朋友在自我介紹里加上了“電影投資人”的頭銜,先別笑他“太裝*”,很有可能是,他只是參與了一場影視眾籌,成為了這個時下正流行的低門檻影視投資的“弄潮兒”罷了。
前有通過朋友圈眾籌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票房口碑雙豐收,后有國內首個制作到發行都采取眾籌方式的《我的詩篇》,“拿獎拿到手軟”。隨著中國影視行業的飛速發展,影視眾籌不但成為了為片方減輕壓力的資金助推器,還成為了投資客的掘金“新大陸”。
但是,這個玩意兒,到底能不能玩?又該怎么玩呢?
影視眾籌,是由眾籌衍生出的一個全新概念,國內目前的主要模式是債權類眾籌,即投資者通過投資一部影視作品,獲得一種較為穩定的收益,收益率與影片票房呈正相關。同時,投資者有機會參與該影視作品的相關活動,獲取影視周邊產品。
影視眾籌的直接受益方自然是片方。尤其對于小眾的影片來說,制作、宣傳、發行的資金壓力如影隨形,眾籌可以適當減輕片方資金、排片上的壓力。6月5日剛上映的紀錄片《我的詩篇》不僅從制作到發行都采取眾籌方式,而且觀影也運用了眾籌。據制片人蔡慶增透露,希望在全國范圍內以眾籌觀影的方式,實現1000場影院放映,影響10萬觀眾。
對于投資者來說,影視眾籌則是一種低門檻、較便捷的投資方式。此前大熱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采用了朋友圈和私人眾籌的方式,近百位小朋友成為了影片的“投資人”,影片憑借口碑效應,半個月票房過6億,每個投資人獲得了人均25萬的投資收益。
但是投資人謹記:并非每一場投資都能贏取如此豐厚的回報。
目前我國涉足影視眾籌的平臺有37個,然而專業從事影視眾籌的平臺只有4個。其中,起購額度最低的是蛋殼網,個別已結束的投資項目如《夏洛特煩惱》的投資最低額度僅為1元,出品人網投資最低額度為100元。
國內影視市場火熱之下,阿里巴巴、百度、京東、蘇寧、浦發銀行等各家大鱷等也紛紛來“分一杯羹”,娛樂寶、百度有戲、聚米眾籌等產品就此誕生。然而,成功者甚是寥寥。
2014年3月,阿里巴巴推出的“娛樂寶”正式上線。根據娛樂寶的對外宣傳,通過購買娛樂寶,最低100元即可投資,預期年化收益率7%。首期項目包括當年的熱門電影《小時代3》、《小時代4》和《狼圖騰》。而實際上,阿里巴巴首期娛樂寶,對接的是國華人壽的一款保險理財產品,并非直接投向網友所投資的項目。
而百度在推出的百發有戲之時,反復強調百發有戲的產品不是保險理財,也并非眾籌,而自立名目為“消費類金融產品”。其首期投資項目為許鞍華導演的《黃金時代》,產品預計收益率為8%以上,開售當天即遭瘋搶,兩分鐘的認購意向達1500萬。然而,由于該影片票房慘淡,最終投資的網友僅獲得了8%的保底收益。如今,在百度的金融頁面上,已經無法見到百發有戲的蹤影。
阿里、百度兩大巨頭的round one,可謂風風火火開局,草草收場。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在票房和收益率波動較大的影響之下,影視眾籌平臺項目成功率僅為64%左右。另一方面,即便投資者獲得了較高的投資收益,而其他一些如與明星互動等非資金收益的福利,能夠完全實現的,卻是少之又少。
成功率不高的同時,缺乏法律保障和法律監管,也是影視眾籌遭受質疑的一點。中國的眾籌平臺仍屬于起步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那么,如何在成為一個成功的“電影投資人”的道路上更好地規避風險呢?
1.選擇一個值得信任的投資平臺
影視眾籌日益受到關注之后,有不少影業集團公司宣稱發起影視眾籌,實則屬于非法集資。這種所謂的眾籌,往往沒有說明所投資的影視產品,并且承諾高收益,這是和影視眾籌收益的特性相悖的。因此,投資之前最好多方查看關于投資平臺的介紹和評價,選擇一個相對標準化的投資平臺。
2.對電影制作發行的基本流程有一定了解
投資電影,與投資股票、基金類似,都要先了解相關知識。如果什么都不了解,僅憑一股投資的熱情,顯然是難以在選擇投資項目的過程中得心應手的。
3.判定所投資的電影的價值
影視眾籌的投資收益與影片票房掛鉤,了解投資的影視劇自然也是重中之重。首先要保證這個項目的真實性,其次對項目公司的資質和此前拍攝過的作品也要多加審核,保證這個投資的項目是合法而且真實的。然后,再根據對影視行業的了解以及影片的介紹、主演,相關題材作品的行情走勢,做出自己對這個電影價值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