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18太空簡史:這些發射震天動地

來源:三體引力波


2018,這個自然年還沒過去,但從航天發射年度來看,已經飛掠而過。

從1月8日SpaceX全球第一發,到12月29日中國收官發射,全年射出114發,值得一說和重溫的都有哪些?

114發:28年首破百發

2018年全球共計航天發射114次(是指航天器入軌發射,而亞軌道飛行、探空發射都不算)。

這是自1991年以來,首次突破年度100發大關!(1990年121發)

相比2017年發射量91發,增長了25%;相比2016年發射量85發,增長了34%。

  • 這一年載人發射4次,成功3次(9人),1次失敗(2人);太空行走8次。

  • 首次發射的運載火箭:重型獵鷹、獵鷹9號B5、朱雀1號。

  • 退役火箭:德爾塔IV型M+、德爾塔II型、獵鷹9號B3/B4、阿麗亞娜5型ES、日本SS-520(世界最小號運載火箭)。

  • 首次部署人造衛星的國家:新西蘭、哥斯達黎加、肯尼亞、不丹、孟加拉國。

成功率高達98.24%

成功率也是明顯提升!

根據美國國家空間科學數據中心(NSSDC)發布數據顯示:2018全年發射失敗僅有2次,部分失敗1次。成功率高達98.24%!

相比之下,2017年發射環節徹底失敗6次,部分失敗(航天器未能入軌正常運作)2次。

  • 2018年2次發射失敗,同在金秋十月:10月11日俄羅斯聯盟號火箭折戟;10月27日中國民營第一箭朱雀1號失敗,發射環節失控失敗。

  • 1次部分失敗:3月29日印度發射GSAT-6A衛星時,發射環節成功,但衛星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后卻丟失了,經多次努力,至今未果。

  • 2次似是而非的失敗:1月8日SpaceX發射ZUMA時,發射環節成功,但這顆美國頂級絕密衛星被宣布失蹤,不過NSSDC現已編入2018年衛星數據庫內,原因你懂的;1月25日歐洲阿麗亞娜發射VA241任務時,衛星未能正確入軌,歷經7個月努力,最終進入預定軌道,失而復得。

全球首發火箭成功了,絕密衛星卻丟了?

發射新格局:中美俄前三強

全年114發,按照國別分為——

????中國39發

????美國34發

????俄羅斯17發

????歐盟11發

????印度8發

????日本7發

需要說明的是,比照2017年格局變化很大:????美國30發、????俄羅斯20發、????中國18發、????歐盟9發、????日本7發、????印度5發、????伊朗1發、????烏克蘭1發。

今年前三強徹底洗牌,從「美俄中」反轉為「中美俄」。

不過,需要提醒一下:

①發射量并不是衡量實力的唯一標準。

盡管中國39發,超過美國34發,但發射航天器的總重量卻只有后者的一半,而且太空探索半徑也是相差甚遠。洞察號登陸火星、帕克探測器成為最靠近太陽的人造探測器。中國成功發射嫦娥四號則是挑戰月球背面。

②美國34發:其中包含新西蘭3發,畢竟發射商屬于美國硅谷創新公司火箭實驗室。

如同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阿麗亞娜太空公司在圭亞那發射一樣,通常都會算到俄羅斯、歐盟,而不是哈薩克斯坦、圭亞那頭上。

③俄羅斯17發:也有計算20發的,這是因為其中3發——屬于俄羅斯制造的3枚聯盟號火箭,由阿麗亞娜太空公司購買并發射的3次任務,無論計入哪一方都能講出理。

我本人更傾向于「發射商原則」,即發射商屬于哪個國家,發射任務也應當歸屬哪國。按照這個原則——俄羅斯17發,歐盟11發。

④印度7發:印度媒體稱自己全年發射過17次,不是我們統計的7次,這其中包括10次亞軌道飛行、測試型發射。

我們這里統計的是航天發射,即航天器入軌發射,亞軌道飛行、探空發射、測試發射統統都不算。

所以像藍色起源、維珍銀河、零壹空間、星際榮耀等發射,也都不在其列。


中國CASC拔頭籌:37發

作為中國最大航天巨頭與發射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CASC)握有絕對優勢:絕大部分運載火箭、應用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器等宇航產品,著名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都主打產品。(當然還包括全部戰略導彈、部分戰術導彈等武器系統的研制、生產和發射試驗任務)。

2018年初宣布35發既定目標,結果竟超額完成37發!不僅前所未有地實現自我突破,甚至發射總量超過世界發射榜第二的美國(34發),同時超過俄羅斯+歐盟+印度發射總和(35發)!


美國SpaceX高難度擲出:21發

盡管發射量不是全球第一,但太空快遞一哥的光環依然閃耀在SpaceX頭上。畢竟發射難度、太空快遞價值更惹眼、更重要。

  • 1次重型獵鷹火箭試飛,刷新現役最強火箭排行榜,漂亮演繹一次全球刷屏的商業路演。

  • 3次發射貨運龍飛船,其中兩次復用二手飛船。

  • 17次獵鷹9號發射,其中11次成功著陸回收火箭,創下一箭三飛三回收的新紀錄。還有發射系外行星新獵手TESS、下一代最強GPS衛星、頂級機密衛星ZUMA、3批部署25顆銥星、部署一箭64星……

21次發射量,也是SpaceX歷史最高點,2017年18發,2016年9發,2015年7發,2014年6發……

哪些發射最值得??點贊?

  • 2月7日,現役最強火箭重鷹首秀,SpaceX漂亮刷爆一次全球商業路演。

最強火箭刷屏,你可能漏看了這些料

全球最強大火箭首發全紀錄!高潮迭起,三度推遲,一箭飛天

  • 4月3日,SpaceX全重復發射:二手火箭+二手飛船+二次發射,成功發貨飛往國際空間站。

SpaceX這次全重復:二手火箭+二手飛船+二次發射

  • 4月17日,外星世界最強大獵手TESS發射升空,預計未來兩年探測50萬顆恒星,發現2萬顆系外行星,500~1000顆超級地球、宜居地球。

SpaceX今早發射系外行星探測器,首次嘗試回收火箭三件套

  • 5月5日發射、11月27日著陸火星,洞察號成為首個專門探測火星地下世界的探測器,也是第8個成功著陸火星的人類造訪者。

火星地下世界「第一偵探」,終于帶上鼴鼠+瓦力+伊芙,飛向紅色星球!

洞察號成功登陸,傳回火星最鮮照

  • 8月12日,帕克太陽探測器開啟史無前例地追日征程,11月1日起成為史上最快、最靠近太陽的人造探測器。

史上最靠近太陽的追日神探,明天遠征

今天凌晨,距離太陽最近的太空探測器誕生了

  • 10月20日,近年來最重要的行星探測任務之一——BepiColombo水星探測器開啟90億公里的遠征。這是繼NASA發射信使號之后,人類第二次專門發射水星探測器,也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水星探測之旅,還是ESA、JAXA首次水星探測。

18億美元、90億公里,開啟最全面水星探索之旅

  • 11月11日,以超低發射價著稱的【電子火箭】首次商業發射。未來這個發射商很可能成為全球小微衛星市場的一條鯰魚。

電子火箭漂亮商業首飛,南半球飛出第90發

  • 11月17日,(北京時間)一早一晚,俄美兩艘貨運飛船同天發射,同時飛往國際空間站。發射間隔15小時,對接間隔14小時。比翼雙飛,雙船同框。

俄美上演雙飛戲,雙飛船同天發射同天對接

  • 12月4日,SpaceX破紀錄開啟高頻高效復用模式,一箭三飛三回收!這枚芯級編號B1046.3的火箭,還會在2019年首開第四飛的新紀錄。

SpaceX破紀錄發射:一箭三飛,一箭64星!

  • 12月8日凌晨,今年中國最重磅航天發射:嫦娥四號探月任務正式啟程。預計飛行26天后,史無前例,登陸月球背面。

嫦娥四號順順利利奔月,雄心勃勃開啟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的征程

  • 12月23日,SpaceX2小時完美部署史上最強GPS衛星!徹底治愈這個一拖十年的「極度拖延癥患者」。

SpaceX收官大作:2小時部署最強GPS衛星

這些航天大事件,無法抹掉!

  • 天宮一號,終于永別了——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8:15再入大氣層,之后殘骸墜落南太平洋中部海域。

天宮一號墜落了,但具體在哪兒?

  • 歷時3年半,太空飛行3億公里,一個日本探測器終于在6月27日飛到一顆近地小行星附近。9月21日,隼鳥二號成功投放首款探測器。精彩還在繼續……

日本探測器飛了3年半,終于飛到鉆石小行星

隼鳥二號成功投放首個小行星探測器

  • 6月10日,整個火星開始肆虐沙塵暴,6月中旬,NASA已經做好最壞打算:跟運行15年、價值4億美元的機遇號火星車永別了。

機遇號火星車,NASA很可能丟了

  • 史無前例,最快速對接國際空間站,只用3小時40分!7月10日,從發射到對接,最短時間內進步號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會合。以往所有飛船對接ISS,都需要至少50多個小時才能完成。

3小時40分!俄羅斯飛船刷紀錄:最快速對接空間站,第三快軌道對接

  • 8月31日,停靠在空間站的俄羅斯聯盟號飛船MS-09,軌道艙艙壁被發現一個2毫米孔洞,從微隕石撞擊到人為鉆孔,背后原因撲朔迷離,直到12月脫離空間站墜入大氣層前,俄宇航員執行艙外行走,采集第一手證據,最終結果還在調查中。

國際空間站突遭微隕石襲擊,引出一連串???

  • 9月18日,SpaceX公布首班環月之旅的首位游客,一位日本電商巨賈。首飛時間最早2023年。

首個私人環月旅行者會是誰?候選者名單……

首個私人環月旅客果然是他!攜手8位藝術家,不會早于2023年啟程

  • 10月11日,從未失手過的聯盟號火箭意外折戟,聯盟號載人飛船安全逃逸,兩名宇航員順利逃生。事故原因竟是一個助推器分離時刮蹭到了主火箭。又一個人為因素釀出的災禍。

聯盟號火箭升空折戟!

聯盟號事故結案:歸咎于傳感器,怪罪于人為!

  • 10月27日,中國第一枚民營火箭首次軌道發射,結果因姿態控制失誤,導致半路夭折,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最終墜落在孟加拉灣。

中國首枚民營火箭下午4點升空,衛星是否部署成功?

朱雀一號最終墜落在孟加拉灣

  • 11月5日,NASA官宣這一天為人類第二個探測器(旅行者2號)越過太陽風最外邊界,進入星際空間!

旅行者2號飛出太陽風的勢力范圍,但不是太陽系!

  • 12月4日,美國首個小行星采樣探測器,歷經27個月、飛行20.3億公里,終于抵達一顆名叫貝努鳥的近地小行星,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所有航天器探測的最小號天體,直徑只有500米。

美國首個小行星采樣探測器,成功飛抵「鉆石小行星」

  • 12月18日~19日,短短12小時,全球4次既定發射4次推遲,多米諾骨牌效應,貌似在航天發射上顯靈。

多米諾骨牌來了:4次發射4次推遲!今明兩天更熱鬧

  • 12月29日中國收官發射,定格2018全年發射總量114發,定盤全球發射棋局,首次贏得全球第一。

2018最終定盤:中國第39發,全球第114發


回首,為了前瞻;向后使勁,為了向前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獵鷹回收失敗,24次連續回收成功紀錄中斷
2023年值得關注的國際重大航天發射
2019 國際航天大事前瞻
2018年全球主要衛星發射清單
2.2萬公里太空 SpaceX今天的火箭發射有多牛?
美國三手火箭騰空而起,60顆衛星成功入軌,再次給全世界上堂課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昌县| 乌兰察布市| 漳平市| 体育| 建平县| 黔东| 威海市| 武陟县| 萨迦县| 漠河县| 阿坝| 南和县| 土默特右旗| 那坡县| 德格县| 保山市| 志丹县| 鄂伦春自治旗| 建湖县| 西华县| 永城市| 砚山县| 叙永县| 济南市| 芦溪县| 永修县| 洮南市| 普兰县| 台山市| 赣州市| 盐山县| 墨竹工卡县| 济源市| 永年县| 延川县| 无为县| 磐石市| 筠连县| 奉贤区| 雷波县| 南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