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關幼波:中醫對乙型肝炎的治療
userphoto

2017.10.28 河北

關注

中醫對乙型肝炎的治療

 

北京中醫醫院

關幼波主講 趙伯智整理 

乙型肝炎是一種在世界范圍廣為流行,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在慢性肝炎患者中,大多數為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程長、變化大、治療難、預后差,尤為慢性活動性肝炎容易轉為肝硬化,有的轉為肝癌,對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生產帶來極大的威脅。為此,如何有效地治療乙型肝炎,成為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迫切任務。

目前,西醫對乙型肝炎的病因、病理、檢測手段以及預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然而在治療方面沒有突破性成果。雖然應用干擾素、阿糖腺昔、胸腺膚等藥物治療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停藥后復發率很高,基本上是束手無策。而中醫對乙型肝炎的治療,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實踐證明,如能正確辨證、妥當組方、合理用藥,將會取得滿意的效果,下面談談我個人的體會: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臟損害,乙型肝炎病毒是外因,外因是條件,內因是依據,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中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為什么感染乙肝病毒后,有的人發病,有的人不發???蓋邪為外因,正氣為內因,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故不發病,有的人感染后不僅肝功能正常,表面抗原(HBsAg)轉陰,而且出現了表面抗體(HsBAb)就是最好的說明。只有正氣不足,正不勝邪才可致病。多數人感染后,肝功能正常,成為乙肝病毒攜帶者,一旦正氣虛弱,邪即乘虛而人,導致肝功能的損害。大部分乙肝患者是通過體檢發現的,這些人什么時間患的病不清楚,其實病毒早已侵人并損害人體,肝功能受到損傷并經久不能恢復,說明正氣已虛。因此,不論對乙肝患者還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治療,我認為應當:

1 扶正祛邪,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

西醫目前尚無治療乙型肝炎的特效藥物,而中藥也無任何一種藥物能直接殺死人體內的乙肝病毒。中醫治療是整體治療,不是只靠某一味藥物,而是靠調整人體臟腑的平衡來達到扶植正氣,以驅邪外出的目的。有的醫者效仿西醫治法,應用大量清熱解毒藥物,把在體外試驗中認為對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的中藥羅列在一起對病人進行治療,這不符合中醫的辨證施治原則,不但不能取效,而且清熱解毒藥中多為苦寒之品,大量久服,日久必將敗胃傷正,乃犯“虛虛實實”之戒。因此,治療乙型肝炎當首辨虛實,乙型肝炎是以正虛為主,治療原則要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

2扶正要點

2.1中州當先:正虛主要是肝、脾、腎、氣、血、津液等虛損性變化,由于正虛不能抗邪,濕熱毒邪乘虛而人。脾居中州,為后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又脾為運濕之樞紐,喜燥惡濕,濕困脾陽則脾失健運,氣血化源不足,致氣血兩虛,不能濡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造成整體功能衰退,外邪纏綿不去則更加傷正,終致肝病遷延不愈。故治療乙型肝炎,中州當先。

2.1.1 健脾補氣:可選用黨參、白術、黃芪、山藥、蓮肉等。

2.1.2 健脾運化:可選用木香、砂仁、蔻仁、山楂、內金、川樸、生、炒麥芽等。

2.1.3 健脾利濕:可選用杏仁、橘紅、法夏、茯苓、木瓜、生苡米、車前子等。

2.1.4 清熱理脾:可選用黃連、黃芩、白頭翁、炒桅子、大黃、生石膏等。

2.1.5 散寒溫脾:可選用烏藥、生姜、附子、沉香等。

2.1.6 調和肝胃(脾):可選用生赭石、復花、生瓦楞、白芍、香附、當歸等。

2.2 調補肝腎:肝為剛臟,性喜條達,體陰用陽。熱為陽邪,濕熱久羈必耗肝陰,暴怒傷肝,亦損肝陰;為先天之本,肝腎同源,肝陰虛損終致腎陰虛損,若房事不節,更傷腎陰。肝腎陰虛,內生虛熱,虛熱與濕熱相合,深伏陰血而日漸傷正,病邪纏綿難以清除,故扶正亦應調補肝腎。

22.1 疏肝理氣:可選用醋柴胡、復花、生儲石、青皮、陳皮、香附、郁金等。

2.22 清利肝膽濕熱:可選用茵陳、金錢草、黃連、草河車、知柏、冬瓜皮、車前子等。

2.23 清熱平肝:可選用菊花、鉤藤、酒芩、膽草、生石決、生龍牡、珍珠母、蓮子心、琥珀、羚羊粉等。

2.24 養血柔肝:可選用四物湯、丹參、石解、沙參等。

2.25滋補腎陰:可選用山藥、熟地、寄生、牛膝、黃精、首烏、女貞子、構祀子、五味子等。

2.26 溫補腎陽:可選用川斷、菟絲子、仙茅、仙靈脾、巴戟天、肉從蓉、肉桂、附子、鹿角膠等。

滋補肝腎常用中成藥為滋補肝腎丸、烏雞白鳳丸等。

2.3 活血化痰:乙型肝炎是由于濕熱疫毒之邪隱伏血分,又因正虛不能抗邪所致。濕熱久羈,可聚而生痰;中陽不振,運化失司可聚濕生痰;腎陽不足,水氣上泛為痰;陰虛肝熱,灼津生痰。濕熱、痰濕阻滯血脈可致瘀血;氣虛、肝郁、氣不帥血可致瘀血;陽氣不足,運化無力亦可致瘀血。痰與瘀血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痰瘀交阻,以致肝、脾、腎、氣血失和,形成惡性循環,日復益深,遂成痰積,正氣益損,更無力祛除血分之邪。故活血化痰應貫穿于治療的始終。  活血化痰軟堅藥常選用:澤蘭、丹參、當歸、白芍、丹皮、王不留行、香附、杏仁、橘紅、半夏、瓜萎、藕節、夏枯草、鱉甲、生牡蠣、水紅花子等。

3祛邪為輔

乙型肝炎正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治療上以扶正為主,但不能忽視余熱未清、余邪未盡和濕熱蘊毒的一方面。所以在扶正為主,調整臟腑氣血功能的基礎上,要輔以清熱解毒的祛邪措施。一般講,清熱解毒之劑每多苦寒,不宜過用,以免傷正。扶正之屬每多甘溫,長期久服也易蘊熱,故配以少量苦寒之劑也寓反佐之意。清熱解毒祛邪可采用:

3.1 清熱解毒:如選用生石膏、地丁、夏枯草、桅子、雙花、連翹、薄荷、僵蠶、草河車、公英、野菊花、甘草等。

3.2 涼血解毒:如選用犀角、生地、丹皮、赤芍、元參、小薊、大青葉、白茅根等。

3.3 化濕解毒:如選用蕾香、佩蘭、菖蒲、蔻仁、半夏等。

3.4 利濕排毒:如選用澤瀉、豬苓、生薏苡仁、滑石、赤小豆、土茯苓、金錢草等。

3.5 燥濕解毒:如選用黃連、黃芩、黃柏、白鮮皮、苦參等。

3.6 通下解毒:如大黃、芒硝等。

3.7 酸斂解毒:如選用五味子、石榴皮、烏梅、木瓜、白芍等。

以上當根據臨床癥狀特點,辨證施用,藥味不宜過多,藥量不宜過大。此外,根據三焦病位靈活化裁,若偏于中上焦,應佐以芳化解毒;若偏于中下二焦,應佐以燥濕解毒;若濕熱下注膀朧,應佐以清熱利濕解毒。在扶正中輔以祛邪,一方面可以繼續清除未盡之余邪,另一方面可以在新蘊生的濕熱毒邪處于微弱之際,一鼓殲滅,有利于疾病的早日恢復。

中醫治療的特點是辨證施治,要因人、因地治宜,《靈樞·五變篇》日:“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風雨寒暑,循毫毛而人腠理,或復還,或留止……或為留痹,或為積聚。奇邪淫溢,不可勝數,……?!庇捎诘貐^不同,氣候條件不同,人體差異不同,在辨證施治時,必需要從整體考慮.東南亞地區,天氣炎熱多濕,濕熱較盛,我認為對當地乙型肝炎的治療,應當以三仁湯為主,即以芳化宣透,辛開苦降,清利濕熱為主。

附典型病例

例一、佘某,男,30歲,干部,門診病例。初診日期:1g8g年7月7日。素患乙型肝炎6年,經服中西藥物治療多年始終未愈,就診時GPTIO6.5lu/L,TTT14.5,HBsAg(+),HBeAg(+)。當時癥見:肝區疼痛、納呆、腹脹乏力午后為顯,口苦尿混不清、腰酸、時有夢遺.舌象:舌苔白.脈象:沉滑。西醫診斷:慢性活動性肝炎。中醫辨證:脾失健運,肝腎不足,余邪未盡。治法:健脾運化,滋補肝腎,清利濕熱佐以解毒。方藥:黨參10g,醋柴胡10g,藿香10g,杏仁10g,橘紅10g,白術10g,二芍各10g,當歸10g,厚樸10g,生苡米10g,草河車10g,冬瓜皮10g,夏枯草10g,川斷15g。

另:五羚丹,每次6粒,日服2次,烏雞白鳳丸,午服1丸。

治療經過:服上藥20付,諸癥悉減,仍覺乏力,小便混濁,化驗檢查GPT98.410/L、TTT18、HBsAg已陰轉.舌象脈象同前,上方去赤芍、厚樸、冬瓜皮、醋柴胡,加生芪20g,佩蘭10g,茵陳10g,砂仁5g,五味子10g,另服五羚丹、烏雞白鳳丸,繼服40付,2個月后,諸癥消失,于g月7日查GPT、TTT全部恢復正常,HBsAg第二次陰性,繼以上方加減鞏固治療,到5個月時,肝功能,HBsAg連續4次正常,1年后復查HBsAg(一),HBeAg亦轉陰(此前一段時間未查HBeAg),經隨訪兩年,肝功能持續穩定,HBsAg(一)、HBeAg(一)。

例二、張某,女,40歲,門診病例。初診日期:1984年8月26日?;颊咭倚透窝?年,始終未治愈,8月15日查GPT229單位,TTT10,HBsAgl:64。自覺疲乏無力,肝區隱痛,納呆腹脹、困倦、腰酸腿軟、大便塘、月經正常.舌苔薄白,脈沉細。西醫診斷:慢性遷延性乙型肝炎。中醫辨證:脾腎不足,濕熱未清。治法:健脾補腎、清利濕熱。方藥:生芪15g,黨參15g,焦白術10g,當歸10g,二芍各10g,川斷15g,仙靈牌10g,菟絲子10g,丹參15g,茅根30g,草河車10g,訶子肉10g。

另:五羚丹、烏雞白鳳丸服如前法。

治療經過:服上藥30付,GPT恢復正常,HBsAg已陰轉TTT13,繼服50付,3個月時肝功能全部恢復正常,諸癥消失,為鞏固療效,上方去仙靈牌、菟絲子 、訶子肉、草河車,加山藥、杏仁、橘紅、香附。停用五羚丹,仍中午服用烏雞白鳳丸1丸。繼服3個月。隨訪兩年,至1986年10月共復查HsBAgs次,均屬正常,肝功能亦無反復。

例三:陳某,女,26歲,門診病例,初診日期:1992年4月7日?;颊哂?991年12月查體發現HBsAg(+)、HBeAg(+)、抗一HBe(+),肝功能正常。自覺乏力氣短,納可、二便調、月經正常,于4月7日前來就診。舌象:苔薄白。脈象:沉細。西醫診斷:乙肝病毒攜帶者。中醫辨證:氣血不足,余邪未盡。治法:益氣養血、解毒祛邪。方藥:黨參10g,醋柴胡10g,生地10g,白芍10g,當歸10g,川芍10g,川斷15g,香附10g,夏枯草10g,石榴皮10g,五味子10g,生草6g,生苡米10g,坤草10g。

上藥隔日l付,共服30付,于6月16日復查肝功能正常,HsBAg轉陰,HeBAg轉陰,抗一HBc消失,并且出現了表面抗體(抗一HBs)。患者無明顯自覺癥狀,不勝欣喜。為鞏固療效,以上藥5料,煉蜜成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服1丸,以善其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宣肺健脾溫腎湯,宣肺健脾,溫腎解毒,治乙肝
健脾化濕解毒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66例
當代中醫師靈驗奇方真傳——乙肝3號方治療慢性乙型肝炎
自擬舒肝養脾湯治療65例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
加味藿香正氣散治療慢性乙型肝炎68例
諶寧生醫案(五)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坛市| 阳江市| 长沙县| 盐亭县| 应用必备| 元阳县| 台州市| 静宁县| 邳州市| 宁强县| 渑池县| 克拉玛依市| 汉中市| 高邮市| 德江县| 桦南县| 仁怀市| 双辽市| 凌云县| 游戏| 五莲县| 贡觉县| 噶尔县| 密山市| 苍梧县| 环江| 凤城市| 平邑县| 宁化县| 沙坪坝区| 清原| 永清县| 宝清县| 砀山县| 巩义市| 茂名市| 合山市| 金乡县| 南漳县| 揭东县| 潜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