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滸四臺熱播過半,掀起了新的水滸熱。新水滸的亮點頻出,從人物到特技都有突破,敘事比原著更流暢合理,表現能力比過去的電視劇有了大的進步,人物時尚、青春、亮麗,特別是女性人物從施耐庵殘酷的筆下逃脫出來,更顯女性特征。遺憾的是把王進這個沒有上梁山的好漢安排死了,這是導演沒有理解原著的突出表現。新水滸還有很多突破原著的地方,應該說優缺點各半。新水滸與原著的區別主要有:
一、《新水滸》中洪太尉誤走眾妖魔情節是公孫勝講給宋江的,原著只有洪信和眾道士知道此事。
二、《新水滸》中是王進見當潑皮時的高俅欺壓百姓,而痛打高俅,原著是王進的父親一棒打翻高俅。
三、《新水滸》中史進的身世被嚴重改寫,原著史大郎是扼據交通要道的史家村人,因與少華山朱武等人有交往被官府前來捉捕,殺死李吉、王四和兩個都頭后離開史家村,在江湖上游蕩一段時間后回歸少華山。
四、《新水滸》中魯達與被自己救下的女子金翠蓮產生感情,原著只是用魯達東奔西逃時“慌不擇路、貧不擇妻”以及被金老“攔腰抱住”等等幾句曖昧語言給讀者一些遐想,卻不寫實。
五、《新水滸》中魯智深與林沖相識是在林沖被發配之際,原著是魯智深與林沖父親早就見過面,在林沖帶娘子去岳廟還愿,見魯智深正在練武,得以相認。
六、《新水滸》中誘騙林沖前往白虎節堂的是陸謙,原著是兩個承局打扮的陌生人。
七、《新水滸》中林沖棒打洪教頭是在滄州管營內,原著是在接近滄州管營的柴家莊。
八《新水滸》中禪杖是師傅幫買的,原著是智深在寺里熬不得,到鎮上吃酒、吃狗肉時自己覺得要買的。
八在《新水滸》中魯智深火燒瓦罐寺是在護送林沖到滄州后回來的路上,原著中是魯智深前往東京大相國寺的路上。
九、在《新水滸》中林沖風雪山神廟時,陸謙竟然召出數名殺手圍攻林沖,而原著中并無此情節。
十、《新水滸》中智取生辰岡后,白勝要殺死運送生辰岡的軍士,原著無此情節,導致后來白勝被捉。
十一、在《新水滸》中閻婆惜的名字被改成了閻惜嬌,而原著中卻叫閻婆惜。
十二、在《新水滸》中閻惜嬌發現宋江私通晁蓋的書信以后,要挾宋江將其娶進宋家大門,而原著中卻是為了謀取宋江的一百兩金子。
十三、在《新水滸》中武松在景陽岡用匕首刀殺死老虎,原著是武松用拳頭打虎。(在地方臺播出后,受到觀眾的爭議后,制片方修改了此處情節,在衛視播出的版本還原了武松打虎的經典橋段。)
十四、《新水滸》中武大郎捉奸被西門慶踢傷后,潘金蓮細心的照顧武大,原著是要湯不見,要水不見。
十五、《新水滸》中孫二娘曾被幾個男人輪番奸污,原著只是把孫二娘寫得很風情,武松突然間也變得很猥瑣、風情,隱約暗示人肉店可能是買風情的場所。
十六、《新水滸》孫二娘做人肉包子一事屬于傳說,原著說人肉包子,語氣仿佛真有其事,其實是風情話。
十七、在《新水滸》中武松醉打蔣門神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險勝,而原著中十分輕松。
十八、《新水滸》中武松除惡蜈蚣嶺是在白天,原著是武行者夜走蜈蚣嶺,白天黑夜寓意截然不同。
十九、在《新水滸》中魯智深因酒醉未及時趕到而致使林娘子被逼自縊,而原著中卻非如此。
二十、在《新水滸》中魯智深火燒高衙內,而原著中無此情節。
二十一、《新水滸》中潘巧云欲勾引石秀,石秀面對潘巧云時的眼神亦是飄忽不定,原著無任何眼神交流。
二十二、在《新水滸》中楊雄在翠屏山上只殺了潘巧云,而原著中是將潘巧云和丫鬟迎兒一并殺了。
二十三、在《新水滸》中祝彪被描寫成了一個文武雙全且心細如發的奇才,而原著卻非如此。
二十四、在《新水滸》中小衙內是在朱仝和李逵的爭搶中墜入山崖而死,而原著小衙內卻是被李逵殺死。
二十五、在《新水滸》中吳用為了化解與楊志之間的仇恨以命相換,而原著中并無此情節。
二十六、在《新水滸》中慕容知府企圖利用呼延灼攻打三山而后再陷害他,而原著中卻并非如此。
二十七、在《新水滸》中慕容知府給村莊下毒,而原著中并無此情節。
二十八、 在《新水滸》中為使秦明歸降,是王英、劉唐命人假扮秦明四處燒殺,致使秦明全家被慕容知府所殺,而原著中此舉卻是宋江授意。
二十九、在《新水滸》中晁蓋是被史文恭用箭射死,而原著中卻并未寫出射死晁蓋之人究竟是誰,只是事后在箭柄上發現了史文恭的名字。
三十、在《新水滸》中晁蓋攻打曾頭市被弓箭射中前胸,原著是被弓箭射中臉部,寓意不同。
三十一、在《新水滸》中吳用在盧俊義家留詩后,盧俊義隨即被府中管家李固陷害,而原著中吳用在盧俊義家留詩后卻還有盧俊義避難誤走梁山泊一段情節。
三十二、在《新水滸》中程萬里是殺害董平全家的仇人而且攻打東平府后程婉兒懸梁自盡,而原著中確是董平一直欲娶程萬里的女兒,遭到拒絕后懷恨在心,投降梁山后,賺開城門殺了程萬里全家,惟獨留下程小姐,霸占為妻。
三十三、在《新水滸》中盧俊義與史文恭一番大戰后將史文恭殺死,而原著中卻是盧俊義活捉史文恭。
三十四、在《新水滸》中燕青與擎天柱任原打擂時,先被擎天柱任原占了上風,而后才取勝。而原著中卻并非如此,是燕青輕松的打敗了擎天柱任原。
三十五、在《新水滸》中盧俊義與童貫上演了一出類似于華容道的鬧劇,而原著中并無此情節。
三十六、在《新水滸》中瓊英是一個占據方巖山的女山賊,而原著中卻并非如此。
三十七、在《新水滸》中張清死的莫名其妙,而原著中張清是被厲天閏所殺。
三十八、在《新水滸》中武松的左臂是被方臘刺穿,而原著中是被包道乙斬下。
三十九、在《新水滸》中宋江向林沖割發代首承諾林沖一定會殺死高俅,而原著中并無此情節。
四十、在《新水滸》中宋江喝下毒酒后,李逵也自愿喝下毒酒,而原著中卻是宋江誘李逵喝下。
四十一、在《新水滸》中皇帝得知有人將毒酒送給宋江,立刻召人欲追回毒酒,而原著中并無此情節。
四十二、在《新水滸》中武松單臂擒方臘,而原著中擒方臘的是魯智深(《武松單臂擒方臘》是地方《水滸戲》的劇目之一)。
四十三、《新水滸》中魯智深的師傅即五臺山的智真長老身懷絕世武功,并教了魯智深一套杖法,還自稱有三個徒弟:林沖,盧俊義,史文恭。原著中智真長老只是禪師角色,魯智深是頭陀角色。
四十四、在《新水滸》中林沖被宋江阻止未能報仇,自覺無臉面,離開梁山,后在梁山大軍征方臘時被公孫勝勸回。原著中無此情節。
四十五、在《新水滸》中楊雄在沂水當官并參與追捕李逵,原著是在薊州并且沒有追捕李逵的情節。
四十六、在《新水滸》中《血濺鴛鴦樓》一段中,與武松相好的丫頭玉蘭是因為為武松說話被張都監命人關起來餓死,原著中為武松親手所殺。
四十七、《新水滸》采用武俠小說寫意手法讓西門慶成了武功不俗之人,武松在與之斗毆中身中一刀,最后艱難取勝。原著是武都頭輕松取勝,其實開藥店的自有其令人恐懼的手段,不必避諱。才更真實。
四十八、在《新水滸》中扈太公被祝家莊暗殺,而原著中扈太公一家被李逵殺掉。
四十九、在《新水滸》中宋江打高唐州時被高廉八卦陣圍困,原著是被高廉的妖法。
五十、在《新水滸》中石碣受天文和一百單八將排名都是吳用公孫勝安撫人心之策,是人為的,原著是天意。
五十一、在《新水滸》中有燕青贈張清紅袍最后將其逼上梁山的事,原著中沒有。
五十二、在《新水滸》中秦明、李忠被礌石砸死,石秀亂軍中陣亡,而原著中秦明是被方杰暗算,石秀、李忠被亂箭射死。
五十三、在《新水滸》中張順是在涌金門上被亂箭射死,原著中是在水里。
五十四、在《新水滸》中宋江用自愿喝毒酒向皇帝表忠心,原著中是陳橋驛滴淚斬小卒。
五十五、在新水滸中雷橫是個結巴,原著中未提及。
五十六、在新水滸中雷橫一個人就制服了劉唐,原著中雷朱二人是趁劉唐未醒直接將其抓住。
五十七、在新水滸中宋江將公孫勝的劍稱為松文古劍,原著中那把劍叫松文古定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