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家族比較神奇,司馬家族事業(yè)騰飛的關鍵時刻,都在扮演著點炮的角色。
當年丞相在給司馬懿帶來無限羞辱的同時,也讓司馬懿在關中干了七年多總督。
司馬懿一點沒糟蹋的利用這七年時間將關中打造成了自己的鐵票倉,還利用丞相的萬丈光芒樹立起了只有他司馬懿能撐住危局的璀璨人設。
諸葛家的第二桿旗是諸葛亮的侄子,諸葛瑾之子諸葛恪,這位爺雖然把司馬師嚇唬夠嗆還首戰(zhàn)告捷,卻最終在三國最大規(guī)模會戰(zhàn)中敗下陣來,為司馬師穩(wěn)定接班局勢投了最大的功業(yè)票。
現(xiàn)在到丞相的族弟諸葛誕這了,他成為了這第三個點炮手。
諸葛誕從心底很可能早就想反,但造反他想造最大的!
淮南二叛時,毋丘儉與文欽在壽春起兵,派使者聯(lián)絡豫州刺史的諸葛誕,結果因為惡心文欽,諸葛誕不僅斬殺他們的使者,后來還在平叛過程中第一個沖進了壽春城。
諸葛誕表態(tài)后,做為最后一個在淮南有著多年經(jīng)驗的老人,重傷的司馬師迅速封諸葛誕為鎮(zhèn)東大將軍都督揚州,令他防范東吳的趁火打劫。
諸葛誕調(diào)防壽春后不久,江東的打劫團伙就來了,孫峻、呂據(jù)、留贊等看到壽春已經(jīng)有了防備于是撤退,反而被諸葛誕一通追擊并干掉了將軍留贊。
這次的政治站隊,使得諸葛誕成為了司馬家的好同志,諸葛誕因此獲封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戶,遷征東大將軍。
不過諸葛誕的此次叛變,頗有點三國殺里,間諜殺反賊向主公邀功的感覺。
從他后面的動作來看,他早就有企圖和預謀。
三國殺這技能設定真走心啊
他成為東南一把后,在當?shù)亻_始收買人心,蓄養(yǎng)了數(shù)千死士。(傾帑藏振施以結眾心,厚養(yǎng)親附及揚州輕俠者數(shù)千人為死士)
一年后,諸葛誕又以東吳有意進攻為由,向朝廷要求增兵十萬并沿淮河筑城抵御。(甘露元年冬,吳賊欲向徐堨,計誕所督兵馬足以待之,而復請十萬眾守壽春,又求臨淮筑城以備寇,內(nèi)欲保有淮南)
這和當年王凌的借口是一樣的。
賈充之所以建議司馬昭要去巡查四征將軍,實際上是因為組織淮南專案組太明顯了,那仨其實都是幌子,主要查的就是征東大將軍諸葛誕。
賈充作為特派員專門去的淮南,考察回來之后對司馬昭說:趕緊把諸葛誕調(diào)回來,此人在淮南有大威名,已經(jīng)是民望所歸,現(xiàn)在調(diào)回來就算他狗急跳墻但仍然屬于可控范圍,要是再晚就該出大禍了!(充還啟文王:'誕再在揚州,有威名,民望所歸。今徵,必不來,禍小事淺;不徵,事遲禍大)
257年五月,司馬昭做好了全部準備,下詔升諸葛誕為司空入朝任職。
諸葛誕馬上叛變,殺治所同在壽春的揚州刺史樂綝,調(diào)集15萬淮南將士和近一年的糧餉據(jù)守壽春,派吳綱領小兒子諸葛靚到東吳請求援兵。(斂淮南及淮北郡縣屯田口十馀萬官兵,揚州新附勝兵者四五萬人,聚谷足一年食,閉城自守。遣長史吳綱將小子靚至吳請救)
六月,由于家里沒有放心的了,司馬昭帶著曹髦和太后一塊御駕親征了。
七月,調(diào)青、徐、荊、豫及關中游軍,令皆會于淮北;司馬昭駐軍丘頭,共26萬大軍空國撲來。
此時吳國主政的已經(jīng)是孫綝了,孫綝派出將軍全懌、全端、唐咨等人領兵三萬人,與上一叛投降過來的文欽一起去救援諸葛誕。
東吳救援趕到,魏軍先鋒阻擊不利,將軍李廣臨敵不進,泰山太守常時稱疾不出,這二位被司馬昭斬首巡視全軍。
見血后的魏軍開始醒盹,鎮(zhèn)南將軍王基開始督諸軍圍壽春,救援的文欽,全懌看到魏軍來真的了,于是在魏軍尚未合圍完成前從城東北,因山乘險突入壽春城幫助諸葛誕固守。
吳國援軍進入壽春,王基統(tǒng)諸軍的四面合圍徹底成型,魏軍在壽春城外搞了兩層包圍工事,開始日復一日的加固施工,將壽春城圍若鐵桶一般。(表里再重,塹壘甚峻)
在王基圍壽春的同時,司馬昭派心腹奮武將軍監(jiān)青州諸軍事的石苞統(tǒng)領兗州刺史州泰、徐州刺史胡質(zhì)的精兵作為游軍自由人,阻擊吳軍增援。(簡銳卒為游軍,備外寇)
文欽等率兵數(shù)次突圍,殺不出來。
吳將朱異再率兵萬余人來救諸葛誕,留輜重于都陸,輕兵渡黎漿水后遇到了石苞的阻擊軍。
試探的碰了碰,發(fā)現(xiàn)根本打不動。
你這邊取消決斗,那邊新上任的泰山太守胡烈則以奇兵襲擊都陸,焚其糧草,石苞、州泰再攻朱異,大破之。
孫綝讓朱異再次出戰(zhàn),朱異以糧乏兵疲為由,拒不出戰(zhàn)。
一敗再敗的吳軍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了。
孫綝最終殺了朱異領兵回到建業(yè),擺出一種姿態(tài):諸葛誕你要加油啊!那個不努力救援的被我殺了!我回去叫人去啦!你等我哈。
這招被司馬昭看穿了,內(nèi)部討論會上就達成了共識,朱異救不到壽春不是他的罪過,被殺不過是為了堅諸葛誕之心,咱們整好順勢而為,溫水煮青蛙的把壽春城的糧食耗盡,不能讓諸葛誕現(xiàn)在兵強馬壯的跟咱拼命!
司馬昭開始放出自己缺糧的消息,并不斷派間諜向壽春城內(nèi)散播吳國救兵降至的消息。
諸葛誕因此并不注意節(jié)省糧食,總是開篝火晚會激勵士氣,但是過了很久發(fā)現(xiàn)吳國救兵也不到,而且城外的軍隊并沒有出現(xiàn)虛弱的跡象,諸葛誕開始慌了。
其實司馬昭怎么可能比他先缺糧!
自許昌到壽春的軍屯已經(jīng)被他老爺子建設的連成了一片,整個中原乃至黃河以北的物資可以通過汝水、潁水、渦水、睢水、泗水源源不斷的走淮河匯聚到壽春,如果沒有江東的支援輸血,你怎么可能耗得過他!
人家只要卡死了南下來支援的肥水交通線,你跟人家拼消耗就是個死的早晚的問題。
其實諸葛誕是有戰(zhàn)略預案的,最開始他之所以擁有十幾萬人的超大規(guī)模卻選擇在壽春城中固守待援,直接放棄了城外駐防,是因為壽春每到雨季必定淮水泛濫,大水直接淹到壽春城下。(初,壽春每歲雨潦,淮水溢,常淹城邑)
司馬昭圍城的時候整好是夏秋之交每年淮水最泛濫的時節(jié),諸葛誕是誠心誘惑司馬昭前來圍城。(故文王之筑圍也,誕笑之曰:'是固不攻而自敗也)
所以說,司馬昭的作戰(zhàn)指揮水平其實相當一般,身邊也確實缺乏淮南專家進行參謀,這個戰(zhàn)略部署其實相當危險。
搞不好是要當于禁的!
不過有時候天意真的好神奇,也許是曹氏真的國祚將盡,也許是諸葛誕前面淮南兩叛的表現(xiàn)實在不讓老天爺待見,結果誰也沒想到,自打司馬昭來了,就再也沒下過一滴雨。(及大軍之攻,亢旱逾年)
困守半年后來到冬季,不會再有水攻助力了,諸葛誕的心腹蔣班、焦彝(將軍蔣班、焦彝,皆誕爪牙計事者也)建言:別等了,水不回來了,東吳也以發(fā)兵為名坐觀成敗不會再來了,現(xiàn)在趁著眾心尚固,士卒思用,并力決死,攻其一面,雖然不能大勝,但咱們是能夠保全我們的有生力量的!
文欽說:誕公你現(xiàn)在舉十馀萬之眾內(nèi)附,我文欽與全端等全陪著你在死地駐防,這幫人的父子兄弟全都在江東,就算孫綝放棄我們,那幫人的親戚能干嗎?(就孫綝不欲,主上及其親戚豈肯聽乎?)
現(xiàn)在北面軍民并疲,已經(jīng)守我們半年多了,已到強弩之末,咱們應該再等等!
諸葛誕認可了繼續(xù)固守的想法。
蔣班、焦彝仍然在不停的勸諫,文欽開始管不住自己的脾氣大怒,諸葛誕也被煩的想殺了蔣班做死戰(zhàn)到底的堅守表態(tài),二將一看情況不對,十一月,出城投降司馬昭。(班、彝固勸之,欽怒,而誕欲殺班。二人懼,且知誕之必敗也,十一月,乃相攜而降)
恰巧在這個時候,吳援軍中的全懌家屬在江東犯事了,全端的侄子全祎、全儀帶著全懌他媽及全家逃奔魏國來了。
鐘會令全祎、全儀手書勸降全懌,不久城中的全懌率數(shù)千人出城投降。(大將軍乃使反間,以奇變說全懌等,懌等率眾數(shù)千人開門來出。城中震懼,不知所為)
壽春城中士氣開始向下,這只被煮的青蛙跳出來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258年正月,又堅持了一個季度后,城中的糧食儲備已經(jīng)快見底了,諸葛誕死心了,知道吳國隊真的不會再來了,開始大作攻擊武器,晝夜五六日連續(xù)攻擊南圍,打算突圍而出。(三年正月,誕、欽、咨等大為攻具,晝夜五六日攻南圍,欲決圍而出)
結果諸葛誕的城中軍在這幾日的突圍過程中被南圍守軍成功阻擊,魏軍的投石車和火箭將諸葛誕的攻圍器械擊毀,投石車和弓弩齊發(fā),諸葛誕在連續(xù)數(shù)日的死傷慘重后受放棄了突圍想法。
此番回城后,文欽勸諸葛誕將北方人的士兵全都放出城去減省糧食。
這幫人的家屬都在北方,都在司馬昭手中,本來也是被脅迫不會盡力,還不如全都散出去,增加司馬昭的給養(yǎng)負擔,光留我這些吳國援軍跟這堅守就夠了。(欽欲盡出北方人,省食,與吳人堅守)
諸葛誕不聽,這十幾萬北軍是他的籌碼,雙方因為這個問題談不攏開始想起了過去的那些不愉快的日子。
一旦互不信任的齒輪開始運轉(zhuǎn),雙方的關系開始迅速惡化,最終諸葛誕先下手為強的殺了文欽。(欽素與誕有隙,徒以計合,事急愈相疑。欽見誕計事,誕遂殺欽)
文欽之子文鴦和文虎此時帶兵在壽春小城內(nèi)堅守,聽說他爹讓人殺了,準備帶兵去找諸葛誕拼命,但吳軍不為其所用,文鴦和文虎逃出城去,投奔了司馬昭。
小弟們看到司馬家天字第一號的仇人,爆睛慘案制造者的文鴦來了,紛紛要求迅速為司馬師報仇。
但文鴦的這個時機選擇的太好了,司馬昭根本沒有選擇的必須大度,赦免了間接殺兄的文鴦,這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廣告牌,隨后司馬昭令文鴦帶著幾百騎兵巡城高喊:文欽之子尚且不被殺,其余之人有什么可顧慮的?(乃赦鴦、虎,使將兵數(shù)百騎馳巡城,呼語城內(nèi)云:文欽之子猶不見殺,其馀何懼?)
在文鴦牌廣告車的大喇叭投放下,壽春城內(nèi)士氣開始暴跌。
司馬昭親自來到包圍圈,見城上持弓者不發(fā)箭,說:“可以攻城了。'(帝見城上持弓者不發(fā),謂諸將曰:可攻矣!)
魏軍攻城之時,士氣和軍糧跌到谷底的壽春城內(nèi)已經(jīng)無人出力了。(城內(nèi)喜且擾,又日饑困,誕、咨等智力窮。大將軍乃自臨圍,四面進兵,同時鼓噪登城,城內(nèi)無敢動者)
諸葛誕看到大勢已去,率領最后的死士們突小城而出,被司馬昭的大將軍司馬胡奮部兵逆擊斬首。
258年二月乙酉日,魏軍攻克壽春城,諸葛誕被夷三族。
城破那天,大旱了近一年的淮南開始狂降暴雨,司馬昭的圍壘全部被澆垮了。(城既陷,是日大雨,圍壘皆毀)
諸葛誕和文欽再挺幾天,不就都沖出去了嗎?
但誰能想得到雨季滴雨不下,二月份居然會狂降暴雨。
歷史有的時候真的是比劇本還夸張。
至此,淮南第三叛,也是最大的一叛落幕。
諸葛家族為司馬家族完成了最后一次點炮。
司馬昭憑此巨大軍功,加速了自己換房本的最后一步,五月份,'封晉公,加九錫,進位相國,晉國置官司”的加封就已經(jīng)噴薄而出了。
司馬昭照慣例推辭了第二次九錫之禮,最終增邑萬戶,食三縣,諸子無爵者皆封列侯作為了補償。
七月,司馬昭為老干部們的子弟要待遇,大規(guī)模的討好上層建筑。(奏錄先世名臣元功大勛之子了,隨才敘用)
轉(zhuǎn)年六月,司馬昭分荊州置二都督,王基鎮(zhèn)新野,州泰鎮(zhèn)襄陽;陳騫都督豫州;鐘毓都督徐州;宋鈞監(jiān)青州諸軍事,最重要的揚州交給了家族鐵桿的石苞。
全國的所有軍區(qū),就此緊密的團結在了以司馬昭為核心的大將軍周圍。
又轉(zhuǎn)過一年,260年夏四月,天子再提晉公九錫之事,司馬昭完成了第三次九錫的推辭。
沒辦法,就這劇本,王莽曹丕一路都這么來的。
不過不會再有第四次了,因為前戲已經(jīng)夠夠的了。
誰都知道下一步是啥了。
司馬昭之心,早就路人皆知了。
看上去,馬上就要“晉、蜀、吳”三足鼎立了。
就在這重大歷史關頭,一步步按部就班的司馬家再次迎來了巨大的變量,人家房本的名義所有人要跟你拼了。
此時的魏主曹髦,挺是個爺們。
當初廢掉曹芳后,司馬師的最初打算,是立曹操之子彭城王曹據(jù)為帝。
此時的曹據(jù)已經(jīng)一把年紀了,為啥司馬師要立一個成年人,而不是好擺弄的小孩子呢?
因為司馬師打算從根上否定曹丕這一脈,另立新山頭。
曹家所有的皇恩浩蕩都是圍繞曹丕、曹叡、曹芳這一系蓋章簽字的,整個官僚系統(tǒng)都是感恩曹丕這一系的曹家皇帝,領導的親孫子和領導兄弟的孫子對于下屬來講完全兩個分量。
曹家所有的諸侯王自曹丕繼位后就全都被防的像賊一樣,立這個曹據(jù),他對所有人都沒有恩典,也就談不上像毌丘儉對曹叡那種豁出命去報答你的忠心耿耿。
一叛時,王凌的革命動機一直被懷疑也是因為他打算立的是曹操的另一個兒子楚王曹彪,立這個曹彪并不能調(diào)動起潛在擁護曹家的更多資源,相反便于你自己革命成功后控制。
高平陵之變和淮南三叛講完了,大家對政治博弈有了什么新認識了沒?
這種最高級別的人類智慧,每道題的具體解法,都是無法拿公式生搬硬套的。
每遇到一件事,都有人際、利益、獎勵、威懾、恐嚇、榮耀、誠實、欺騙······軟、硬、增、減等近乎于藝術范疇的解題方法和未來規(guī)劃。
這兩戰(zhàn)濃度極高,而且說實在很值錢,有些內(nèi)容類似于別人家的“不傳之秘”,建議有時間多看幾遍。
一直配合司馬家的郭太后不同意,曹據(jù)的輩分比她還高,那樣她這個太后就沒有名義再干下去了,最終多方溝通后立了曹丕庶子東海王曹霖的在世庶長子曹髦。
繼承曹霖東海王爵位的嫡子曹啟被排除在外了,因為嫡子的政治資源和聲望相對來講威脅會更大一些。
結果司馬師千算萬算后,還是算漏了一招,還不如立那個嫡子呢!
曹家可能最后一位好漢子的兒郎,就這樣被陰差陽錯的挑選出來了!
還是那句話,歷史要比劇本敢想敢干的多!
這位曹髦不僅是個爺們,正經(jīng)是個大才。
文章、政論、繪畫,那都是在中國歷史中有號的。
著名高眼光的文化人鐘會后來這么評價曹髦:才同陳思,武類太祖。
雖說有夸的成分,但這兩個人物的比喻實在是不得了,文同曹植,武類曹操。
這位才若陳思,武類太祖的曹髦,在司馬氏謀國走到最后一步的時候,爆發(fā)出了曹家最后的余烈與光輝!
靠著極其可憐的資本,曹髦親手引爆了司馬家謀國道路上的最大危機,并用自己的生命將他司馬家的國祚進行了詛咒與封印!
這也間接最終衍生出了史上最牛X的入川演出。
自袁紹導演公元189年八月革命的一聲炮響
彈指一揮間,七十載春秋寒暑來去匆匆
多少英杰雄烈上場,馳騁中縱橫
謝幕回首,恍然如夢
風云散盡塵埃定,變了時空
滾滾長江東逝水的三國時代
在我們長達50萬字的篇幅后,要到終章了
三國時代的最后三位狠角色
該你們上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