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英文名稱: Kidney diseases中文名稱: 腎臟病名詞解釋: 腎臟病的種類繁多,較常見的有免疫傷害引起的腎絲球腎炎及細菌感染有關的腎盂腎炎等,另外糖尿病、高血壓及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等病人也常并發腎臟病變,因此我們看到一個腎臟病人的同時,也都會細心檢查看這個病人是否有其他相關的疾病,了解病腎臟病的常見癥狀 腎臟病的常見癥狀有水腫、高血壓、尿 少或無尿、多尿、尿頻、血尿、尿中泡沫增多、腰酸痛及其他一些全身性癥狀。
常出現于眼瞼、足踝及背臀部。嚴重時可伴有胸水、腹水及會陰(陰囊、陰唇)水腫。若皮膚破損,水腫液可溢流不止。水腫位置可隨著體位的變化而移動,如平臥時以眼眶周圍的軟組織最明顯,站立或久坐之后可以在內踝處出現凹陷性水腫。水腫發生時均伴有尿少及體重增加,嚴重患者全身水腫液可高達20-30L,所以要識別有無水腫,宜每日起床排空大、小便之后,空腹測體重,觀察逐日的變化。
腎臟病人就醫時應注意檢查血壓,若血壓升高,常是病情加重的表現。另一方面,高血壓病人亦應注意檢查尿常規,觀察血壓變化與尿蛋白增減的關系,以便醫師鑒別是腎臟病引起的高血壓,還是高血壓導致的腎臟損害。
成人24小時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時少于15-20m1)叫少尿,少于lOOml叫無尿。此時腎臟已不能從尿液中排出人體的代謝廢物和毒素,無法調節水、電解質和內環境的穩定與平衡,應緊急找醫生診治。
每晝夜尿量超過2500ml稱多尿。如果沒有飲水過多、沒有使用利尿藥物、沒有患糖尿病、沒有垂體系尿崩癥等腎臟以外的因素,則多尿是腎小管濃縮功能不全的表現。正常人日夜排尿量有一定規律,日間尿量應多于夜間,其比例為2~3:1,夜尿不應多于750ml。若 夜尿增多,日夜尿量之比發生 改變,亦是腎小管濃縮功能減退的表現。若進行檢查可發現尿比重及尿滲透濃度降低中醫認為這種現象的產生是腎氣虛弱、下元不固、攝納無 權所致。
尿頻是指小便次數多,但每次的尿量卻很少,尿急是指憋不住尿;尿痛指排尿時尿道口及小腹脹痛,多見于膀胱炎。
是血液經損傷的腎小球、腎小管或路混入尿液造成。如出血量多,不需輔助工具,肉眼便可察覺者稱肉眼血尿;出血量少,肉眼看不見,需離心沉淀之后取沉渣涂片,經用顯微鏡觀察才能發現的稱鏡下血尿。一般認為肉眼血尿多見于結石、腫瘤等泌尿外科疾病,而鏡下血尿多數為腎小球疾病引起。
是尿中出現大量蛋白的表現,此時應做尿常規及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
陣發性的劇烈腰痛,甚至沿側腹部向會陰大腿內側放射,或伴嘔吐,稱為"腎絞痛",多見于腎盂結石或輸尿管結石,此時要觀察有無血尿.腎盂腎炎時,腰痛常伴發燒,腎區(背部二側肋脊角處,即背腰處)有叩擊痛,尿檢可發現白細胞增多,尿培養有細菌生長。腎小球疾病時多數只有腰部不適、隱痛、或僅感腰酸。
如出現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肢軟乏力,面色蒼白、貧血等,應考慮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可能,宜及時做血,尿的有關檢查。
(1) 腎炎病人不宜吃蛋。因發病期間腎臟功能和新陳代謝作用都明顯下降,尿量減少,體內有的毒素也不能全部排出體外。此時如果再吃蛋,必然會增加蛋的代謝產物尿素,這樣就會有更多的尿素積聚在體內,使病情加重。因此,腎炎患者在病情惡化時應禁忌吃蛋;在穩定階段可以少吃些。
(2)豆類中的蛋白質為植物蛋白,正常情況下,人體攝入后經過代謝,大部分都會成為含氮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但如果豆類吃得過于頻繁,就會導致體內植物蛋白含量過高,產生的含氮廢物也隨之增加,從而加重腎臟的代謝負擔。對于腎臟排泄廢物能力下降的老年人來說,尤其應該控制豆類的食用量。一般來說,一周吃兩次就足夠了。如果是糖尿病和腎病患者,當出現尿素氮潴留時,則不宜食用豆制品。
(3)高血壓患者一般3天測一次血壓,測血壓時間一般為早晨8:00左右未服降壓藥之前,血壓較高者要增加血壓次數。因以便給病人最適當的治療。分清腎病治療的輕重緩急腎臟病是一種疑難病,病程較長,纏綿不愈,進展緩慢,治療比較困難,患者必須堅持不懈地服藥。即使已取得較好的療效,鞏固治療至少也要一兩年以上。難治的腎病,需要的時間應更長。
中醫藥治療腎病具有一定優勢。它通過辨證施治來修復腎組織,改善腎功能,使腎病得到控制。但要想取得好的療效,需要一定的時間。因為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慢性病,是不可能一朝一夕治好的。所以只有堅持服藥才能看出療效,一兩次尿常規檢查是不能說明問題的。在治療過程中,常會因感冒、勞累、情緒波動、飲食不當等引起腎病的反復或復發,這也是難免的。有些病人不了解這一點,一見病情出現反復,尿中蛋白或紅細胞增多,便打了退堂鼓,以至于功虧一簣。還有些病人吃了一段藥后,檢查都正常了,便自行停了藥。結果沒過多久尿蛋白、紅細胞又有了,這樣反復多次,甚至幾年,使一些本來可以得到很好控制的疾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在臨床中我們發現,有不少患者或患者家屬對該病的治療容易走兩個極端。
一、是一些患者對病情及預后重視不夠,治病無目標,用藥沒恒心,不配合治療。這樣往往會耽誤了時間,使本來能治好的腎病,最終演變成重度尿毒癥。特別是一些尿毒癥早期病人,一聽自己患了尿毒癥,就認為是患了不治之癥,早晚要死亡的,就心灰意冷,有的女性患者整天以淚洗面,甚至有輕生的想法,其實早期尿毒癥完全可以通過及時的治療使病情得到控制,避免進一步發展。我院的治療經驗表明,尿毒癥不是不治之癥,經過治療病人可以延緩腎功能衰竭的進展,恢復部分腎功能。所以患者和家屬要對腎臟病有正確的認識,不要懼怕此病,要與醫生一起為了治愈的目標而努力,并堅持長期治療。
二、是有的患者精神負擔過重,有的甚至自己買了大量有關腎病的書籍,天天翻閱,又四處拜訪腎病專家,儼然自己也成了腎病專家。在接受治療時,總是懷疑大夫的治療方案,不配合大夫治療。殊不知,任何一個專家對疾病的診治都有一個認識的過程,而療效的發揮也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階段,頻繁更換醫生其實是診治疾病之大忌。有的患者還因到處奔波勞累,使病情加重。還有的患者對尿化驗每一項指標的細微變化都大驚小怪,甚至買來檢測試紙自己進行檢測,無形中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這對腎臟病的治療非常不利。我院的臨床醫生都是經過正規醫學院校培養的醫學人才,部分還是中醫世家的傳人,并在臨床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對于他們的診斷與治療方法,患者都是十分認同的。
所以,提醒腎病患者及患者家屬,既要對腎病高度重視,積極治療,又不能過于急躁,要耐心堅持治療,直到徹底康復。在住院期間要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戰勝腎病的信心,在家要嚴格遵守“五大標準”(人變標準、環境標準、休息標準、飲食標準、探視標準),并且經常與主管醫生聯系,身體有不舒服或任何異常都要及時與醫生溝通,并要定期到醫院復查。
患了腎病千萬不要誤診!一定要到正規專科醫院!
慢性腎功能衰竭,特別是進入尿毒癥階段時,不僅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全部紊亂,并且病變累及全身各系統,造成很復雜的臨床表現。如果臨床醫生對慢性腎功能衰竭不熟悉,容易造成漏診和誤診,具體如下:
① 消化系統:惡心嘔吐、呃逆、吐血或便血、厭食、腹瀉易誤診為肝炎、痢疾、胃炎、消化性潰瘍或出血、胃腸炎。給予反復胃鏡檢查,大量治胃的藥物口服,效果幾乎無效;
② 神經肌肉系統:嗜睡、昏睡、昏迷易誤診為肝昏迷;感覺異常易誤診為末稍神經炎;失眠、憂郁、注意力不集中易誤診為神經官能癥;幻覺、精神病易誤診為精神病;癲癇發作易誤診為原發性癲癇。
③ 心血管呼吸系統:高血壓易誤診為原發性高血壓病;左心衰竭易誤診為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呼吸困難易誤診為肺心病;酸中毒性呼吸易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合并感染急性發作;尿毒癥肺易誤診為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
④ 血液系統:貧血易誤診為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鼻衄易誤診為流行性出血熱;皮膚紫癜易誤診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瘢。
⑤ 骨骼系統:骨軟化、骨硬化、纖維性骨炎易誤診為關節炎;腎性佝僂病易誤診為營養不良性佝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