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理上來說,昆侖山把西部中國劃分成了南北兩大部分。秦嶺、大別山一線,在地質(zhì)構(gòu)造上與昆侖山也是“血脈相連”的。
正是因為昆侖山在中國地理上的極端重要意義,它被譽為“萬山之宗”和“龍脈之祖”。
對昆侖山的想象和慨嘆,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常見內(nèi)容之一。唐朝詩人韓愈在《雜詩》中寫道:“昆侖高萬里,歲盡道苦邅。”
韓愈慨嘆的是昆侖山的遙遠和難以抵達,也正因為這一點,地處荒僻的昆侖山被想象為神仙的居所,從而產(chǎn)生了瑰麗神奇的“昆侖神話”。
按照大多數(shù)學者的看法,中國神話總體分為兩大系統(tǒng),即昆侖神話和蓬萊神話,其中昆侖神話保存最完整,結(jié)構(gòu)上也最具系統(tǒng)性。
昆侖神話中的主神是一位女神——西王母,她生活的神山即是昆侖山。
西王母在后世(尤其是漢朝)擁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在道教中,她成了天宮所有女仙的領(lǐng)袖,住在昆侖山上,掌管長生不死之藥,嫦娥與后羿的神話傳說即與此息息相關(guān)。
盡管許多學者認為神話中的昆侖山并非現(xiàn)實中的昆侖山,但在中國古人所能接觸和想象到的名山之中,的確沒有哪座山比地處大河源頭的昆侖山更適合寄托如此瑰麗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