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里,寶黛釵三人的關(guān)系,一直是世人眼中最為關(guān)注的焦點。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
從第五回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所看到的《紅樓夢》十二曲:“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我們可以猜測出,賈寶玉最終娶的是薛寶釵,而林黛玉,已經(jīng)魂歸太虛了。
結(jié)局雖然已經(jīng)確定,但在這其中,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卻始終是一個未解之謎。尤其是,薛寶釵是如何成為賈寶玉的妻子的?更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今天便想通過個人的理解,來同大家聊一聊,薛寶釵是如何成為寶二奶奶的?
在談?wù)撨@個問題之前,先聲明一點,咋們討論的依據(jù)是前八十回,畢竟,后四十回,并非曹公所寫。
1、被眾人看好的“木石前盟”。
從林黛玉的母親去世后,六歲的林妹妹便被外祖母賈母接入了榮國府,同寶玉朝夕相處,情誼深厚。
只是,隨著薛寶釵的到來,隨著“金玉良緣”在賈府四處宣傳,寶黛二人也因此口角不斷。但無論是他們二人對彼此的情意,還是賈母對“二玉”的支持,都并未改變。
作為深得賈母喜歡的王熙鳳,便兩次公開打趣了寶黛二人。
第一次,《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中,因為寶玉的臉被 顯然,在王熙鳳心中,她最看好的,便是“木石前盟”。 而在這一次他們二人爭吵時,拿他們沒轍的賈母,更是說出了:不是冤家不聚頭的話。
我們再來看看興兒與尤二姐尤三姐的對話。
《紅樓夢》第六十六回,賈璉的小廝興兒為尤氏姐妹介紹了榮國府的情況。當他們談?wù)搶氂駮r,興兒便說了這樣一番話:
興兒笑道:“若論模樣兒、行事為人,倒是一對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將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
“二玉”的婚姻,因為有賈母的支持,而被賈府眾人看好。“木石前盟”的前景,在這個時期,是不錯的。
2、“木石前盟”的潛在隱患。
當然,若沒有發(fā)生突變之前,寶黛二人只怕真會如興兒所說,等再過幾年,老太太一開口,那是再無不準的。但事實并非如此,“木石前盟”,遇到了最大的變故,那就是元春晉封賢德妃。
賈元春,是賈寶玉的親姐姐,是王夫人與賈政所生。而隨著她突然晉封,她在賈府的威信,也瞬間達到了巔峰。
元春本身,又對母親王夫人非常孝順,當日未進宮時,便是出于對母親的分憂,而細心教導(dǎo)著弟弟寶玉,讓他認識了一千多字。進宮后,依然經(jīng)常讓人給父親帶話,好生教育寶玉。
因為受母親王夫人的影響,賈元春,在面對寶玉的婚姻時,選擇了“金玉良緣”。元春省親后不久,在端午節(jié)賜禮時,公然將寶玉、寶釵的禮物給成了一樣,而將黛玉與三春的給成一樣,這足以說明了,元春的態(tài)度。
端午節(jié)期間,元春還特意讓賈珍,帶著族中的男子,前往清虛觀打三天平安醮。但因為鳳姐想看戲,賈母又極力支持,最終,這一場原為元春打平安醮,徹底變成了榮國府女眷的集體出行,除了王夫人外,榮國府的女眷幾乎全部到場,熱鬧非凡。
但在清虛觀打醮中,作為榮國公的替身張道士,卻非常突兀地提到了寶玉的婚姻。
說畢,呵呵又一大笑道:“前日在一個人家看見一位小姐,今年十五歲了,生得倒也好個模樣兒。我想著哥兒也該尋親事了。若論這個小姐模樣兒,聰明智能,根基家當,倒也配得過。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樣,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請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張口。”
對于張道士提親,向來有多種說法,而最讓人接受的,莫過于這是元春與王夫人母女提前為“金玉良緣”攤牌的提前預(yù)示。
為何如此說?主要有三點。
(1)清虛觀打醮是賈元春發(fā)起的。
(2)一向緊隨賈母參加各種活動的王夫人,出人意料的沒有到場。
(3)張道士所提的女子,年齡十五歲,而賈母在不久前,剛好替薛寶釵過了十五歲的生日。
所以說,這一場鬧劇,被認為是王夫人與賈元春安排的,并非沒有道理。
只是,不管怎樣說,無論清虛觀打醮是否有陰謀,但賈母的態(tài)度,卻是非常明確的,而她的理由,也非常充分。
賈母道:“上會有個和尚說了,這孩子命里不該早娶,等再大一點兒再定罷。
賈寶玉的婚姻之所以要推遲,是因為他的哥哥賈珠,曾經(jīng)因為早婚而早亡。賈珠的去世,是榮國府主子們的忌諱,無論是賈政、賈母,還是王夫人。都是如此。比如趙姨娘為賈環(huán)討要彩霞,賈政就拒絕的說道,急什么,我已看好兩個女孩,再等兩年,一個給寶玉、一個給賈環(huán)。
而按賈府的規(guī)矩,小主子在將要成婚前,他的父母才會放兩個女孩放到他的房間,進行婚前教育。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作為賈寶玉的父親,在對待寶玉婚姻這件事中,同賈母是一致的。
賈母對張道士提親的拒絕,表明了她對元春端午節(jié)賜禮的態(tài)度。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并沒有徹底斷絕“金玉良緣”的希望。
只是有關(guān)賈寶玉婚姻的問題,再一次成為了遙遙無期。而此時的薛寶釵,年齡已經(jīng)到了十五歲的適婚年齡。她能等嗎?也許,拖延寶玉婚姻的時間,讓“金玉良緣”主動退出,是賈母當下最無奈的打算。
若賈母面對的是正常的女子,她的這招拖延癥,很大程度上會生效。但問題是,薛寶釵不是一般人,薛姨媽一家不是一般人,她們完全不顧寶釵的年齡,選擇了死纏爛打、死磕到底。
這樣一來,“木石前盟”所潛在的威脅,那源于宮中元春這位貴妃娘娘的表態(tài),依然存在著。
當然,除了元春對“木石前盟”的潛在威脅外,還有兩點。
(1)年老的賈母。
前面我們說過,賈母是“木石前盟”堅定的支持者。她看好“二玉”,也有心成全他們。但問題是,賈母年紀太大了,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紅樓夢》第五十七回中,紫鵑情試賈寶玉,她欺騙寶玉。林家的人馬上要來接林妹妹回蘇州了,早則年底,晚則來年春天。
賈寶玉一開始并不相信,但隨著紫鵑說的有理有據(jù),他也不得不相信了。而結(jié)果就是:寶玉得知林妹妹要離開,再一次陷入了瘋癲之中。
賈寶玉的突然發(fā)病,讓榮國府上下忙成一團。如賈母、王夫人見了,都痛哭流涕。只是,當紫鵑出現(xiàn)后,寶玉一見到他,瞬間恢復(fù)了神志。眾人通過詢問紫鵑,才明白寶玉發(fā)病的原因。
一開始對紫鵑恨之入骨的賈母,在得知真相后,也釋懷了。面對此時的寶玉,賈母說出了一番無奈而飽含深情的話。
正說著,人回:“林之孝家的、單大良家的都來瞧哥兒來了。”
賈母道:“難為他們想著,叫她們來瞧瞧。”
寶玉聽了一個“林”字,便滿床鬧起來說:“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們來了,快打出去罷!”
賈母聽了,也忙說:“打出去罷。”又忙安慰說:“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絕了,沒人來接她的,你只管放心罷!”
寶玉哭道:“憑他是誰,除了林妹妹,都不許姓林的!”
賈母道:“沒姓林的來,凡姓林的,我都打走了。”一面吩咐眾人:“以后別叫林之孝家的進園來,你們也別說'林’字。好孩子們,你們聽我這句話罷!”眾人忙答應(yīng),又不敢笑。
“林家的人死絕了”,賈母的話,多么的無情,小白第一次閱讀到此,非常不解。賈母不是一向極力呵護林妹妹嗎?但看了幾遍以后才發(fā)現(xiàn),賈母的話。
完全是為“二玉”著想。林家已經(jīng)無人,林妹妹還能去哪?尤其是她對眾人近乎懇求的姿態(tài),更讓心疼。
寶玉面對紫鵑所說的謊言,所決絕態(tài)度,無疑對支持“金玉良緣”的王夫人以及元春是一次警鐘。
寶玉已經(jīng)離不開黛玉了,你們難道真要眼睜睜地看著寶玉絕望而死嗎?
其實這一點,也是薛寶釵之所以成為寶釵續(xù)弦的原因之一。
我們回到賈母本身來看,當寶玉康復(fù)后,紫鵑再一次回到了林妹妹的身邊,這一天夜里,她同林妹妹,傾述了一番肺腑之言。
紫鵑笑道:“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為姑娘。替你愁了這幾年了,無父母無兄弟,誰是 紫鵑的擔憂,何其現(xiàn)實,如賈母這樣年老的人,誰知道哪一天便歸西了呢?而一旦賈母去世,寶黛二人又是怎樣的模樣呢? (2) 林黛玉的身體。 除了賈母年老這個隱患外,對于“木石前盟”而言,林妹妹的身體,也是潛在的威脅之一。 林黛玉天生體弱,從會吃飯開始,便藥不離身,在賈府這幾年的時間里,由于性格敏感,寄人籬下的處境,以及對她與寶玉未來的憂慮,她的病情,變得越來越嚴重。 薛寶琴來到賈府,深得賈母的疼愛。雖然林黛玉并沒有表露出她的嫉妒、憂慮,但多少,會影響她的情緒。 尤其是,她同寶玉所說的:近來我覺得眼淚比曾經(jīng)少了。更加顯示出了她病情的惡化。 晴雯被王夫人攆出賈府,沒多久去世了,賈寶玉為她寫下了長篇祭文《芙蓉女兒誄》,林黛玉正好聽見了寶玉所念的其中一部分。
隨后,她們二人,便圍繞祭文,探討了一番。而當寶玉最終說出: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時?
黛玉一臉狐疑的表情,似乎更注定了她們二人的結(jié)局。
3、為何說薛寶釵成為了寶玉的續(xù)弦?
曹公所創(chuàng)作的《紅樓夢》,最善于用詩詞、戲曲等提前預(yù)示眾人的結(jié)局。就如寶黛二人共同探討給晴雯所寫的祭文一樣。林黛玉最終因為薄命而無緣與寶玉修成正果。
對于這一點,原文有兩點,可以作為薛寶釵成為寶玉續(xù)弦的佐證。
(1)林妹妹所寫的《葬花吟》。
在《紅樓夢》中,林妹妹是一個才女,而《葬花吟》,更是她的巔峰之作,全詩哀婉而充滿悲情。但同時,這首詩,也預(yù)示了黛玉的結(jié)局。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fù)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在這里,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最值得我們注意。
“三月香巢已壘成”,是什么意思?作者在此,用的是擬人的手法,借用燕子做窩,預(yù)示著她與寶玉訂婚的事實。但最終,因為突然,而導(dǎo)致了訂婚成為了悲劇。
而這個突變是什么?在小白看來,應(yīng)該有兩個,其一是賈母的去世;其二是黛玉的去世,因為賈母的去世,黛玉在賈府的處境發(fā)生了急劇的變化,正如紫鵑所說,沒有了老太太,若姑娘這樣的,還不是任人欺負?也正如她在《葬花吟》中所說,她真正過上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而原本身體就羸弱的林妹妹,面對如此的生活,又能堅持多久呢?
她的去世,是注定的。
(2)藕官燒紙,是寶玉接受寶釵的提前預(yù)示。
在《紅樓夢》第五十八回中,特意描寫了一個插曲,那就是,給林黛玉的戲子藕官,在大觀園燒紙被夏婆子發(fā)現(xiàn)的事。
大觀園,是元春省親的皇家園林,屬于方寸之地。因此,如藕官在大觀園燒紙,是不符合規(guī)矩的。原本,夏婆子已經(jīng)向探春等人告了狀,但因為寶玉的維護,最終這件事不了知了。
同時,寶玉出于關(guān)心,也特意詢問了她燒紙的原因。藕官感激于他的維護,但又不好對他直說,所以離開時,她告訴寶玉,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得不續(xù),孤守一世,妨了大節(jié),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說可是又瘋又呆?說來可是可笑?”寶玉聽說了這篇呆話,獨合了他的呆性,不覺又是歡喜,又是悲嘆。
原來藕官之所以在大觀園燒紙,是她對前任葯官的念念不忘,但是,在這個“大道理”面前,她又選擇了接受新的蕊官。
而寶玉對她這番大道理的認可態(tài)度,似乎也預(yù)示了,在林黛玉死后,賈寶玉出于孝,而接受薛寶釵當續(xù)弦的事實。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