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位藝術大師 20世紀傳奇跨界合作 95件稀有代表性面料及時裝 野獸派、立體主義、解構主義、波普藝術 多重藝術視覺大賞
時尚印跡:從畢加索到安迪·沃霍爾由倫敦時尚和面料博物館和藝倉美術館強強攜手,知名汽車品牌雷克薩斯聯合主辦,首次嘗試從時裝、面料的角度,來梳理20世紀藝術史的發展線索,及戰后歐美國家的社會文化發展進程。其中包含以達利為代表的超現實主義的風行,畢加索發起的將油畫與時尚面料相融的蔚為風潮,直到安迪 · 沃霍爾及桑德拉 · 羅德斯將流行藝術和面料拼貼結合……
《時尚印跡:從畢加索到安迪 · 沃霍爾》將藝術如何通過服飾、家居進入到人們生活中的歷史真實再現。若想親眼目睹20世紀藝術大師的面料設計珍品集錦,此展為當之不愧的開春首選。
六大展區先睹為快
淵源
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英國「工藝美術之父」威廉 · 莫里斯為代表的許多藝術家,都在探索著如何讓藝術實踐更加貼近普通大眾的生活。為此,他們將眼光對準了設計領域,尤其是為批量化生產的紡織品提供藝術設計,以饗大眾。
展品包括法國現代主義大師勞爾 · 杜飛和索尼婭 · 德勞內;英國構成主義畫家本 · 尼科爾森,及布魯姆斯伯里藝術團體;美國藝術家兼紡織品設計師露絲 · 里維斯,及攝影大師愛德華 · 史泰欽;和俄羅斯構成主義藝術家柳波夫 · 波波娃和瓦爾瓦拉 · 斯捷潘諾娃等一批先鋒藝術大師開啟的對紡織品設計和量產化服裝的革新,其成果至今仍深刻地影響著大眾生活。
超現實主義
20世紀40年代可能是藝術家介入紡織行業最富有成效的十年。這主要歸功于戰后英美社會的復興所激發出來的活力和激情,以及由此產生的對新思想的包容。
超現實主義是當時最時尚、最受歡迎的藝術流派。1945年,西班牙藝術怪才薩爾瓦多 · 達利在希區柯克的電影《愛德華大夫》設計了一系列光怪陸離的夢境布景。電影在美國社會引起轟動,吸引著好萊塢的進一步投入,并使用達利設計的布料制作了兩款驚艷的晚禮服,其中之一是聞名的Dessert Rocks。
油畫和服裝面料
1950年代的英國,紡織業巨頭爭相聘請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擔任設計師。愛丁堡紡織公司(Edinburgh Weavers)將威廉 · 斯科特、喬 · 蒂爾松、維克多 · 瓦沙雷和馬里諾 · 馬里尼等大師的作品成功轉化為精美的高端印花織物。與此不同的是,大衛 · 懷特海德有限公司(David Whitehead )則請到亨利 · 摩爾、愛德華多 · 包洛奇和約翰 · 派博等藝術家坐鎮設計,為低端市場開發價格親民的印花織物。赫爾有限公司(Heal and Son)則力邀畫家保拉 · 瓦澤雷,打造適合中層消費群體的產品。
1953年的展覽 Painting into Textiles 是紡織品設計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該展覽由英國雜志 The Ambassador 和倫敦當代藝術學院合辦,鼓勵藝術家展示設計原稿而非紡織成品,以幫助制造商從中汲取設計靈感或把圖案直接運用在織物上。此次展覽不僅促進了藝術與紡織品設計的進一步融合,也顯著提升了英國紡織品行業的聲望。
當代大師
1950年代中期,紐約富勒紡織品公司(Fuller Fabrics)通過聯合世界著名藝術家共同開啟「當代大師」項目,是迄今為止美國藝術家與紡織工業最富盛名的合作。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要數畢加索和富勒之間的強強聯手(畢加索在此前從未接受過任何企業的設計邀請)。
該項目旨在大批量生產時裝面料,并以每碼1.5到2美元(1碼≈0.91米)的實惠價格出售。為大眾打造的按碼計價的藝術,非常接近畢加索的政治信仰。憑借畢加索在藝術界的領軍地位和感召力,胡安 · 米羅、費爾南 · 雷捷、馬克 · 夏卡爾等藝術家紛紛加盟助陣。
鮮為人知的畢加索
1960年代初,畢加索參加了兩個紡織品設計項目。1963年,這兩個項目被商家推向市場。直到今天,這段故事仍然是鮮為人知的。
項目的一大亮點,便是畢加索與紐約布魯姆克拉夫特織品公司(Bloomcraft Fabrics)之間的合作。藝術家與該廠的紡織品工作室攜手打造了11款材質各異、色彩絢麗的家居裝飾面料,面料上的絲網印刷圖案均源自畢加索生平的藝術創作。該系列售價約為每碼5美元。由于公司配套了一系列廣告活動,并在著名雜志刊登軟文,因而產品問世后即獲廣泛關注。
波普藝術先鋒
20世紀60年代經常與通俗文化聯系在一起。在英國和美國,通俗美學被安迪 · 沃霍爾和桑德拉 · 羅德斯等藝術家引進了紡織品設計領域。1960年代初,波普藝術先鋒安迪 · 沃霍爾在紐約平面設計界取得輝煌成功。他為紐約傳奇咖啡館 Serendipity 3 老板斯蒂芬 · 布魯斯打造了一系列以食物為題材的波普風格織物。
桑德拉 · 羅德斯是英國流行紡織品設計的先驅,她力圖打破純藝術、設計和應用藝術之間的人為邊界。她從商業廣告、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位時期的流行服飾、北美印第安和澳洲原始藝術等領域汲取靈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織物設計風格。桑德拉 · 羅德斯1968年設計的絲網印花絲綢面料「唇膏」是她最受歡迎的版畫之一,此款設計在2016年被 Matchesfashion.com 收藏購買,并在2017年瓦倫天奴(Valentino)高端定制系列中采用。
倫敦時尚和面料博物館
倫敦時尚和面料博物館是世界時尚之都倫敦的行業文化代表機構,由英國時裝界標志性人物、授勛女爵 Dame Zandra Rhodes 于2003年創辦。博物館聚焦時裝、時尚、面料主題,通過精選展覽,教育交流等系列創意活動,在倫敦及歐洲大陸和北美等均產出巨大行業影響力。
過去數年,博物館策劃了多個展覽頗受業內好評:“時尚中的自由”,“奧蘭·凱利:在圖案中的一生”,“藝術家與時尚面料:畢加索到安迪·沃霍爾”,“約瑟夫·弗蘭克:圖形 – 家具 – 繪畫”,“爵士時代: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尚、攝影”及“針織品:從香奈兒到伍斯特伍德”等等。
時尚印跡:從畢加索到安迪 · 沃霍爾
展覽時間:2019.3.1 – 2019.5.5(3月1日開幕當天為媒體日活動,暫不對公眾開放。)
展覽地點:藝倉美術館(浦東新區濱江大道4777號)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