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左宗棠對慈禧提議要收復新疆,李鴻章:不要了!慈禧:只能給你500萬兩。還差2500萬兩怎么辦?左宗棠一拍大腿,有了!
左宗棠一身正氣,向慈溪提議要收復新疆。李鴻章在一旁極力反對:“新疆土地貧瘠,人煙稀少,沒必要收回,勞民傷財。”為啥這么說?因為李鴻章是海防派的代表人物,更看重權謀。
左宗棠聽聞大怒,斥責李鴻章:"166萬平方公里不要了,你真大方啊!"
左宗棠堅持收復新疆,因為他知道:如果沒有新疆作為屏護,西北很容易被敵人侵占,陜西甘肅等地勢必會受到影響,到時候國家領土就會被敵人一步一步蠶食,后果不堪設想。
這事直到光緒帝繼位后,60多歲的左宗棠依舊沒有放棄,他每日拖著病痛的身體進宮,連連上奏,請求收復新疆。為了能讓光緒帝同意,左宗棠為自己制定了一口黑漆棺,抬到了總督衙門,光緒這才同意。
當時宮里幾乎沒有人支持左宗棠,但慈禧卻很支持。只不過,軍費成了一大難題,她兩手一攤:"只能給500萬兩,多了沒有。"
西征兩年差不多需要1000萬兩,五年大約要3000萬兩,還差2500萬,怎么辦?此時,李鴻章從中使計,左宗棠實際只收到了軍費只有200萬兩。
收復新疆刻不容緩,沒錢,這仗怎么打?左宗棠冥思苦想,大腿一拍,心生一計:借錢!
左宗棠著手開始籌借軍費。他先向華商籌借了846萬兩,剩下的向外國借,并且專挑高息的借,他把籌錢之所選在了英國。
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當時英國對于侵占新疆沒有興趣,左宗棠想用英國來牽制阿古柏。
果然如他所料,英國把錢借出后,明白了如果大清倒臺,沒人還錢,權衡利弊后,英國開始放棄資助阿古柏,轉而資助清朝。
靠高息曲線籌錢,左宗棠真乃神人也!
錢有了,可是沒有兵。此次收復新疆,危險重重,沒人愿意去送命,而且李鴻章還從中作梗,將西北大將劉銘傳,宋慶兩位能帶兵出征的將軍調離清軍。
又一個難題擺在了左宗棠面前。思來想去,左宗棠決定自己組建大軍。
他找來了7萬多志同道合的人組成精兵,帶領這些精兵沒日沒夜操練。這些準備好之后,左宗棠發現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沒有解決——糧食。
沒有糧食怎么行?人不吃飯怎么能打好仗?現有的全部糧食只夠吃半年,為了籌夠糧食,左宗棠四處找人購買,好在最后糧食終于購足了。
準備就緒,左宗棠又犯了難,這么多糧食和餉銀怎么運到新疆?高額運費再次讓左宗棠犯愁了。突然,他腦海里閃現一人,胡雪巖!于是,在胡雪巖的幫助下,左宗棠又籌借高額運費。
準備完成,64歲的左宗棠親自披掛上陣,率領大軍如猛虎下山一般擊敗阿古柏,收復了新疆大部分地區。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左宗棠克服了一個有一個難題,當時左宗棠的心情肯定是既心酸又高興吧!
但是伊利被沙俄侵占還沒收復,如何收復再次成為一大難題,不能直接開打,只能談判。外交史臣在沙俄的手段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里瓦吉亞條約》。
左宗棠聽聞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呵斥道:"伊犁本來就是我國領土,他們無條件歸還才對,憑什么給他們土地和賠償。堅決不割地,不賠償!"
結果,再次談判沒成,左宗棠69歲抬棺出征,即使賠上自己的老命,也要把伊犁收回來。沙俄得知左宗棠帶領三路人馬直逼伊犁,害怕了,最后決定以談判解決。
進過左宗棠的努力,伊犁終于收了回來,只不過仍然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中俄伊犁條約》,還是割讓了7萬多平方公里,賠款500萬兩。
大清腐敗,但是左宗棠真的盡力了!西征之路千難萬險,沒有他的堅持與努力,新疆不會被收回。為了國土不被侵占,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世人頌揚!
左公千古,中華英雄!
作者:一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