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親戚,女孩,一兩歲的時候,陸續失去了父母(母亡、父遠走),由祖父母撫養。“撫養”過程,祖父母不斷地咒罵這個小姑娘為“白吃貨”,叔叔姑姑們不斷地貶損小姑娘的人格,如“你好丑”之類。
小姑娘有點倔強,又聰明,慢慢有了自己的思想,免不了要和“家里人”頂嘴。很快,“家里人”把關于她的各種“無恥”(懶、饞、傻、不孝順)傳播到所有能傳播的角落,比如小姑娘的外祖家,比如小姑娘的學校,弄得小姑娘無法做人,四處受到“批評”,無法,只得經常一個人獨坐。
遠走他鄉的父親過個一兩年會回來一下,看看自己的父母(不是看自己的女兒)。有次,久違的父親回來,卻聽到父母描述的女兒的“可恥”,怒火中燒,一把打掉女兒為“父親”奉上的水果,大事嘲諷、咒罵一番,轉身離去。
在饑餓、寒冷和無助中,小姑娘居然也考上了大學,畢業后找到了工作,慢慢與原來的“家庭”脫離。
這時候,“家人”四處哭訴,說辛辛苦苦把小姑娘養大成人,沒想到白眼狼一個,不但小時候不聽話,長大了能掙錢了就不認祖了……@#¥%%&*¥
從來不見面的“父親”這時候也出現了,跟小姑娘要錢,甚至要小姑娘出錢為自己的二婚老婆治病。小姑娘咬著牙,流著淚,每次都給了,因此甚至弄得自己沒錢吃飯。
雖然自立后遠離了“撫養自己長大”的親戚,但來自那方面的污蔑之聲從未停止,繼續說她“沒良心、壞、丑、傻、不孝順、性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