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被劉邦評價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稱之“漢初三杰”,古代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為“兵仙”。
淮陰侯這一生中,做過很多正確的選擇,但也做過不少錯誤的選擇。
在他所做的那些錯誤選擇中,最錯的一個選擇,是他收留了一個不該收留的人,之后又殺掉了這個被收留的人。
這個人便是鐘離昩。
鐘離昩是項羽麾下得力干將,骨鯁之臣。
項羽兵敗垓下,楚軍全軍覆沒,鐘離昩卻神奇地逃了出來,逃亡楚地。
楚地曾是項羽的封地,項羽兵敗垓下,楚地易主,原是齊王的韓信被漢高祖劉邦改封到楚地,韓信成了楚地新的君主。
而韓信在項羽的軍中做過執撠郎中,據說當初做執撠郎中的時候,韓信就與鐘離昩交好,所以鐘離昩在劉邦的通緝中,逃到韓信的楚王府,韓信收留了鐘離昩。
鐘離昩在韓信的管轄的地面上憑空地消失了,劉邦自然知道,鐘離昩是被韓信保護起來了,于是劉邦就要求韓信把鐘離昩交出來,韓信覺得,把鐘離昩交出來,那不顯得我韓信不夠義氣?
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幾個月之后,有人舉報韓信謀反,大抵是因為韓信收留了鐘離昩,而鐘離昩不斷地鼓動韓信背叛劉邦吧。
劉邦之所以能登上皇位,就是因為劉邦把項羽給拉下了馬,所以劉邦對于韓信等諸侯王異常警覺,一旦韓信等人有了復制劉邦故事的心思,劉邦一定會用盡全力去搞韓信這些諸侯王。
于是,劉邦采納陳平的計策,假裝效仿古時帝王,到云夢澤狩獵并會見諸侯。
韓信作為楚王,自然是應該去朝見的,但韓信又害怕劉邦是來對付自己的,所以打算起兵謀反,但起兵謀反吧,韓信又覺得沒把我贏,如果劉邦不是來對付自己的,自己起兵了又沒贏,以后就遭殃了。
正在韓信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韓信的謀士給韓信出主意了。
韓信的謀士說,劉邦之前一直在通緝鐘離昩,劉邦恨死鐘離昩了,一定要除掉鐘離昩,不如直接把鐘離昩殺掉,把鐘離昩的人頭獻給劉邦,劉邦一高興,一定不會把你怎么樣的。
韓信覺得謀士說的有理,就去找鐘離昩商量。
鐘離昩氣得破口大罵,而后拔劍自刎,韓信捧著鐘離昩的人頭去見劉邦,劉邦便逮捕了韓信,韓信失去了楚王的王位,后被封為淮陰侯,韓信不滿自己只是個侯爵,暗中積蓄力量,準備謀反,然后在關中謀反,被呂后設計殺掉。
韓信錯就錯在收留鐘離昩,更錯的在于逼殺鐘離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