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七講 用人之策與政治斗爭的“悲喜劇”(5)
而唐代牛李黨爭導致的政局混亂和兩黨的最后兩敗俱傷,就是一種失敗的斗雞博弈。

   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李吉甫為相,主張以武力制裁藩鎮。次年,在科舉考試時,進士牛僧孺、李宗閔、皇甫湜等指出李吉甫此舉誤國。應該指出的是,牛 僧孺等人雖然都是讀書人,但是對國家大事和政治形勢的判斷卻一向都不那么準確。但是,讀書人有個特點,就是喜歡評論,而且喜歡妄加評論。一旦他們認準了一 個道理,就非要把不同意自己觀點的人都推倒,否則就覺得自己不受重視,被委屈了。

  李吉甫是一個吏治出身,很有才干的官員,他對政治情況的熟悉程度遠遠高過那些儒生。但是,考生們居然在考試之中對他橫加指責,而且是人身攻擊。李吉甫知情后向皇帝哭訴,其子李德裕對牛僧孺等也頗為不滿,牛、李開始結怨。

   后來,牛僧孺和李宗閔結成一黨,而李德裕和李紳、元稹等結黨,在朝中都形成了很大的勢力。牛黨主要領導人有牛僧孺、李宗閔、李逢吉等。李黨主要領導人有 李德裕、裴度、鄭覃、李紳等。李黨人以出身大家族的官僚為主,牛黨人則多為進士出身。當時兩黨所爭的只是宰相之位和在朝中的發言權,并沒有其他過激的行 為。

  唐代的黨爭(此指唐中葉以后的牛李黨爭)沒有受到宦官與外戚兩大政治集團的直接干預,然牛李兩黨之交攻,也曾借助于宦官勢力。如 大和三年,“時裴度薦李德裕,將大用。德裕自浙西入朝,為中人助宗閔者所阻,復出鎮。尋引牛僧孺同知政事,二人唱和,凡是德裕之黨皆逐之。”因此,它更多 的是士人官僚集團內部的爭斗。其實,牛李黨爭是士族官僚與庶族官僚之間的論爭。其論爭的焦點在于是以科舉取士還是以門蔭取士。以牛僧孺為代表的牛黨中人出 身寒微,而多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而以李德裕為代表的李黨中人則多通過門蔭跨入仕途,如李德裕“不喜科試”而憑門蔭入仕。

  穆宗時期,有一次科舉考試時,主考為牛黨中人,考試后有考生對結果不滿,穆宗決定復試,結果李黨中人充任考官,將考試結果完全改變,皇帝因此處置了牛黨的一些官員,引發了兩黨矛盾的公開化。

  平心而論,牛黨利祿心較重,不得志時盡力鉆營,得志時又要排除異己引進同類,在政治上難有建樹。李黨具有事功心,對內對外都有政績表現,但為求得建功立業的機會,又不得不以擊敗牛黨為先決條件,所以兩黨都難免意氣之爭。牛黨假公濟私,李黨也以牙還牙。

  李黨為主張強化中央的權力,對內部的藩鎮和國外的外患都主張用武,以求實現重振大唐權威的理想。牛黨為實現他們把持政權的追求,對內對外一概主張息兵和平。這種旨趣上的背離,加上他們之間的私怨,使兩黨處于水火不容的敵對狀態。

  按說,他們作為國家大臣,不應該以國家大事為兒戲,在重要問題出現時應該以大局為重。其實不然,兩黨往往是抓住重大問題攻擊對方的政治主張禍國殃民,將國家和人民丟開而在蕭墻之內大動干戈。

   穆宗時,因為宦官之間的內部斗爭,使牛黨得勢。李逢吉就請穆宗引牛僧孺為相,合謀傾軋,將李德裕貶為浙西觀察使。一時牛黨把持朝廷,李黨多被排斥于外。 翰林學士李紳被排擠,出任江西觀察使。裴度出任山南西道節度使。穆宗死后,太子湛即位,是為敬宗。敬宗即位后,覺得李黨成員比較有政治才干,便著意扶持李 黨,下詔封裴度為宰相,牛僧孺因為做宰相而無政績,被貶為武昌節度使,李逢吉出為山南東道節度使。

  敬宗在位僅二年,就為宦官所殺。文宗即位。文宗恭勤寬儉,卻優柔寡斷,遇事不能決斷。李德裕在浙西政績過人,文宗將他升為兵部侍郎。李宗閔得宦官之助做了宰相,又把李德裕貶出,推薦牛僧孺為相,二人合作,將李黨人員全部逐出朝廷。

   李德裕到成都后治理有方,南詔、吐蕃都向他表示臣服。文宗讓百官集議,大家多認為李德裕有功。在這樣的關頭,牛僧孺反倒表示唐與吐蕃正在和好,李德裕的 做法可能會激起吐蕃的不滿。文宗竟然聽信了牛僧孺的話,后來又后悔了。把牛僧孺貶為淮南節度使,任李德裕為宰相。李宗閔也被罷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李 黨復轉優勢。

  在關乎國家利益的問題上,牛黨居然還要借機攻擊李黨的作為,這種政治行為過于齷齪,雖然表面上是可以維護黨派的利益,但 是只要皇上有所察覺,就會給黨派帶來滅頂之災。這樣的時候,正是黨派的收關時節,只要稍微在黨派私利上退讓一些,不但可以贏得皇帝的青睞,而且還有機會化 解兩黨以前的冤仇,可是牛僧孺不但不這樣做,反而變本加厲,才會導致牛黨的集體被貶。文宗后來就是明白了事情的重要性,才遷怒于牛黨中人,把他們貶向外 地,這只不過是輕微的懲罰而已。

  但牛黨對李黨之攻擊并未停止,楊嗣復、李旺相繼為相,牛黨又轉盛。文宗時常感嘆說:“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

  文宗死后,武宗即位。武宗因為他繼承皇位曾經被牛黨阻撓,再次任李德裕為相。不久,又以李黨的李紳為相,牛黨的李宗閔、牛僧孺或貶或廢,李黨全勝。李德裕便追論牛黨與昭義交通養蘺成疸之罪,終于貶牛僧孺為循州長史,李宗閔長流封州。

  宣宗時,牛黨白敏中抓住機會,排擠李德裕,將他一貶再貶。而此時牛黨領袖牛僧孺也已經死去,牛李兩黨都失去了對中央政權的控制。牛黨、李黨終至兩敗俱傷。

   李黨重門第與牛黨重科舉之爭,實質上是魏晉以來門閥士族與寒門庶族在中晚唐所進行的最后一次交鋒。南北朝時期,門閥勢力占據主導地位,且絲毫不可動搖。 入唐,門閥士族雖日漸衰落,在唐初依然有相當的力量。唐太宗的《氏族志》,武則天的《姓氏志》,即為抬高庶族地主地位和貶低士族地主威望而作。

  門閥士族與寒門庶族自唐憲宗以后,經過前后四十余年的角逐,終于以代表門蔭勢力的李德裕失敗而告終。李德裕貶死崖州,即標志自東漢以來的門第勢力已基本上退出歷史的大舞臺。之后,門第勢力之余緒在唐昭宗朝又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牛李兩黨開始結怨起,前后歷經四十年。兩黨的人士,因精力多用于排擠異黨,對國家政治大事不能專力。在一個又一個國家危急的關頭,他們不但不化解宿怨齊 心合力共同出力,反而互相攻擊忙于內耗,使唐朝政權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他們自己也在無休無止的爭斗中同歸于盡,為后人所恥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九世紀唐朝“牛李黨爭”,分別指的是誰?影響多久?
唐紀六十一(一)-- 朋黨之爭  
這場科舉舞弊案,引發了四十年的朝堂爭斗,最終影響了大唐國運
中國通史 第四十六集 晚唐困局(2)
黨爭亡國,樂天與長達四十多年的牛李黨爭
二百八十九年的中原王朝,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緣何迅速沒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青县| 汉阴县| 林甸县| 霍林郭勒市| 徐闻县| 杭州市| 夏津县| 宜阳县| 稷山县| 南岸区| 微博| 河曲县| 白河县| 五华县| 南阳市| 钟祥市| 乡城县| 保靖县| 信丰县| 钟祥市| 舞阳县| 莱阳市| 布拖县| 祥云县| 潼南县| 舟山市| 龙山县| 德令哈市| 白河县| 都安| 图木舒克市| 绵阳市| 井冈山市| 无极县| 大兴区| 克东县| 彭阳县| 大洼县| 鄂州市| 伊宁市|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