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每天都要遭遇成噸的'神邏輯',讓你無言以對、郁悶不已
我們試著去探討一下這些神邏輯的謬誤之處,本文是神邏輯系列文章的第2期
一本書
1984年12月1日出生
畢業于麻省理工大學(MIT)和東英吉利亞大學(UEA)
現在是蘋果公司首席工程師(Principal Engineer)
虛假兩難 false dilemma
問題Q
店家:'您想品嘗牛油果的哪個部分?'
本來有多種選項:選項A、選項B、以及中間選項C、D...
A:果皮部分
B:果核部分
C:果肉部分
只把選項A和B告知別人做選擇
店家只把果皮(選項A)和果核(選項B)告知了顧客
顧客想品嘗的牛油果果肉(選項C)卻不在店家給出的可選項中
生活中的例子
張三:你不要整天吃東西!
李四:不吃的話,我餓死怎么辦?
說明:'整天吃'和'不吃'只是兩個極端,中間還是適度進食的可能。
如果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好的大學,你的人生就毀了。
說明:人生有很多可能性。不是沒讀好的大學人生就毀了,進一步講即使不讀大學也不意味著人生肯定會失敗。
老婆:你媽和我同時落水,你救哪一個?
說明:公認的宇宙難題。很多可能的答案被忽略,比如,有一個或者兩人都會游泳、一起救、自己都不會游泳不可以冒然入水。
我一直把你當好朋友,但你竟然幫張三那個混蛋說話,你這是不把我當朋友,所以從今以后,你就是我的敵人!
說明:把幫對方說話的人當成敵人,是在強迫他人選邊站,是在消滅中間立場。
張三:面對層出不窮的酒駕,我們應當重罰!
李四:不要老想著重罰,加強執法和教導民眾守法才是重點!
說明:在資源許可的情況下,重罰、加強執法和教導民眾可以并行不悖。
第一種情況:
假設你是有軌電車司機,剎車壞了即將撞上前方軌道上的五個人,而旁邊的備用軌道上只有一個人,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五個人會被撞死。你手邊有一個按鈕,按下按鈕,車會駛入備用軌道,只撞死一個人。你是否應該犧牲這一個人的生命而拯救另外五個人?
第二種情況:
假設你站在天橋上,看到一輛剎車壞了的有軌電車,即將撞上前方軌道上的五個人,而你旁邊的一個路人正好在軌道的正上方,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五個人會被撞死。如果你把旁邊的路人推下天橋,會讓電車出軌,只撞死這個路人。你是否應該犧牲這一個人的生命而拯救另外五個人?
哲學討論
功利主義認為,為追求對最大多數人來說的最大效益,應該犧牲少數人來拯救多數人。因此,在上述兩種情況的思想實驗中,都應該要犧牲一個人,來拯救五個人。
康德主義認為,道德應該建立在必要的義務責任上。如果不可以殺人是一種道德義務,就不可以在上述兩種情況的思想實驗中動手讓一個人犧牲,即使這個行為的后果是犧牲五個人。
心理學討論
心理學家發現,大多數人在面對第一個情況,都會選擇切換軌道。但是在面對第二個情況時,大多數人又會選擇不動手。顯示人類擁有的道德直覺,在第一個情況中,像是功利主義一樣運作,而在第二個情況中,則像是道德義務論者。
研究發現,大多數人在第一個情況中,腦部使用一般的區域來運作;但在第二個情況中,則會動用到情感判斷的部分。情感判斷部位受到損害的腦傷患者,進行這項實驗時,在兩種情況下,都會以功利主義方式,決定犧牲一個人,以拯救五個人。
此外,在第一種情況下,假如備用軌道上的人是自己的親人,大多數人又會決定不按。
法律責任
電車司機該做的不是轉向,而是盡力剎車,并盡力通知路人閃避(如鳴汽笛、按喇叭、大聲呼叫)。
如果剎車故障是機器故障或維修員失誤,而不是電車司機疏于檢查,那對司機來講是不可抗力。那司機盡力找方法剎車,鳴汽笛按喇叭,還撞死人的話,電車司機可以主張自己沒有過失,是可以避開刑事責任的。但是如果司機主動轉向而撞死人,那司機就要分擔事故產生的過失殺人罪的刑事責任了。
第二種情況下,將路人推下天橋,導致路人死亡是蓄意謀殺。
類似的狀況是面對恐怖分子的要脅。如果順從恐怖分子會死比較少人,不順從會死比較多的人,通常不會計算哪一邊死比較多人,從而拒絕跟恐怖分子談判。
另外,奇葩說第一季有一期節目辯論過類似的辯題:要不要為了救100多人,而炸死1個人?
你會按下這個按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