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許多中國人眼中算是一個神奇的國度,留存著將人分為高低貴賤的種姓制度和落后的童婚習俗,同時也掌握著制藥、信息技術等世界尖端的科技,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在印度以極端的方式并存著。
如此特殊的環(huán)境,不僅塑造著印度的文化,也在塑造著印度的人。
印度是宗教的國家,在印度人的一生中有著四大追求:一是敬仰濕婆神,二是到恒河用圣水沐浴,三是結交“圣人”,四是能居住在圣城瓦拉納西。
所有虔誠的印度教信徒都必完成這四件事,并且不當做是形式,每一件都有其背后的宗教意義。
那么印度教徒想要結交的“圣人”究竟是指什么人呢?所謂的“圣人”指的是居住在印度北部恒河沿岸的一群人,他們衣衫襤褸、吃腐肉、與尸體住在一起,通常被稱為“食尸族”,神秘又充滿恐怖色彩。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下生活,究竟能活多久呢?
一、孕育印度教文明的母親河——恒河
水是生命之源,每一個古老文明的產生離不開母親河的庇佑,就像黃河之于華夏、尼羅河之于埃及、幼發(fā)拉底河之于希臘,而恒河之于印度就是這樣的意義。
恒河發(fā)源于喜馬拉雅的根戈德里冰川,流經(jīng)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三教圣城瓦拉納西和印度古代著名的華氏城,最后和中國的雅魯藏布江匯合注入孟加拉灣。
這條全長2580的河流不僅孕育了沿岸的生命,也孕育了印度人的精神支柱。
恒河是印度文化的象征、精神的中心,她包容著一切光明、骯臟與神秘,在印度的本土宗教——印度教中,恒河是最神圣的存在。
泰戈爾在《森里的宗教里》這樣說到,“他的身體的行動,不只是同河水發(fā)生外在的接觸,而且是他們的思想同河水接觸,河水里的最高精神常常同他的直覺接觸。河水沐浴,就是依靠這種接觸,不僅洗滌了肉體上的污垢, 而且還洗滌了他思想上的癡愚”。
奇怪的是,印度教有輪回業(yè)報一說,人活在世上就會產生“業(yè)”,無論好的壞的,而這些“業(yè)”都會報在來世,稱為“果”。
來世的健康、地位、財富都取決于“業(yè)”的好壞,印度教徒要通過贖罪來拜托無盡的業(yè)果輪回,而恒河則是“贖罪之源”,生前要在河水中洗滌身體,死后要在河邊火化,骨灰沖入河水。
但其實輪回業(yè)報一說,不過是宗教教義中勸人向善的說法,在印度的文化里卻越來越走向極端,因而才有了“圣人”的出現(xiàn)。
二、宗教的“圣人”,現(xiàn)代的瘋子——食尸族
在印度人流量最大的恒河沿岸,你常能見到這樣一種人,他們蓬頭垢面,甚至衣不蔽體,身上涂抹著不知名的灰白粉墨,帶著骨頭制成的裝飾,很少有路人去接近他們。
剛來的外國人可能以為他們是流浪漢,但他們其實就是傳說中的神秘可怖的“食尸族”,印度人稱他們?yōu)?/strong>“圣人”。
所謂的食尸族也不是一個民族,他們不一定居住在一起,也不一定一起行動,準確來說,他們是印度教中的神職人員,受到當?shù)厝说木次?/strong>。
這些“圣人”主要存在于印度北部,他們的修行方式很特別,或者可以成為變態(tài)行為。
恒河給他們提供了無盡的靈感,他們會把投入河里的尸體打撈起來,用骨灰涂抹身體,把頭蓋骨做成喝水的杯子,甚至和尸體睡在一起。
最駭人聽聞的還是吃腐尸肉的傳聞,不管是動物還是人,有的時候還會像野獸一樣啃斷活物的脖子,茹毛飲血。
對于文明社會的人來說,這種行為已經(jīng)超出了認知范圍,如果是在別的國家直接可以當做瘋子抓起來。
但是在印度“圣人”的這種行為幾乎是被政府默許的,甚至允許他們吸食毒品來達到和神靈的交流,有傳言說有些情況下“圣人”殺人也是不犯法的,至于真假,很難知道。
三、“食尸族”的真實身份——苦行僧
這些被外來人恐懼、被當?shù)厝司次返摹笆呈濉眰冞^著堪稱自虐生活的原因,當然不是因為愛好,他們同樣是人,是人就有口腹之欲、向往整潔舒適,“食尸族”們追求的是精神享受,這種詭異的精神需求來源于宗教。
食尸是為了接觸死亡,有時他們還會食用毒藥,企圖無限接近死亡,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洗滌罪孽,凈化靈魂。
今生苦,是為了來世的幸福,也許在他們心中今生受多大苦,來世就享多大福,要么怎么說封建迷信害死人。
像“食尸族”這樣把苦難當做修行的其實稱為苦行僧,倒不一定都像“食尸族”一樣采取這么可怖的修行方式,但總的來說都是通過降低物質生活需求的方式尋求精神、靈魂的解脫。
他們居無定所、頭發(fā)不剪也不洗,甚至會舉起一只手幾個月也不放下,常年過著這種變態(tài)生活身體會怎么樣不知道,精神意志絕對會超越常人。但或許這些人已經(jīng)瘋魔了,算不得常人。
風餐露宿,與病毒細菌為伍,究竟能活多久?令人想不到的是,“食尸族”們的平均壽命卻能達到60歲,堪稱人類奇跡了。
四、文明與愚昧并存的印度
在印度,這樣的苦行僧有400到500萬人,占全國人口的0.5%,這雖然是一個很小的比例,但包含的人口數(shù)卻驚人。
這些人大多是窮苦出身,無法追求到現(xiàn)世的幸福,所以把主意打到來世。但苦行僧中也不乏生活富足的中產階級甚至少數(shù)達官顯貴們。
當一個民族用這種看似足夠努力、虔誠的方式去追求如此虛無的東西,那等待他們的必將是一個走不出的無盡漩渦。
無論尖端科技發(fā)展的多好,上層的人多富足,只要這些已經(jīng)對今生無望的人仍存在,那這個國家的底色就不會改變。
對于印度來說,宗教信仰或許已經(jīng)深入人心,習俗難以改變。但傳統(tǒng)與落后都不是問題,問題是要區(qū)分這些習俗的好壞,何為糟粕,何為精華。
不能讓一部分人生活在21世紀,另一部分人還生活在古老的孔雀王朝,印度的現(xiàn)狀生動形象的向我們展示了去除封建殘余的必要,相信科學、理性的意義。
總結
印度的“食尸族”簡直顛覆普通人的三觀,很難想象這種習俗是怎么流傳下來的,也很難揣測為什么苦行僧們會對來世業(yè)報的說法深信不疑。
但這個世界就是無奇不有,我們無法理解的事別人或許已經(jīng)習以為常,何況是印度這樣一個神奇的國度。每每當人以為已經(jīng)夠驚世駭俗時,印度總能夠讓人更加“驚喜”,讓人直呼一句“阿三不愧是你!”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