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學會感恩,因為感恩才能天長地久!我們要多想那些值得感謝的人,要多想那些值得感謝的事。我們要感謝傷害你的人,他可以錘煉你的意志;我們要感謝欺騙你的人,他可以增加你的智慧;我們要感謝中傷你的人,他可以磨練你的人格;我們要感謝遺棄你的人,他可以教會你獨立;我們要感謝絆倒你的人,他可以強化你的雙腿;我們要感謝責備你的人,他可以提醒你的缺點。
在水中放進一塊小小的明礬,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們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則可以沉淀許多浮躁、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與不幸。感恩,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一些不停埋怨的人,“真不幸,今天的天氣怎么這樣糟糕”、“今天真倒霉,被老師罵了一頓”、“真慘啊,丟了錢包,自行車又壞了”、“唉,我怎么盡遺傳父母的缺點”……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每時每刻,都有許多不開心的事,他們把自己搞得很煩躁,把別人搞得很不安。
明智的人對于這些事情,常是一笑置之,因為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事情是無力改變的,有些事情是無法預測的。能補救的則需要盡力去挽回,無法轉變的只能坦然受之,最重要的是,學會感恩,時刻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做好目前應該做的事。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下面這則小故事,來體會一下感恩的威力。
有兩個人在沙漠中行走,正在他們口渴難耐時,碰見一個牽駱駝的老人。
老人給了他們每人半碗水,一個人接過這半碗水,憤怒地指責老人過于吝嗇,抱怨之下競將半碗水潑掉了;另一個人接過這半碗水,他深知這一點水難以解除身體饑渴,但他卻油然而生一種發自心底的感恩,并且懷著這份感恩之情,喝下了這半碗水。
結果,前者因失去這半碗水而死在沙漠之中,后者因為喝了這半碗水,終于走出了沙漠。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恩之情的人,心態是平和的,心情也總是很愉快的,即使遇上再大的災難,也能熬過去。
常懷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遭遇挫折,也會很快戰勝挫折,而那些常常抱怨生活的人,他們總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即使遇上了福,也不會認為那就是福,他們是無法從其中體會到快樂的。
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一個連感恩都不知曉的人,必定是擁有一顆冷酷絕情的心,也絕對不會成為一個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縈繞心間的情感。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這時,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
哭,它也哭。”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和希望。
感恩之情是滋潤生命的營養素,是人生快樂的“心眼”。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懷有一種不忘感恩之情,那我們的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我們自身也會因為這種心理的存在,而變得愉快和健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