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歷史悠久,有很多優良的傳統流傳下來,尊老愛幼大家都知道,這是每個都應該有的,不過現在道德綁架的事件太多了,導致讓很多人感到反感,甚至厭惡。大家平時出行都會坐公交車,可是座位都是有限的,尤其到了上下班時間,車上的人更多了,座位不夠用,這時候遇到了年紀比較大的人就應該讓出自己的座位,不過這本來應該是自愿的行為,現在卻逐漸被動化。有時候上班累了一天,下班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座位沒還沒捂熱就得讓給別人,不讓座又會被人指指點點,而且有時候還會遇到倚老賣老的人,因為你讓座讓遲了,就找你的麻煩。大家都是人,一樣的花錢買票,其實讓座也應該是一種自愿行為,不應該強制。下面說的這件事就是小伙在公交車上未給老人讓座,老人打小伙耳光后猝死,家人賠償小伙50萬,這是怎么回事我們來看。
讓座事件越來越多,不過世界上好人還是多的。很多老人在被讓座之后會表示自己的感謝之情,會夸年輕人還是不錯的,懂得尊老愛幼之類的,有些甚至在交談之后成為了朋友。還有一些老人在年輕人進行讓座之后,百般推辭,因為他們覺得年輕人上了一天班很累,需要休息。
雖然好人有很多,但是反面例子也有很多。在湖南的一輛公交車上就發生了一件因為讓座最后引起爭執的事情。有一位老人在上了公交車之后,發現沒有座位了,他來到了一個小伙子的身邊,要求對方給他讓個座位,小伙子沒有動,顯然是不想讓座。
大家以為很普通的一件事情,結果老人直接打了小伙子一巴掌,還好車上的人進行了勸阻,事情才沒有鬧大。之后小伙子去了車子的后面,可是沒過多久老人就暈倒在地,送到醫院后再也沒能醒過來。
老人去世之后,老人的家里人找到了小伙子,認為老人去世和他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想讓小伙子賠償他們五十萬元。小伙子一聽不樂意了,他覺得自己坐車還坐出問題來了?都是一樣的買票,為什么必須讓座給別人,現在自己還要因此賠償別人幾十萬元,想想也覺得自己的很虧。因為雙方商量不來,最后只能選擇報警,警方經過鑒定,判斷老人屬于猝死,而且小伙子再被打之后也沒有進行反擊,所以小伙子沒有錯。
其實讓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說大也大,說小也小。這本來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人們漸漸的把這件事情歪曲了,最后這種尊老愛幼的行為都變成了強制行為。仔細想一想,大家上了一天班,都挺累的,好不容易坐個公交車還需要把座位讓出去,有時候不想讓座也是情有可原的。有些老人就特別體諒年輕人,不想讓他們讓座,也有一些不講道理的,認為讓座就是必須的。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但是變成強制行為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