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完整版
現實生活當中,許多人求職并不難。他們擁有自身的特長和專業能力,這種優勢又能夠具體的展現出來,讓面試官與企業看到。
身為這種求職者,其實要考慮的不再是我如何得到一份工作。更應該考慮的是,當我擁有了篤定邁入職場門檻的能力之后,我應該如何更進一步,做出最好的抉擇,為將來的自己贏得最大的舞臺,更好的未來。
昨晚《非你莫屬》節目中,3號選手劉凡銘就是一位特長明顯的選手。她藝術類國畫專業畢業,作品曾被收納入云南省書畫院。當她站在面試場上,被問及要尋找一份什么崗位的工作,并要求不能籠統的說是與繪畫相關時,陷入了不知如何回答的境地。
從這點可以看出,劉凡銘在求職前,清楚的認識了自己的長處所在,卻從未思考過,憑借自己的個人能力和特點,自己應該做些什么,選擇那個行業,沒有清晰的去規劃職場和生活。
雖然最終,靠著自己的長處,她得到了一份工作。但其實,應該能有更好的選擇。畢竟,起點不停,發展不同,未來的收獲也不同。譬如說,為圖書,期刊做插畫設計,是步入了相對夕陽的行業,可能從薪資,待遇,發展上都會延緩。而作為互聯網行業的漫畫師或UI界面設計,會有更大的拓展空間。
擇業有兩種不同的狀態,一種是求職,所謂求職。就是我展示我的一切,但并未有明確的擇業指向,只是告訴企業和面試官,我能做什么,然后待價而沽,接受企業的分配。一種是謀職,清楚自己想做什么,然后有的放矢,更精準的展示自我,并可以進行一些自我展示的設計。目的性更強,展現自我也會更加的精彩。
對自我欠缺清晰的認識,或缺乏特長與能力,只能用求職的心態,面對職場待價而沽,去換取一個學習,進步,磨練自我的機會。但如果優勢明顯,就要學會用心規劃,去謀取一個自己想要,對自己發展更有幫助的職位。否則,能謀職而偏偏只做到了求職,就有些令人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