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婦人說,她女兒曾有一天向父母宣布自己已經(jīng)不再相信圣誕老人了,并且斷然拒絕在圣誕夜為這個拜訪者留牛奶和餅干。孩子的父母看到即將失去一個保持了四年的傳統(tǒng),感到十分難過。于是她母親百般地誘導(dǎo)和勸說女兒,但無濟(jì)于事。圣誕夜來臨,母親非常吃驚地看到女兒走出房間時手里捧著一碗燕麥粥,她父親幫助她把粥碗放在樹下,那里已放了八只吃過的空碗。“你們究竟在干什么?”母親問。當(dāng)她看到一只馴鹿走過來吃燕麥粥的時候,她對女兒說:“我還以為你不信圣誕老人呢。”“她怎么會呢”,父親笑著說,“不過這只馴鹿嘛——這可是兩回事。”父親表達(dá)得十分幽默。 這個小小的故事告訴了我們孩子對動物的愛。這個小女孩的內(nèi)心有著永不枯竭的愛,愛本來就是存在于心中并且永不枯竭的。如果讓愛遍布我們的全身、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言語和行為,那該是多么有意義。讓愛把我們和所有的人緊緊相連,讓愛成為寬恕的力量,讓愛帶走我們每一個自私、報復(fù)和痛苦的念頭,讓愛和諧地將我們的身體復(fù)原、更新我們的思想,把我們對于理解和仁慈的概念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當(dāng)我們付出愛的時候,它能夠做些什么呢? 古猶太教解精注釋,米德拉西(Midrash)里有一個愛的故事:猶太教士喬斯瓦·本·艾勒姆(Joshua ben Hem)夢見他將來在天堂里的鄰居是一個叫納奈斯(Nanas)的屠夫。他去拜訪納奈斯,并問他到底是做了什么樣的善事可以使他獲得了如此高的地位,進(jìn)入天堂。 “我不知道”,屠夫回答,“我只知道我有年邁的雙親,他們無依無靠,我給他們食物和水,并每天為他們梳洗、穿衣服等。” 猶太教士聽了以后說道:“我很高興在天堂里與你為鄰。” 讓心中的愛滿溢于生活之中,這是富足生活的秘訣。真誠的愛能戰(zhàn)勝一切阻礙,不管我們遇到的是輕微的怒火還是巨大的災(zāi)難。愛也會讓我們變得寬容,善于接納別人的缺點(diǎn)。即使有人無故對我們大動肝火,愛會使我們看見那是他們對自己不滿意,并不是他們真正在對我們生氣——愛讓我們更能理解他人。無條件地獻(xiàn)上我們的真愛,我們會看到我們身后留下了無數(shù)的愛。 給予更多的愛是靈魂的轉(zhuǎn)折點(diǎn)。轉(zhuǎn)折點(diǎn)是生命中出現(xiàn)逆境時被上帝祝福的時刻,它是黎明前的最黑暗時刻。有時我們或許必須強(qiáng)迫自己違背一向的習(xí)慣,但克服障礙可以打開生命中愛的大門。一個上思想課的老師問某個班級的學(xué)生:“你到這個世界上來是為了什么?”一個學(xué)生站起來回答:“愛。”“哦,你說得對。”老師回答,他說話的語調(diào)暗示他將深究這個問題。果然,他馬上接著問這個男孩:“那么,有人使你愛他(她)超過了愛其他人嗎?”男孩想了一會兒后回答:“有。”老師意味深長地點(diǎn)了一下頭,然后說:“你還未盡你的潛力,你的工作還沒有完成,除非你經(jīng)歷了愛所有的人就像愛你最愛的人那樣歡樂!”愛,不能單純地只意味著浪漫、家庭、情侶等,愛不論性別,不分年齡,不管國籍,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愛意味著愛全人類,愛是我們?nèi)≈槐M、用之不竭的資源。 停下來想一想,你曾說過多少次“我愛你”這三個神圣的字眼,衡量一下你已開創(chuàng)了多寬廣的愛的天地,再想想你的愛給多少人增添過溫暖和勇氣,甚至拯救過他們的靈魂。讓愛充滿我們的生活,讓愛永遠(yuǎn)是我們之間的紐帶,讓我們用愛來思考,用愛來講話,用愛來行動,讓我們的世界被愛融化,被愛包圍。 (葉曉虹譯) 智慧小語 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一個矛盾——假如我愛到受傷,那么就沒有傷害,而只有更多的愛。 ——德雷莎修女 愛就像善與榮耀的儲水池。 ——耶胡達(dá)·阿米亥 愛是可以由中心向四周擴(kuò)散和滲透的人類情感最重要的精髓,是所有思想和行為的逐漸回應(yīng)。愛是人類幸福和災(zāi)難的法寶——對于每一個靈魂來說,它是一扇敞開的芝麻之門。 ——伊麗莎白·凱蒂·史丹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