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人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各類資本相繼進入影視行業,影視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A股也刮起一股影視熱,文化傳媒股在二級市場備受青睞,多家非傳媒上市公司也試圖向這個行業進軍。投資潮數據顯示,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期間,共有19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或完成收購23家影視傳媒公司,累計交易金額達175.35億元人民幣,平均每筆交易金額7.31億人民幣。
二、多行業上市公司布局影視傳媒業
從19家A股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來看,布局影視領域的不僅有影視傳媒公司中視傳媒、新文化、華誼兄弟、華策影視、當代東方、光線傳媒、華數傳媒,還包括動漫、制造業、新材料、餐飲業、文化傳播等行業公司。其中,金額最大的一筆并購交易為,申科股份收購海潤影視。海潤影視是我國目前最大的民營電視劇制作公司之一,申科股份通過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收購海潤影視100%股權,后者作價25.22億元,申科股份搖身變為影視股。
另外,轉型期的湘鄂情收購中視精彩和笛女影視2家影視公司;華誼兄弟傳媒也收購2家影視公司,分別為永樂影視和浙江常升;新文化收購蘭馨影業和凱羿影視;光線傳媒收購藍弧文化和新麗傳媒。此外,禾盛新材收購金英馬 72.38%股權的交易備受關注。此前禾盛新材于2014年1月30日已收購金英馬影視26.5%的股權,2個月后禾盛新材再度出手,收購其72.38%的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禾盛新材將持有金英馬98.88%股權。幾乎將金英馬全部納入麾下。
三、被并購影視傳媒公司市盈率普遍超10倍
傳媒影視、電視劇制作發行企業屬于輕資產公司,交易雙方更看重的是企業未來的經營狀況和獲利能力。收益法評估能夠客觀、全面的反映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經營渠道及實施的經營成果和股東權益價值。所以通常采用收益法對影視傳媒公司進行評估。以市盈率(PE)水平分析來看,已披露市盈率的20起并購中有16起的估值在10倍以上,平均市盈率為13.67倍。其中,被湘鄂情2.55億人民幣收購51%股權的中視精彩影視市盈率相對最高,高達35.71,夢舟影視的市盈率最低,為9.3倍。
投資潮分析認為,現階段多數影視傳媒公司的業績基本靠電視劇、電影制作發行支持,電影相對于電視劇來說生命周期更短。若不能持續制作賣座的電視劇、電影,業績將無法得到保障,也就難以支撐較高估值。
注:圖2中市盈率(PE)計算公式為市盈率(PE)=標的估值/收購當年凈利潤(因信息未披露原因,部分公司的市盈率無法計算,所以不在數據統計范圍之內,在以下圖2中無顯示)。
四、被并購影視傳媒公司多數實現盈利盈利能力各不相同
投資潮根據公開數據整理顯示,除未披露業績的6家公司,截止2014年6月30日,有15家影視公司已實現了盈利,但利潤水平各不相同,還有2家公司依然虧損。以2013年凈利潤數據為例,15家盈利公司中僅御嘉影視利潤規模超過億元人民幣,大部分利潤在1000萬至6000萬元之間,蘭馨影視反而在2013年出現虧損情況。
附:A股上市公司并購影視傳媒公司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