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民族五千多年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中,有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民族危機,我們都得以有驚無險地平安淌過,其中就有這么一段歷史,堪稱重大的民族危機,漢族在這一段歷史中差一點就被屠殺殆盡,整個民族陷入滅絕的危機邊緣,這就是歷史上記載的五胡亂華事件!
五胡亂華
中原地區的人口數量因為三國轉亂急劇下降,為了彌補人口不足,曹操讓散居在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遷移到中原地區,其中以匈奴、鮮卑、羯、羌、氐等少數民族為代表的“五胡”不斷入主中原,使得中原地區的民族構成在很大程度上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原有地區間的民族分布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胡人游牧部族
公元316年,西晉在經歷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后,國家實力日漸空虛,人民民不聊生,國之根本的軍事力量也不得不迅速衰退,最終被匈奴滅掉。在之后的百余年時間里,來自西域和北方地區的胡族游牧等在天下大亂之時趁機入侵中原地區,其在占領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最可惡的是其把中原地區的漢族女人蔑稱為“兩腳羊”,被搶走的女人晚上被奸淫之后充當軍糧,導致北方地區的漢族幾乎到滅絕的地步。
漢族女子
當然漢人也不是束手待斃,紛紛聯合起來修建城池工事對抗胡人蠻族。在公元350年的時候,從小被胡人撫養成人的冉閔,在陵水河畔將鮮卑族將近二十萬人擊敗,占領了其原來控制的大小城池二十余座,建立了冉魏政權并頒布了著名的“殺胡令”,其宣布六夷胡人有持兵屯器者的一律斬首為凈,于是出現大量胡人逃亡的現象。冉閔自己也親自率領漢人軍隊誅殺胡人,凡是胡人不論男女老少一律斬殺,在鄴城周圍被屠殺的胡人竟多達二十多萬。
冉魏政權并頒布“殺胡令”
公元352年,前燕將領慕容儁連續攻下幽、薊二州,被搶掠土地直達冀州。這個時候冉閔帶領一支騎兵隊伍去抵抗他,并在魏昌城同慕容儁相遇,被其14萬的鮮卑大軍包圍,兵敗不敵慘遭殺害。
在后來中原漢族大軍和冉閔大軍的威脅下,數百萬的胡人不得不離開中原地區。在回去的途中,胡人之間相互猜忌以至于相互殘殺,最后回到原籍的胡人幾乎寥寥無幾。這其中最為兇殘的羯族也受到了滅族的打擊,氐族和羌族也被殘殺得差不多了,少數幸運存活下來的人也被漢族同化融入。而其中最厲害的匈奴也被迫遠走歐洲地區,基本在中原地區看不到其存在。比較聰明的鮮卑族則學習漢文化,主動求和融入漢族!
冉魏皇帝——冉閔
至此,五胡亂華全劇終,因為歷史及民族團結的問題,這段歷史也是輕描淡寫一概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