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別再糾結于切換 圍繞兩大主題投資
1月3日,李迅雷對于2018年股市投資的幾點思考頗受關注,傳播度高。首先他表示,預測市場就像求解一道無解題,搞再多的參數和假設,都無助于提升結論的準確性。
此外,他提出,股市會延續它的過往特征與慣性,可能會出現估值邏輯的逆轉或風格切換,但其頻率也不應該以年為單位。換言之,2017年被普遍認同的價值投資理念在2018年同樣適用。他甚至提出,中國的價值投資時代才剛剛啟程。
在投資邏輯上,李迅雷建議圍繞兩條主題分別是:科技進步與消費升級。
從經濟轉型的角度看,既然產業升級需要靠技術進步來推動,那就需要研究哪些行業的研發投入量更大,其成長機會也就更大。通過細分,發現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等細分行業成為R&D經費的投入重點。
看好中國3億偏高收入群體的消費升級,因為其規模之大已相當于美國的總人口,其購買力水平可以與韓國媲美。此外,人口老齡化與少子化也是今后消費轉型和升級的一個長期投資主題,它帶來了服務消費如健康養老、教育娛樂、醫療服務等消費增速的持續上升。
即要從過去的“面”——炒地圖、“線”——炒概念,到如今要選擇“點”——細分行業龍頭。
針對未來市場投資風格,我也不止一次強調過,未來行業龍頭,或細分行業龍頭將會受資金高度關注,而那些沒有核心競爭力又沒有規模優勢的公司將會被逐漸拋棄,如果借用港股一個詞“仙股”,那我們大A股未來的仙股也會越來越多。所以我們未來的投資重點主要在行業龍頭或細分行業龍頭。在行業選擇上,我們重點關注科技類(電子、計算機、通信等)和消費類(家用電器、食品飲料、醫藥服務、傳媒娛樂等)。
2018值得關注的細分行業龍頭
由于細分行業龍頭具有規模優勢和龍頭優勢,所以公司往往經營穩健,我們可以參考ROE指標再結合市值來進行選擇。由于消費類醫藥醫療行業龐大,板塊個股眾多,我們進行單獨羅列。投資者可從以下個股中選取中長期標的。
中泰證券對中美股市按市值劃分區間估值情況顯示,無論是中位數法和整體法,1000億以上市值中國相比美國普遍低估。
隨著A股市場的逐漸開放,A股的估值定價趨于向全球化靠攏,因此在上述標的中,投資者可選取500億以上市值個股進行重點關注。
整理列表如下:
有些投資者可能發現,整理完的個股都有一些共同點,大多處于慢牛趨勢,股價屢創歷史新高。事實上,快即是慢,慢即是快。很多確定性的機會和收益我們視而不見,一味追求高收益但辛苦忙碌在股市穿梭一年最后的收益究竟能達到多少?可謂大道至簡,但知道和做到卻是天壤之別。對于穩健型投資者在時間并不寬裕的情況,這些龍頭股將是最佳標的。此外,在大于1000億市值的個股當中,不乏銀行股和地產股,這兩類標的普遍市盈率低,不過由于和文章主題不符,我們在這里不做羅列,穩健型投資者亦可精選此類標的進行持有。
(作者:巨豐投顧趙玲,執業證書號:A0680615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