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總經濟師趙暉在2017年的報告資料,深受觸動,記錄下來,以作為備案。
一、我國鄉村建設處在什么階段——農村建設三階段規律
第一階段:全力保證基本生活條件
第二階段:大力開展村莊環境治理
第三階段:努力建設美麗鄉村
我國目前正在逐步進入田園風光保護和休閑旅游的階段。
二、規劃先行、科學安排農村建設
1、全面推進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與實施
縣域鄉村建設規劃是編制鄉和村莊規劃必不可少的上位規劃。
以往規劃的局限:以往的縣域規劃偏重于城鎮規劃,對于鄉村僅局限在村鎮體系構建。
缺乏對鄉村建設需求和問題的深入分析,缺乏對村鎮變化趨勢和調整的科學判斷,缺乏對村莊整治和發展建設的具體措施,導致縣域規劃與鎮規劃、村莊規劃缺乏銜接。
縣域村鎮體系規劃的目的與目標:
三個目的:
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促進農村經濟繁榮——農業現代化,滿足鄉村建設需求——新農村建設。
兩個目標:
整合城鄉規劃、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及生態環境規劃有關鄉村建設的內容;加強縣域層面規劃對村鎮規劃的針對性指導和對村鎮建設的科學性引導。
四大內容:
縣域空間管制——基于生態環境和資源利用的分區管控
村鎮體系規劃——人口預測和縣域空間布局
縣域設施規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
村莊整治指引——村莊整治分類和標準, 村莊整治時序與重點
四川德陽中江縣規劃案例:
生態管控區包括了生態紅線和基本農田保護紅線。
生產管控區專門對工業用地做出了管控政策。
生活管控區不允許二產項目,在生態保護和基本農田保護的基礎上劃定。
欠發達農業地區層級相對均衡,與一般縣域村鎮體系相同,縣城的服務輻射能力有限,需要通過中心鎮和中心村來延伸公共服務功能,實現縣域公共服務的均衡配置。
半農半牧地區層級相對簡單,縣城——一般鎮——中心村——基層村,縣城高度集聚發展,鎮產業發展缺乏動力,僅承擔鄉村的服務職能,無法形成中心鎮(重點鎮)。
改進后的規劃對公共配套設施布置更有科學依據,更符合實際的使用要求。
以浙江省德清縣村莊分類整治為例,區域位于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總面積937.9平方公里,總人口68萬,轄有11個鄉鎮(9鎮2鄉),其中行政村共151個,自然村共1751個,包括山地區、丘陵區、水網區三種地貌。縣域內經上級審批的歷史文化村落21 個。
針對三類村莊進行了現狀肌理和形態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對應的整治措施,延續原有村落的特征。
城鄉結合部(近郊區)人均收入明顯高于遠郊區和城區,但生態環境質量和居住環境質量相對低于遠郊區和城區。
社會調查反映出長沙縣城鄉呈現差異明顯的圈層屬性,城鄉結合部(近郊區)各項調查滿意度最差,對公共服務設施需求最強。
2、全面推進全面推進實用型村莊規劃
原因1、村莊規劃編制率低、以往方法費用高、需要大量專業隊伍下鄉。要盡快結束農村建設無規劃、無管理的局面。
原因2、現行的村莊規劃嚴重脫離實際,沒有用。
實用性村莊規劃內容
A 農房建設規劃要求內容
包括地塊位置、用地范圍和建筑層數或高度等規定,有需要的也可以指定建筑安全、色彩和風格等規定。
B 村莊整治規劃內容
包括村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公共環境的整治措施。
C 特色村莊規劃內容
對于傳統村落、旅游村莊,依據需求,編制相應內容和深度的規劃。
只制定了農房建設管理要求,也是村莊規劃的一種形式。
也可以對若干鄉鎮或更大范圍的農房建設,統一制定規劃要求,作為每個村的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依據。
創新村莊規劃編制機制
A 讓農民編制。
農民集體協商確定管什么、建設什么。
B 政府組織、支持、批準
組織推動、制定編制基本要求、給予一定獎勵、依法批準。
C 技術單位指導
編制通俗易懂的規劃指南或樣本、下鄉咨詢指導。
三、推進鄉村建設規劃許可實施
許可對象:農房、鄉鎮企業、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建設要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
許可內容:包括地塊位置、用地范圍、用地性質、建筑面積、建筑高度、建筑層數、建筑安全。根據管理需要,也可以包括建筑風格、外觀形象、色彩等要求。
許可原則:建設要管理、程序要方便農民。
四、推進鄉村建設規劃許可實施
許可范圍:鄉、村莊規劃區內。
四種情況:
1、城市、鎮規劃區內,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內:實施一書兩證管理。
2、城市、鎮規劃區內,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外:集體土地上的建設,可以劃定鄉、村莊規劃區,實施鄉村建設規劃許可。
3、城市、鎮規劃區外,鄉、村莊規劃區內:實施鄉村建設規劃許可。
4、城市、鎮規劃區外,鄉、村莊規劃區外:不得核發規劃許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