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材料
1 .實際成本法
1)購入材料:
①款已付, 料已入庫:
借:原材料【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說明】如果款未付,料已入庫, 貸方用應付賬款科目核算 。
【例題】 A公司為一般納稅企業, 采用實際成本法進行存貨的日常核算。2016年8月1 0日購入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記載的貨款是1 00萬元, 增值稅額為17萬元, 全部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 材料已驗收入庫。下列有關購入材料的會計分錄正確的是( )。
A.借記在途物資117, 貸記銀行存款117
B.借記原材料100,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貸記銀行存款117
C.借記材料采購100,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 貸記銀行存款117
D.借記在途物資100,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 貸記銀行存款117
【正確答案】 B
②款已付,發票帳單已到、材料未到:
借:在途物資【單到料未到】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③料已到、 發票賬單未到:
借:原材料【暫估價值】
貸:應付賬款一暫估應付賬款
下月初做相反會計分錄予以沖回:
借:應付賬款一暫估應付賬款
貸:原材料
【說明】收到發票賬單時,按正常程序做購入原材料核算。
【例題】甲公司購入A材料一批,材料已驗收入庫,月末發票賬單尚未收到也無法確定其實際成本, 暫估價值為50000元。甲公司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一A材料50000
貸:應付賬款一暫估應付賬款50000
借:應付賬款一暫估應付賬款50000
貸:原材料一A材料50000
2)發出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生產車間領用】
制造費用【車間管理部門領用】
管理費用【行政管理部門領用】
銷售費用【銷售部門領用】
貸:原材料
【說明】在實際成本核算方式下, 企業可以采用的發出存貨成本的計價方法包括個別計價法、 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 。
【例題】甲公司根據“發料憑證匯總表”的記錄, 1月份基本生產車間領用A材料50000元,輔助生產車間領用A材料4000元,車間管理部門領用A材料500元,企業行政管理部門領用A材料400元,計54 900元 。 甲公司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一基本生產成本50000
一輔助生產成本4000
制造費用500
管理費用400
貸:原材料一A材料54900
2.計劃成本法
1)購入時:
借: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應付賬款/應付票據
2)入庫時: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差異,或在借方反映】
【說明】超支差記入“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借方(正數) ,節約差記入“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貸方(負數) 。
【例題】甲公司購入A材料一批,專用發票上記載的貨款為6 000000元, 增值稅稅額1 020000元發票賬單已收到,計劃成本為640 0000元,已驗收入庫,全部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 。 月末甲公司匯總本月已付款的入庫材料計劃成本640000 0元 。
借:材料采購一L材料60000 00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20000
貸:銀行存款7020000
借:原材料一L材料6400000
貸:材料采購6400000
上述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為600 0000元,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為節約400000元 。
借:材料采購400000
貸:材料成本差異一L材料400000
3)發出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生產車間領用】
制造費用【車間管理部門領用】
管理費用【行政管理部門領用】
銷售費用【銷售部門領用】
貸: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異【結轉超支差異,如果是結轉節約差異,則在借方反映】
【說明】企業發出的存貨,如采用計劃成本核算,會計期末應調整為實際成本。
二)周轉材料
1 .包裝物
1)生產過程中用于包裝產品作為產品組成部分/隨同產品出售不單獨計價/出借給購買單位使用:
借:生產成本【生產領用作為產品組成部分】
銷售費用【隨同產品出售不單獨計價/出借】
貸:周轉材料一包裝物
2)隨同產品出售單獨計價/出租給購買單位使用: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隨同產品出售單獨計價取得收入/出租取得收入】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其他業務成本【隨同產品出售單獨計價結轉成本/出租結轉成本】
貸:周轉材料一包裝物
【說明】如果采用計劃成本核算,還需要結轉相應的材料成本差異。
【例題】企業對隨同商品出售且單獨計價的包裝物進行會計處理時, 該包裝物的實際成本應結轉到的會計科目是( )。
A.制造費用
B.管理費用
C.銷售費用
D.其他業務成本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隨同商品出售単獨計價的包裝物, 應于包裝物發出時視同包裝物對外銷售處理,應該同時確認包裝物銷售收入, 同時結轉銷售的包裝物成本, 結轉的成本分錄: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周轉材料一包裝物材料成本差異【采用計劃成本核算下, 貸方結轉超支差異借方結轉節約差異】
2.低值易耗品
1) 一次推銷法:
借:制造費用【生產車間領用】
管理費用【管理部門領用】
貸:周轉材料一低值易耗品
2)分次推銷法:
領用專用工具時: ·
借:周轉材料一低值易耗品一在用【實際成本X】
貸:周轉材料一低值易耗品一在庫 ·
第一次領用時推銷其價值的一半:
借:制造費用
貸:周轉材料一低值易耗品一推銷【X/2】
第二次領用推銷其價值的一半:
借:制造費用
貸:周轉材料一低值易耗品一推銷【X/2】
同時:
借:周轉材料一低值易耗品一推銷【實際成本X】
貸:周轉材料一低值易耗品一在用
【說明】多次使用的包裝物,,應當根據使用次數分次進行推銷,處理思路同低值易耗品。
【例題】甲公司的基本生產車間領用專用工具一批,實際成本為200000元,不符合固定資產定義采用分次推銷法進行推銷。該專用工具的估計使用次數為2次。
1)領用專用工具
借:周轉材料一低值易耗品一在用200000
貸:周轉材料一低值易耗品一在庫200000
2)第一次領用時推銷其價值的一半
借:制造費用100000
貸:周轉材料一低值易耗品一推銷1 00000
3)第二次領用推銷其價值的一半
借:制造費用100000
貸:周轉材料一低值易耗品一推銷1 00000
同時:
借:周轉材料一低值易耗品一推銷200000
貸:周轉材料一低值易耗品一在用200000
三)委托加工物資
1)發出委托加工的原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資【發出原材料的實際成本】
貸:原材料
【說明】如果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在發出原材料時,還需要考慮材料成本差異 。
2)支付的加工費用及應負擔的運雜費等:
借:委托加工物資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3)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①收回后直接用于對外出售:
借:委托加工物資【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不得抵扣,計入存貨成本】
貸:銀行存款
②收回后繼續生產應稅消費品:
借:應交稅費一應交消費稅
貸:銀行存款【原材料成本+加工費用)÷( 1一消費稅稅率) x消費稅稅率】
4)加工完成后收回: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
貸:委托加工物資【分錄(1)、(2)和(3)①中委托加工物資科目的金額之和】
【說明】如果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完工時,還要考慮材料成本差異。
四)庫存商品
1.驗收入庫商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一基本生產成本【歸集分配后歸屬于基本生產成本的金額】
【例題】當庫存商品生產完成并驗收入庫時,會計分錄為( )。
A.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一基本生產成本
B.借:生產成本一基本生產成本
貸:庫存商品
C.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D.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當庫存商品生產完成并驗收入庫時, 應按實際成本, 借記“庫存商品”,貸記“生產成本一基本生產成本”科目 。
2.銷售商品,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銷售商品的賬面價值】
貸:庫存商品
【說明】企業銷售商品,滿足收入確認條件時, 應同時結轉銷售成本。
五)存貨清査
1 .存貨盤盈
1)批準處理前: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盤盈金額】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2)批準處理后: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管理費用【無需區分原因,盤盈金額均計入管理費用】
【說明】此處注意和現金盤盈賬務處理的區別 。
2.存貨盤虧
1)批準處理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盤虧材料成本】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盤虧部分需要轉出的進項稅額】
【說明】盤虧增值稅的處理:
①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盜、丟失、霉爛變質導致的存貨盤虧或毀損按規定不能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應當予以轉出。
②因為意外文害導致的存貨盤虧或毀損,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抵扣的, 不需轉出。
2)批準處理后:
借:其他應收款【保險公司和過失人的賠償】
管理費用【一般經言損失】
營業外支出一非常損失【非正常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例題】 (2016年)下列各項中,企業盤虧的庫存商品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 正確的會計處理有( )。
A.應由保險公司和過失人承擔的賠款,記入“其他應收款”科目
B.入庫的殘料價值,記入“原材料”科目
C.盤虧庫存商品凈損失中,屬于一般經營損失的部分,記入“管理費用”科目
D.盤虧庫存商品凈損失中,屬于非常損失的部分,記入“營業外支出”科目
【正確答案】 ABCD
【說明】此處注意和現金盤虧賬務處理的區別 。
六)存貨減值
1 .計提減值
借:資產減值損失【可變現凈值小于成本的金額】
貸:存貨跌價準備
【說明】期末,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可變現凈值=存貨的估計售價一 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一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
2.減值因素消失,恢復減值準備
借:存貨跌價準備【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予以轉回 】
貸:資產減值損失
【例題】甲公司2016年10月31日庫存A材料賬面余額為80000 元,預計可變現凈值為75000元; 1 2月31日該批材料帳面余額為80000 元,預計可變現凈值為78000元,在此期間, A材料沒有發生購銷業務。 下列會計分錄正確的包括( ) 。
A.10月31日:
借:管理費用5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5000
B.10月31日:
借:資產減值損失一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5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5000
C.12月31日:
借:存貨跌價準備3000
貸:資產減值損失一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3000
D.12月31日:
借:資產減值損失一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2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2000
【正確答案】BC
3.結轉存貨銷售成本時,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結轉
借:存貨跌價準備【已銷售存貨應承擔的存貨跌價準備】
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說明】資產負債表列示存貨的帳面價值=存貨的賬面余額一存貨跌價準備貸方余額。
會計分錄可謂是會計職業的靈魂,是每位會計從業人員必須掌握的職業要領,也是廣大考生考試過程中難啃的一塊骨頭。考生們在掌握會計分錄處理的過程中,要融匯貫通,也要形成整體性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