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點和遠日點與近地點和遠地點非常相似。
在物理中,近日點和近地點都在較低的地方,勢能最小,動能最大即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遠日點與遠地點在較高的地方,勢能最大,動能最小,即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地球位于橢圓的兩個焦點位置中的一個。以橢圓的兩個焦點為橫軸畫一條直線,其與衛(wèi)星軌道產(chǎn)生兩個交點,其中距離地球最近的稱為近地點,距離地球最遠的稱為遠地點;通常在近地點時,衛(wèi)星運行的角速度最快。
角速度是什么?
一個以弧度為單位的圓(一個圓周為2π,即:360度=2π),在單位時間內(nèi)所走的弧度即為角速度。公式為:ω=Ч/t(Ч為所走過弧度,t為時間)ω的單位為:弧度每秒 。
從地理的角度來說,角速度:除了南北極點外,角速度都一樣.地球自轉(zhuǎn)一圈的360度除以24小時,為15度每小時).線速度是指圍繞地軸旋轉(zhuǎn)的地球表面上的點的速度.
說到角速度不妨說一下線速度
物體上任一點對定軸作圓周運動時的速度稱為“線速度”(linear velocity)。它的一般定義是質(zhì)點(或物體上各點)作曲線運動(包括圓周運動)時所具有的即時速度。它的方向沿運動軌道的切線方向,故又稱切向速度。它是描述作曲線運動的質(zhì)點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物體上各點作曲線運動時所具有的即時速
度,其方向沿運動軌道的切線方向。
從地理的角度來說,緯度越高線速度越小,緯度越低線速度越大.赤道的線速度最大,南北極點由于子自轉(zhuǎn)過程中沒有轉(zhuǎn)動,所以也就沒有線速度,或者說線速度為零. 地球:1月初 近日點日地距離1.471億千米 角速度61分/天 線速度30.3千米/秒
再說下黃赤交角,地球公轉(zhuǎn)的軌道面(黃道面)和地球赤道面的夾角是黃赤交角。黃赤交角存在緩慢的變化,這是由于春分點位置的變化產(chǎn)生的。黃赤交角變化的范圍在22°00′得到24°30′,變化的周期約為4.1×10^4年。上次黃赤交角最小值約距今2.8萬年。近期計算黃赤交角的公式為:
黃赤交角=23°27′8.26″-0.4684″t其中t是1900年起算的儒略年數(shù)。目前黃赤交角正以每世紀約為46.84″的速度減少。2013年1月0日12正時(2013.0)的黃赤交角為23°26′15.3308″
以地球為參考系,簡單點介紹近日點和遠日點。
天體軌道只能有一個近日點,而遠日點則可以沒有或有一個。
四季的形成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的結(jié)果.地球一直不斷自西向東自轉(zhuǎn),與此同時又繞太陽公轉(zhuǎn).而地球公轉(zhuǎn)的軌道又是一個橢圓的形狀,太陽始終位于一個焦點上.地球在不斷公轉(zhuǎn)的過程中,地軸與公轉(zhuǎn)軌道始終會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終是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zhuǎn).因為地球公轉(zhuǎn)的原因,致使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發(fā)生變化。
當?shù)厍蛟诮拯c的時候,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在遠日點的時候,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這就說明,四季的變化與近日點和遠日點無關(guān)。
因為地球在近日點時,公轉(zhuǎn)速度比在遠日點快,所以北極的北極熊被太陽照射的時間要比南極的企鵝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