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五為什么要上梁山原因揭秘
阮小五,是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之一,梁山大聚義之時排名第二十九。在上梁山之前,阮小二只是梁山泊旁石碣村的一個與自家兄弟以打漁為生的漁夫。由漁夫變成一個土匪,阮小二到底經歷了什么呢?
窮山惡水出刁民,越是貧窮的人,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約束就越小。當你連生存都不能保證的時候,為了活下去真的可以做出許多別人無法理解的事情。阮小五窮不窮?當然窮!本來就是戰亂的年代,朝政又腐敗不堪,階級斗爭嚴重,只靠打魚日子過的自然不會富庶。而看當初說阮小二的時候,穿著一身舊衣衫,赤著腳,就可以想見他們的貧窮了。所以貧窮,應該是阮小五會上梁山的一個原因。
阮小五最終上梁山成為一個土匪,其直接原因是因為在外面呆不下去了。為什么待不下了?當然是因為犯了事兒了!
“智取生辰綱”只《水滸傳》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故事情節。因為只通過這么一件事,晁蓋、吳用、公孫勝,包括阮氏三兄弟都上了梁山。
奸臣蔡京過壽,他的女婿梁中書為了討好自己的岳父,于是便四處搜刮了價值十萬貫的金銀財寶,號稱生辰綱。龐大的錢財全部都是貧苦百姓的血汗錢,是不義之財,所以包括晁蓋、公孫勝、劉唐等人在內的義士便想盜取生辰綱。
阮氏三兄弟都接受了晁蓋的邀請,與他們一同去盜取生辰綱,阮小五自然也在內。等青面獸楊志一行人將生辰綱押解至黃泥崗的時候,因為天熱和楊志的殘暴領導,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所以到了黃泥崗的時候,押解人員全都不愿再繼續前行,要求休息。
阮小五一行人逮住機會,扮作是賣棗的商人,后來在白日鼠白勝的幫助下,他們用蒙汗藥成功將楊志一行人迷倒,最后將生辰綱搶走了。
生辰綱劫取成功之后,阮小五就與自己的哥哥弟弟返回了石碣村。可惜的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他們一行人盜取生辰綱的消息最終還是被朝廷探查到。在晁蓋等一行人退避到石碣村的時候,官差將他們包圍,后來眾人合力擺脫了官差的圍捕,為了保命,最后選擇了到梁山落草為寇。
阮小五為什么叫短命二郎的原因是什么?
阮小五,梁山排名第二十九位,綽號“短命二郎”。他們三兄弟的綽號都比較奇怪,阮小二為“立地太歲”,阮小五“短命二郎”,阮小七“活閻羅”。對于他們為什么有這樣一個綽號,有人解釋說是三兄弟的綽號都含“兇星”,意指三人不是好相與之輩。
阮小五叫“短命二郎”。有人這樣解釋,“二郎”指的就是中國神榜中的二郎神,沒錯就是那位長了三只眼睛,然后還有一只叫“哮天犬”的狗的家伙。二郎神的本事大家都有一個了解,能與孫悟空不相上下的人物,掌管天兵天將,護衛天庭安全。“短命二郎”的“短命”不是說阮小五是短命之人,而是讓別人“短命”。
還有另一個解釋,是說“短命二郎”是李冰短命的兒子。
龔圣與《宋江三十六人贊》中:“灌口少年,短命何益?曷不監之,清源廟食。”“罐口”是指四川灌縣,上面這句話的典故出自《華陽春秋·伏虎傳》。
傳說李冰的二兒子叫“二郎”,早些年的時候就是一個十足的紈绔子弟,正事不干,只知道吃喝嫖賭。一次李冰讓他治理岷江,正趕上河水暴漲,堤壩出現了一個缺口。李冰見此,便命令二郎用自己的身體堵住缺口。二郎二話不說跳了進去,將洪水吸入自己身體之中。洪水退下,可二郎卻以身殉職。李冰說:“二郎宜其短命。”
后來當地人民為了紀念“二郎”舍己救人的精神,為其修建了神廟,將清源山改為“二郎山”,并說:“短命乎?永生乎!”意思是說他的生命雖然結束了,但他的靈魂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取這么一個綽號,是贊美阮小五,說他浪子回頭。
你認為哪種解釋最為合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