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相殘,百姓跟著遭殃,司馬家竊國后創造的晉朝為什么被說是歷史上最差的朝代?“人厭狗嫌”的司馬家又為什么那么拉胯呢?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夾在統一了北方這個古代政治經濟中心基礎的曹魏政權和荒淫無道、殘酷嗜殺的南北朝中間,晉朝是歷史上少有的大一統朝代,回望秦朝和隋朝,雖然歷時短暫,后人也會去肯定他們在某些方面的功績,贊揚他們其中的一些值得稱贊的行為。
不說對強漢盛唐的稱頌了,因為這兩朝幾乎代表了古代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單單論爭議頗多的明清,也有很多足以拿給人們驕傲的地方。
然而每每提起晉朝,大多數人都還是以“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差的朝代”“最令人討厭的朝代”相稱,這是為什么呢?
西晉確實是一個大一統的朝代,但他從公元265年司馬炎取代曹魏天子,到公元317年長安失守,只存在了短短52年,且存在期間由于統治者的治國不力,出現了為了奪取更多的政權,手足相殘時有發生的局面,最終導致了“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這樣的悲劇發生,而結果是苦了百姓,并沒有讓百姓們有一個安穩的環境來休養生息。
到了東晉王朝,則更是一片殘垣斷壁了,因為他只是一個偏安一隅的政權,北方正在被“五胡十六國”統治,東晉王朝只是被迫南遷乞求茍活罷了。
為什么人們不喜歡晉朝這個朝代?晉朝的江山究竟有多魔幻拉跨”又“扯淡”呢?
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的司馬懿才是晉朝江山真正的奠基人,司馬懿與武侯諸葛亮的故事,在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的傳播下,已經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家喻戶曉了。
曹魏政權的開創者曹操,效仿奸臣董卓,在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后統一了中國北方,其子曹丕接權后,逼迫漢獻帝禪位,魏國正式建立。
無獨有偶,曹魏的做法可能惹來了天怒人怨,司馬家族以同樣的手法,終結了曹魏家族的統治。司馬懿熬過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掌權人,在年幼的曹芳繼位后,趁其去祭祖之時發動政變,徹底掌控了魏國的軍政大權,徹底架空了曹魏皇室,這才有了孫子司馬炎的帝國。
司馬家族可以說是一開始就得過不正,這給后世做了很壞的榜樣。自從陳群開創了九品中正制,漢朝實行多年的選拔人才制度察舉制就退出了歷史舞臺,直到隋唐的科舉制才使階級不那么固化。
晉朝就是在九品中正制的基礎上,靠士族門閥鞏固的權力,這樣就容易造成世家大族權力過大的現象,因此產生了十幾年的“八王之亂”,然后又想靠少數民族政權來制衡,導致了“五胡亂華”的發生,對國家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到了東晉時期,世家大族已經幾乎不受限制,產生了“王與馬共天下”的現象,這種事貫穿了整個東西晉朝的歷史,君主集權和皇帝集權做不到很好的保障,就會導致國家的政局不穩、戰亂頻繁。
劉裕廢掉晉恭帝后,茍延殘喘的晉朝政權終于宣告滅亡,但中國又進入了南北朝對立的局面,國家得不到穩定、人民得不到安全,晉朝自然不被人們所喜愛,而晉朝的統治者自然是被罵得最兇的?
晉朝還有哪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為什么說晉朝的皇帝有很多傻子白癡?
關于晉朝的故事,還是有很多值得津津樂道的地方,但這些故事背后蘊含的意義,都是國家混亂、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的真相。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已經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話語,就在晉朝開國前夕,曹髦在位時,司馬昭的篡逆自立之心已經昭然若揭,而曹魏皇族對此也無可奈何。
晉朝還沒有開國,針對司馬家族的罵聲都已經屢見不鮮了,那么開國之后晉朝的威嚴又在哪呢?這豈不是給天下的臣子們做了一個很壞的榜樣嗎?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惹得朝堂大臣和看客閑人們啼笑皆非,這是晉惠帝說出的話,完全不像是出自一個皇帝之口,甚至都不像是一個智力正常的人的思考。
連年的戰亂和自然災害,百姓們沒有了糧食可吃,大臣們也對此無可奈何,晉惠帝卻好奇大家沒有糧食吃就不能吃肉嗎?這句話蘊含的本質是,晉惠帝不知民間疾苦,只活在自己衣食無憂的富貴生活之中。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千古流傳的詩句,既反映了唐朝的盛況,又批判了晉朝的腐朽。
東晉時期的政權,幾乎已經靠著九品中正制完全落入世家大族的手中,司馬皇族的廢立甚至是生死存亡,都需要看王氏、謝氏等幾大家族的臉色,以至于后世描寫晉朝的腐朽時,反面案例都需要從世家貴族中尋找。
看完了這些,你還覺得晉朝不差嗎?誠然,晉朝特別是西晉的大一統時期,中國的科技、文化、藝術等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人口規模比起漢末三國時期也有所增加,但其進步性比起其他任何一個大一統王朝而言,都是遠遠不及的。
美好的是“王謝堂前燕”,荒唐的是“尋常百姓家”,晉朝就是這樣一個貧富差距極大、國家政權沒有保障的時代。而給后世的統治者們做出的警醒,提醒他們要在意百姓們的感受,要加強中央集權,或許這就是晉朝最大的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