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數突破300萬,真相觸目驚心:最可怕的,是你以為學歷是廢紙
“爸爸,我恨你”8歲女孩肺癌晚期,真相竟是孩子被迫吸了2040根煙?
人潮擁擠中,多少人匆匆來了,又匆匆地走了。
作者:菁言(富書專欄作者),轉載請加微信fushujr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富書主播木棉朗讀音頻
插曲:川井憲次-《孤獨な巡禮》
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從狹小陰暗的合租房里出門,通勤路上來回近3個小時。
早高峰的地鐵永遠人潮洶涌,工作餐的便當永遠難吃得難以下咽,加班時間永遠無休無止。
大學畢業后就來大城市打拼的華子苦笑著對朋友吐槽:
“1年了,這是我第365次想離開這個城市……真不知道當初為什么會選擇留下,也不知道現在為什么想走也離不開。“
他,就是當下無數在大城市打拼年輕人的一個縮影。即是你,也是我。
城外的人想沖去
城里的人想逃出來
這里有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四通發達的便利交通,商業創新,物質繁榮,高手云集,有著國際化的面貌和全國最好的資源以及最多的機遇。
無數的年輕人帶著千萬個夢想,帶著權利、名聲、財富、才華、機遇的憧憬來到了大城市。
人人都想融入到大城市的骨血中,扎根安定,獲得幸福,尊嚴和未來。直到他們遇見大城市的殘酷與冷血。
有人在網上提問:“在大城市里,你經歷過最艱難的生活是什么樣的?”
網友們的回復讓人大呼心疼:
沒有錢,連續幾個月每天晚餐吃白水煮面,因為只吃得起這個;
生病了,身邊連個倒熱水的人都沒有,只能強忍著疼痛等待天亮打車去醫院;
被黑中介騙錢,銀行卡里只有兩位數,無家可歸,拉著大箱子在街上漫無目的地游蕩;
需要手術,沒有家屬簽字,自己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簽下大大小小的手術同意書……
難怪最近熱搜上有個話題:今年的成年人好像特別愛哭!
還記得11月份那個在武漢地鐵里崩潰大哭的年輕女子嗎?
連續加班1個月的她下班后突然感覺不知道該干什么,該去哪里。于是呆呆地坐著地上。
被細心的工作人員前來詢問的時候,她終于忍不住抱住工作人員嚎啕大哭。她說她只敢在外面哭,回家怕嚇著女兒……
的確,成年人的字典里從來就沒有容易二字。留在大城市里打拼,工作壓力,房價,孩子都是每個人已經面對或即將面對的現實問題。
3年前,新世相策劃了一場史無前例的“4小時后逃離北上廣”的營銷活動。
不出所料,迅速征集了30位年輕的志愿者來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一舉成為當年最具影響力的營銷活動。
那年逃離北上廣的精神狂歡,戳中了無數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的痛點,不過暫時逃脫當下的郁結,痛苦,悲傷和不如意,更像一場善意的謊言。
畢竟回來之后還是要面對一地雞毛的異鄉生活。
每天都有人離開北上廣回到家鄉,每天又有人雄心勃勃地踏上北上廣的土地。
人潮擁擠中,多少人匆匆來了,又匆匆地走了。
繁華綺麗的大城市,或許就像錢鐘書在《圍城》描述婚姻的樣子:“城外的人想沖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
大城市里的無盡心酸
在最新發布的全球生活成本排名中,香港、北京、上海進榜前10,深圳和廣州分列第12和第15,中國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位居全球前列。
在各種生活成本中,住房成本一直都是話題焦點。
大城市的房價越來越高,但不論房價多高,都有人削尖腦袋去買,當身邊所有人都在討論房子,炒房,囤房,你要沒有房子,就會覺得被邊緣化,會有恐懼感。
房價成了來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心中無法言語的痛。
一線城市的住房租金也在快速上漲,例如北京的住房租金,與2017年12月相比就累計上漲了7.46%。
與這個數字相比,平均薪酬的漲幅卻顯得杯水車薪,2018年秋季在線數據顯示,全國37個主要城市的平均薪酬環比上升0.2%,同比漲幅為3.3%。
于此同時大城市里的年輕人,熬夜工作已然成了常態。他們敷著最貴的面膜,吃著最好的保健品,熬著最長的夜……
10月份,上海一位年輕的女漫畫家“回首而已”被發現在出租屋內去世,家里還散落著未完的畫作。
壓力大,不規律的城市生活正在給年輕人帶來不可回避的健康和心理傷害。
還有很多年輕人自嘲談不起戀愛,也結不起婚。
有網友算了一筆“一線城市結婚成本”:
彩禮,婚紗照,擺酒席,度蜜月最少也要13W;婚后還要考慮柴米油鹽醬醋茶及孩子上學等費用。
相比起自己一個月房租水電+一人吃飽全家不餓=3000,我選擇繼續單身……
珍愛網發布的《2019Q1單身人群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單身人口已經達到2.4億。
相當于英國、法國和德國人口的總和,尤其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單身的人數更是居高不下。
扎根下來的年輕人在成家后承擔了更大的壓力。
教育費用支出成為家庭最大的開銷,育兒成本隨之水漲船高。
正如網絡上曾流傳十大城市的育兒成本,一線城市的孩子從出生到上大學費用竟然高達200萬元以上。
前段時間熱播電視劇《小歡喜》中,方圓兩口子盤算了孩子的藝考費和學區房的房租,加起來居然每月高達四萬元,讓方圓不禁大呼“高消費”。
此外,日常的堵車,霧霾,食品安全,職場上的爾虞我詐,以及源源不斷的焦慮情緒讓城市人群心力交瘁。
不知不覺,“逃離北上廣“代表后悔者成為社會流行語。
有人評論說:”進入大城市,更像是一筆風險投資,100個夢想家踏入人才濟濟的這個江湖,總有99個發現“牛B“不過是一場泡沫。”
想在理想城市立足,遠比想象中困難得多。
城市的生存游戲
艱難卻容易上癮
我的朋友瑩瑩來上海工作前,在小城市當了好幾年的家庭主婦,以前每天只能伸手問老公要生活費。
在上海6年間她從小店員做起,跳槽到知名奢侈品大公司上班,月薪從最初的3千多到2萬多,她變得越來越自信。這就是大城市的機遇給她帶來的轉變。
七天路過,這是一個從河北小鎮走出來的90后姑娘。
她來到北京,從小公司跳槽到知名互聯網企業,從房租450塊的青年公寓到自己理想的房間;
從一個小小的圖書編輯,到成為專欄寫手“一個”人氣作者,并成功出書。
上下班長達數小時的通勤,凌晨改稿到深夜的努力,吃苦流汗,讓她活成了另外一番模樣。
她就是你在大城市擦肩而過看到的千千萬萬個年輕人中的一個。
在大城市,你喜歡任何的生活方式都可以很輕松地找到:
你在這里很容易遇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們,你大可以喜歡玩搖滾玩朋克,也可以組團驢友郊游踏青;
你在這里會遇到很多才華橫溢的牛人,為了你們共同的理想抱負一起努力。
也許你在大城市會遇到很艱難的時刻,但是未來的憧憬會讓你勇往直前。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去過100個以上的國家是種什么樣的體驗?
有一個答案讓人印象深刻:
“懂得了這世界上沒有所謂天然正確和絕對政治正確,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以及其衍生出來的思考方式。”
這就是大城市給你的感覺:它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接納各種不同的聲音和方式; 理解和包容是它的主旋律。
在大城市里你可以更好地體驗未知的精彩,無數的人生百態、思維的碰撞、生活方式的顛覆、精神上的沖擊和靈魂的深度思考。
不像在小城鎮的生活,雖然溫情,但大抵一眼望到頭,在二十多歲時大概就能看到自己六十歲的樣子。
《北京女子圖鑒》里面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北京就是一個標準不一的地方,你想要什么標準,就按照什么標準去努力。”
數不清的平行世界構建成了豐富多姿的城市生活。
在大城市生存的方式多種多樣,只要肯吃苦,總能慢慢地扎根,活下來。
為城市里的平凡打拼者點贊
很多在大城市里打拼的人們逢年過節回到家鄉,就會被七大姑八大姨就會擺出過來人的姿態教導和訓誡。
苦口婆心告訴你什么“早點回家結婚生子,生活本分才是正道”;什么“再折騰下去,遲早會后悔。”
不錯,大城市里不乏許多平凡的打拼者,他們踏實肯干,也許終其一生也無法躋身于城市的上游,他們整日里忙忙碌碌為生計奔波,卻買不起那一套小房子。
可是,誰又敢輕視小瞧他們呢?
沒有了他們,城市里感受不到“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熱火朝天;沒有了他們,城市里會少了很多熱鬧和煙火氣。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他們的希望,還在延續;他們的希望,就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之下產生的。
留在大城市為了理想而奮斗的人們,值得點一萬個贊。
公號轉載需經授權,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臺
富書原創 | 轉發無需多言 | 轉載聯系 fushujr授權
作者簡介:菁言,富書專欄作者,德國海歸,溫柔小姐姐,終身學習+重度思考者,靜觀庭前花開花落,笑看天上云卷云舒,和3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知乎@富書,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