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后,藩鎮林立,各地軍閥或是父子相承,或由兵將擁立,拒聽中央朝廷的號令,割地自雄。他們時而互相征伐,時而與中央對抗,經常惹發戰爭。老百姓不堪戰爭重壓,社會生產受到極大破壞。到唐憲宗時,天下養兵達八十三萬人,其中大部分是藩鎮擴充的軍隊,每兩戶居民就要供養一個軍人,經濟生產的成果基本上為戰爭所消耗 。
在唐德宗時,藩鎮勢力發展到最盛。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發生了藩鎮聯合抗唐的叛亂,前后歷時達三年之久。有四鎮節度使稱王,兩鎮節度使稱帝。德宗還一度逃出長安至奉天(今陜西乾縣),備受圍困達數月之久,流亡十個月后才又回到長安。
在奉天之難中,唐順宗、唐憲宗父子也在其中備受驚嚇,這給唐憲宗很深刻的印象。繼位以后,他在眾宰相的大力支持下,堅決打擊藩鎮勢力,樹立中央政權的權威。他說:“朕所以惡衣菲食,屯聚貨財,就是為了平定四方。”雪祖宗之恥、掃平藩鎮,這成為唐憲宗在位十余年的主要奮斗目標。元和元年,劍南四川節度使劉闞叛亂,剛登上皇位的唐憲宗在宰相杜黃裳的籌劃和支持下,任用名將高崇文,毅然出兵平亂,一舉穩定西蜀。同年三月,夏綏節度使韓全義的外甥楊慧琳自命為節度使,趁機謀叛,憲宗也下令征討,一鼓而定。西蜀、夏綏既平,藩鎮恐懼,多求入朝,這鼓舞了憲宗削藩的勇氣。
元和二年九月,鎮海節度使、唐初名將李靖的后代李锜因不自安,亦求入朝,但他又拖延時間,進行投機,密謀叛亂。宰相武元衡對憲宗說:“陛下初即位,李锜求朝得朝,求止得止,可否由他定,這樣下去何以令四海!”唐憲宗又下令征討。由于朝廷聲威大漲,李锜內部發生分化,其部將生擒李锜執送長安受刑。
如此,憲宗即位僅兩年,就平定三起藩鎮叛亂。但憲宗并沒有驕傲起來,當百官向他拜賀時,他神情黯然地說:“朕之不德,致宇內藩鎮猖狂,朕深感慚愧,何賀之有!”當時,對朝廷威脅最大、實力也最雄厚的一些藩鎮還安然無恙。因此,憲宗感到削藩事業任重而道遠。此后八年,削藩的努力一直沒有停頓過。在削藩斗爭中,唐朝廷的策略也做了若干調整。
固治首先,致力于地方軍事將領任用方式的改革,以防止其權力膨脹。元和二年四月,唐憲宗以右金吾大將軍范希朝為朔方、靈、鹽節度使,任命朝廷宿衛之將為節度使的做法,就革除了任邊將為節度使的舊弊,擴大了朝廷對邊鎮的控制力度,預防尾大不掉的局面出現,對藩鎮割據勢力也起到了掣肘作用。同年十一月,平西川的有功之將高崇文不愿居功而鎮西川,請朝廷調動,唐憲宗即命宰相武元衡代領西川節度使,改高崇文為邠寧節度。這種改換鎮將防地的作法也是防患于未然的良策。此后,任用宿衛之將為邊鎮節度使和進行節度使防地的互調就成為一種制度而普遍運用。元和四年,唐憲宗還想利用成德節度使王上真去世以及其他某些節度使年邁有病的機會,想趁勢革除河北藩鎮代代相襲的弊病,但由于時機不成熟,群臣諫阻而作罷。
第二,對藩鎮進行分化瓦解,以不戰而達到削藩的目的。元和五年,義武節度使張茂昭不愿效仿河朔藩鎮世襲的惡習,主動請求舉族入朝。朝廷以左庶子任迪簡代之。張茂昭手下將校楊伯玉、張佐元不服,相繼作亂,均被將士所殺。唐憲宗命以綾絹十萬匹賞賜義武鎮諸將士,以表彰其忠義,安定人心,并改任張茂昭為河中等五州節度使以示獎勵和信任不疑,對其他藩鎮起到了感召作用。”
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八月,魏博節度使田季安死,其十一歲的兒子田懷諫立。不久發生兵變,魏博將士推舉田興為帥。田興請求歸附朝廷。李師道,吳少陽、王承宗等派使者游說,但田興不聽,堅決服從朝廷。割據五十年的魏博六州不戰而歸,使朝廷勢力嵌人河朔藩鎮之腹心,給這些藩鎮以震撼,連各藩鎮派來游說的使者們也說:“倔強拒命有什么好處呢?”
第三,對抗命頑固的藩鎮堅決討伐之。元和四年,成德鎮節度使王士真死后,其子王承宗繼立,憲宗削藩之心太切,想借此機會興師討伐,結果討伐失敗。唐憲宗吸取教訓,按兵養武,選練士馬,積聚財力,等待良機。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十月,吳元濟則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仗恃強將雄兵,四出攻掠,“屠舞陽,焚葉縣,攻魯山、襄城,關東震駭”,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初,吳元濟的勢力已經抵達東都洛陽之近畿。于是,唐憲宗又命宣武等十六道進軍討伐。但戰爭形勢對唐朝廷極為不利,嚴綬在進軍之中作戰不力,又不設備,結果在元和十年二月敗于磁丘,被迫后退五十里,入唐州守御。其余各軍只有李光顏屢有斬獲,先破淮西兵于臨穎,再破之于南頓。
朝廷對吳元濟的討伐,使河北割據軍非常恐慌,李師道、王承宗數次上表請朝廷赦免吳元濟,憲宗沒有理睬。于是,李師道派人放火燒掉了討伐軍的轉運軍需基地河陰轉運院,燒去錢帛三十余萬緡匹,谷三萬余斛。這一軍糧基地是唐朝廷接送江淮稅務的最大轉運站,此次被焚對朝廷打擊很大,朝內許多大臣請求罷兵。但唐憲宗并沒有被種種挫折所動搖,他派御史中丞、積極主戰的裴度去討伐軍行營撫慰將士,并察看用兵形勢。
裴度從前線返回后,用李光顏多次的局部勝利進行宣傳,認為淮西必定可取,唐憲宗大悅,堅定了平定淮西叛亂的決定,也稍穩定了朝廷的情緒。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