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性質、目的和要求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開設本課程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科學教育對兒童發展的作用,掌握兒童學習科學的規律,運用理論知識有效地對學前兒童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指導兒童學科學,以促進其整體性發展。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
1.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中有關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理論知識和主要教育觀點。
2.運用科學教育的理論知識,分析和評價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
3.設計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會為幼兒創設主動學習科學的環境。
4.學會收集科學教育研究的信息,能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科學教育實踐問題。
二、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和課時安排(共18課時)
第一章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概述(2課時)
教學要求:明確和理解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概念、價值以及兒童學科學的特點,從而對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有一個概括的了解。
第一節 科學是什么
一、科學是知識二、科學是過程三、科學是世界觀
四、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概念
第二節 理解"兒童的科學"
一、"兒童的科學"是經驗層次的知識二、"兒童的科學"是自我建構的過程三、"兒童的科學"是對世界的獨特理解四、從可持續性發展看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價值第
四節 兒童怎樣學習科學
一、皮亞杰有關兒童科學認識發展的研究二、維果茨基有關兒童科學概念發展的研究三、當代有關兒童科學學習心理的研究第二章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2課時)
教學要求:了解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的構成,掌握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內容,認識預設目標與活動生成目標之間的關系
第一節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的制定依據
一、社會發展需要與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二、兒童發展需要與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三、學科特點與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
第二節 以探究為中心的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一、作為科學探究結果的知識二、科學探究的方法與過程三、科學探究的態度
第三節 從目標到活動一、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的層次二、學前科學教育活動目標的設計與生成
第三章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內容(2課時)
教學要求:了解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特點,掌握選編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的原則,學會選編科學教育內容。
第一節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的范圍
一、探究身邊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及變化規律二、了解自然環境及其和人們生活的關系三、感受科學技術及其對生活的影響
第二節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一、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二、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
第四章學前科學教育的方法和途徑(5課時)
教學要求:掌握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常見方法和途徑,并能結合教育內容、教育對象、教學設備與條件創造性地加以運用。
第一節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方法一 、科學觀察二 、 科學實驗三 、科技制作
四、信息交流
第二節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途徑
一 集體活動中的科學教育二 區角活動中的科學教育三 生活中的科學教育
第三節 家庭中的科學教育
一、家庭科學教育的特點
二、家庭科學教育資源和科學游戲
第五章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和指導(6課時)
教學要求:了解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特點,掌握設計科學教育活動的要求,培養設計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能力和指導技能。
第一節 集體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指導
一 、 觀察認識類活動的設計與指導二 、實驗操作類活動的設計與指導三 、科學討論活動的設計與指導四 、 技術制作類活動的設計與指導
第二節 區角活動的設計和指導
一、科學區角材料的提供二、科學區角心理環境的創設
第三節 生活活動的設計和指導
一 、 兒童生活中的偶發性科學活動二 、 種植、飼養、散步和采集第六章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整合(1課時)
教學要求:能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和資源,對學前兒童科學教育進行整體設計,將教育新理念應用于實踐中。
第一節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整合的理念
第二節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整合的策略
一、將科學教育內容滲透于其它學科領域中二、在科學教育活動中體現整合教育的理念三、整合性的主題活動和項目活動
三、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講授、課堂討論、練習相結合,輔以幼兒園教學活動觀摩和調查研究實踐。
四、成績考核方法
作業: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設計和現場教學。
考核方法:開卷或閉卷考試。五、教材與主要參考書目教材:《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張俊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主要參考書目:《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王志明、張俊,南京師大出版社2000年《學前兒童科學與數學教育》,張俊主編,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年
《STS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浙江教育版1993
《小學科學教育的"探究-研討"教學法》,【美】蘭本達等,人民教育版1983
《皮亞杰教育論著選》,皮亞杰,人民教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