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本是西陲的小國,在滅商后,為了緩和矛盾,更好的控制天下,周武王進行了分封,此后在西周三百年間還有過兩次大規模的分封,周朝建立初年的分封讓周朝徹底掌控天下,可到了末世之時,分封只是加速了周朝的衰敗與沒落。
武王滅商后,周朝控制的實際地盤只有周原舊地和商朝都城之間,其他廣大地區都屬于地方諸侯或者商朝的余部,周武王為了防范北逃的商朝王子祿父反撲,進行了第一次分封,
他將三弟姬鮮封于管,五弟姬度封于蔡,八弟姬處封于霍國,還將叔父封于虢國,又找到吳太伯和仲雍的后人封于虞國,這些宗室都是用來掌兵看護新占領的地區,
同時為了籠絡人心,周武王又尋找上古圣王之后,封黃帝之后與薊,炎帝之后與焦,帝堯之后與祝,帝舜之后與陳,大禹之后與杞,第一次分封的規模比較小,此后周武王身染重病,帶領周朝大軍退回岐豐之地后就暴病而亡,
在武王駕崩后,周王室內部爆發了一場內亂,管蔡霍三國起兵反對周公篡位,周公東征,平定了三監,又兵伐北殷,殺王子祿父,同時又對東夷諸國給予了強力一擊,也讓周朝拓地千里,為穩定東方開創的新局面,周公進行了二次分封,也是規模最宏大的一次分封,為了安撫四方,周公在東西南北中都進行了詳細的安排。
在中原腹地,為安撫和掌控商朝遺民,周公封帝辛的長兄微子啟與宋國,為防備宋國,又封弟弟姬封與康國,后改為衛國
在東夷要地山東半島上,封周武王的岳父姜子牙為齊侯,讓這位周朝第一猛將去壓制萊國,莒國等善戰的東夷諸國,
封自己的長子伯禽魯侯,魯國地處淮夷北方,是控制徐國等諸夷最重要的國家,還封六弟與曹國,曹國東連齊魯,南控江淮,在西周時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國家,只是曹國在春秋之世積弱不堪,所以很少被提起。
在南方封功臣南宮氏到曾國,為周王室守護南大門,周昭王南征敗歸后,曾國也隨之北遷。
在北方,召公曾率領周軍殲滅商朝王子祿父,又擊潰箕子部,箕子帶領商軍殘部北逃到遼東,為防止商人再度南下,封召公為匽侯,讓其長子克駐守,匽國也是周朝當時在北方唯一的重鎮,在秦始皇滅六國后,改匽國為燕國,
周公二次分封為周王室的強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周成王成年后仍然尊已經去世的周公最大的原因,此后周成王又封弟弟叔虞與唐,后改國名為晉,也讓周朝進一步加強了對北方的控制。
在周成王以后的二百多年時間中,周朝王室再也沒有大規模的分封,直到周宣王時期,西周王朝立國已經三百余年,王朝內部和外部的矛盾都很激烈,南方的楚國越來越強大,他們不停的蠶食周朝南方的領土,周宣王無力帶領大軍討伐楚國,為了防范楚國,周宣王又進行了第三次大規模的分封,
他將隨周昭王北遷的曾國改封到隨國,隨國也是漢江諸姬之首,同時就封的還有二十國,主要國家為黃國,勛國,英國,蔣國,唐國等,
可周宣王分封的國家太多,導致這些小國都國力弱小,只能任由楚國宰割,隨著宣王駕崩,周王室發生內亂,周幽王被殺后,平王東遷,周天子淪為傀儡,漢江諸姬也被楚國各個擊破,成為他們北上的墊腳石。
西周通過分封維持了三百年的統治,但其后人不知變通,王室東遷后,周天子管轄的范圍極具縮小,可仍然維系祖宗之法,分封一直持續到東周末期,末代周天子周赧王將最后的城池封給西周國,自己無尺寸之地居住,只能寄居西周國,也讓周王室成為了時代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