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三國時期最出名的一場戰役,非赤壁之戰莫屬。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黃河流域然而這樣一場幾近婦孺皆知的戰役卻存在著種種疑云。首先,地點問題。赤壁之戰中的赤壁究竟指何處,自古及今紛爭不斷,莫衷一是。一般統計,至少有七種爭論:蒲圻、黃州、鐘祥、武昌、漢陽、漢川、嘉魚等地。根據現代史學家考證,史學家普遍傾向于蒲圻,但迄今為止尚未定論。
其次,赤壁之戰是曹操與誰之間的戰爭?單是三國志中就有數種不同的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于是大疫,史士多死者,乃引軍還(曹操到達赤壁,與劉備交戰,戰局不利。這時,曹操的軍隊中發生了大規模的瘟疫,因此大量損失將士,于是就率軍返回荊州。);先主遣諸葛亮自結于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于先主并力,與曹公戰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并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先主派遣諸葛亮去和孫權聯絡結盟,孫權派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人,與先主會合,在赤壁與曹操大戰一場,大敗曹軍,燒毀曹軍戰船。先主與東吳軍隊水陸并進,一直追擊到南郡,彼時正流行瘟疫,曹軍死亡甚眾,曹操只好撤軍返還);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于赤壁,大敗曹公軍。公燒其船引退,士兵饑疫,死者大半。備,瑜等復追至南郡,曹公遂北還(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各自領兵一萬人,與劉備一起進軍,在赤壁與曹軍相遇,大敗曹操軍隊。曹操燒毀了未及撤退的船只,領兵撤退,士卒因饑餓瘟疫,死亡大半)。根據三國志的記載,雖然不能確定究竟哪個版本更為真實,但至少能推測以下幾點:第一,赤壁之戰曹操是發起方;第二,曹操軍隊曾發生過大規模瘟疫;第三,曹操損失慘重。至于究竟是曹操和劉備、孫權或是孫劉聯盟發起的戰爭,其實并非重中之重,真正重要的是赤壁之戰過后造成的影響。
最后,軍隊數量問題。三國志中從未直接說明曹軍隊規模,甚至有人根據史書推斷,赤壁之戰時曹軍只有五千人,但是根據當時人口、經濟等大概可以推斷曹操的軍隊大概是八萬到二十萬之間。
對于曹操的失敗原因,歷史學家們也是眾說紛紜,或許真如裴松之為賈詡傳作注時說的那樣:“赤壁之敗,蓋有運數。實由疾疫大興,以損凌厲之鋒;凱風自南,用成焚如之勢。天實為之,豈人事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