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賈府的冬日是什么樣的一幅景象?這是今天趣歷史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紅樓夢》琉璃世界白雪紅梅和蘆雪庵聯詩這兩回,一步一景,移步異景,處處都是好風景,處處都是好畫面。潤楊按照時間順序,給這些畫面大致分一下。
1.白雪斗篷群艷圖。
寶琴,邢岫煙,李紋,李綺一把子四顆水蔥來了以后,恰逢飄雪花。李紈召集詩社成員開會,研究起詩社的事情。
白色的雪花飛舞,大觀園里披上了淡淡的白紗。
黛玉換上掐金挖云紅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紅羽紗面白狐皮里的鶴氅,束一條青金閃綠雙環四合如意絳,頭上罩了雪帽。
姊妹們都穿著大紅猩猩氈與羽毛緞的斗篷;李紈穿一件青哆羅呢對襟褂子;薛寶釵穿一件蓮青斗紋錦上添花洋線番羓絲的鶴氅;史湘云穿一件貂鼠腦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發燒大褂子,頭上帶著一頂挖云鵝黃片金里、大紅猩猩氈昭君套,又圍著大貂鼠風領。邢岫煙仍是家常舊衣,并無避雪之衣。
除邢岫煙外,大家不是斗篷就是大衣。白雪之下,顯得格外醒目,這是一場斗篷的盛會。史湘云與黛玉的對話,姊妹們的笑聲,令畫面活了。
2.寶玉踏雪尋梅圖。
大家約好第二天到廬雪庵賞雪寫詩。早晨醒來,寶玉一睜眼就見外面明晃晃的,還以為雪停了,太陽出來了,無法賞雪了。
寶玉打開窗屜,從玻璃窗內往外一看,大雪下了一尺多厚,天上仍然搓綿扯絮一般下著大雪。
寶玉歡喜異常,盥漱已畢,就出門了。
四面的白茫茫的大雪,一個披著玉針蓑,戴著金藤笠,登著沙棠屐的身影,在厚厚的雪上踽踽而行,遠處的青松翠竹已經被白雪覆蓋。整個畫面透著一股古樸的、蒼涼的、國畫的味道。
蒼涼是暫時的,一股花香在冷冽的寒風中,撲鼻而來。未見花,先聞到花的味道。嗅覺,先于視覺。
(寶玉)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順著山腳,剛轉過去,已聞得一股寒香拂鼻。回頭一看,恰是妙玉門前,櫳翠庵中有十數株紅梅,如胭脂一般,映著雪色,分外顯得精神,好不有趣!
寶玉站在櫳翠庵前,細細的賞玩一回梅花,才往蘆雪庵走去。
3.廬雪庵掃雪圖
蘆雪庵蓋在傍山臨水河灘之上,一帶幾間茅檐土壁,槿籬竹牖,推窗便可垂釣,四面都是蘆葦掩覆,一條去徑,逶迤穿蘆度葦過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橋了。
寶玉來到蘆雪庵,見幾個丫鬟、婆子正在那里掃雪。這是北方下雪時,最常見的畫面——掃雪。然而作者信手寫來,竟然那么美,那么有詩意!
4.探春踏雪圖
寶玉從蘆雪庵回來,剛走到沁芳亭,看見了探春。畫面是這樣的:
寶玉站在沁芳亭上,四周是琉璃一樣的世界。
(探春)圍著大紅猩猩氈斗篷,戴著觀音兜,扶著個小丫頭,后面一個婦人打著青綢油傘。
這幅畫顏色鮮艷,紅與白的對比強烈。美人主子、丫頭、婦人三個人神態各異,呼之欲出。
5.寶玉訪妙玉乞紅梅圖。
寶玉訪妙玉乞紅梅的過程,書里沒有寫。不過可以從寶玉的詩里體現出來。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寶玉這是將去櫳翠庵,比喻為到蓬萊仙境。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
將妙玉比喻成嫦娥仙子,寶玉不討世外高人的瓶中仙露,只討妙玉的檻外梅花。
“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云來。
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清高的妙玉一定很滿意寶玉,“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所以挑選一枝好看的梅花,給了寶玉。
寶玉拿著梅花,回到了蘆雪庵,衣服上還沾染著佛院青苔的清香。
6.寶琴艷雪圖。
寶琴的雙艷圖,是畫家必畫的一幅紅樓夢圖。一提起寶琴,人們不由自主地想起《艷雪圖》。
四面粉裝銀砌,忽見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山坡上遙等,身后一個丫鬟,抱著一瓶紅梅。
賈母說這幅畫比仇十洲畫的艷雪圖還好。
一語未了,只見寶琴背后轉出一個披大紅猩氈的人來。賈母道:“那又是那個女孩兒?”眾人笑道:“我們都在這里,那是寶玉。”
寶玉突然出現在畫面里絲毫沒有破壞畫面的美感,反而給畫面增添了動態。仿佛告訴人們,這個畫面不是畫,而是真實的存在。
《紅樓夢》,琉璃世界白雪紅梅,和蘆雪庵爭聯即景詩這兩回,在電視劇里是一集。
作者用移動的鏡頭,借用古代園林造景、借景技法,一步一景,移步易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運用虛與實、疏與密、藏與露的各種造景理念,反應了大觀園里的冬天之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