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末年,戰敗后逃往朔方的犬戎(即獫狁)叛周,率兵南下,殺幽王于酈山。周平王懼狄戎,乃遷都洛邑。在此之前,義渠戎趁周室內亂,宣布脫離周王朝的統治,正式建立方國(都城在今寧縣城西北50里處的焦村鄉西溝村)。從此,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義渠國的名稱。那么義渠國簡介?義渠國是怎么滅亡的?下面就由歷史網小編來為大家解答解答。
義渠建國不久,隨即出兵并吞了彭盧戎(在今鎮原彭陽和慶陽彭原)、郁郅戎(在今慶陽、環縣、合水)、朐衍戎(在今鹽池)、鳥氏戎(在今涇川、靈臺),擴大了疆域。其國界西達西海固草原,東抵橋山,北控寧夏河套,南達涇水,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義渠戎經多年休兵養士,兵強馬壯,力量空前壯大。
西周以后,建國于渭水流域的秦國也悄然崛起,長期和鄰邦的戎、狄不斷發生戰爭。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救助和護駕有功,平王封他為諸侯,賜地岐山,并賦予征討西方戎、狄之全權。到了秦穆公時,任用百里奚等將相,打敗了晉國,被中原諸國一直視為戎、狄的秦國聲威大振。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又采用從戎人那里招來的大臣由余的計策,攻伐北地義渠,“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
公元前650年前,義渠在吞并了北地諸戎后,進一步向東向南發展,首先把斗爭的矛頭指向了秦國。公元前651年,義渠收留晉國人由余為使臣,派他出使秦國,以緩和兩國緊張關系。公元前352年,秦出兵伐魏,一舉攻占了魏西河郡和上郡,接著秦和義渠摩擦又起,秦國乘義渠國內亂,派兵攻打義渠,并平定義渠內亂,義渠便臣服于秦。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為國君,因年紀尚小,由母親宣太后攝政。她改變正面征討義渠戎國的策略,采用懷柔、拉攏、腐蝕的政策,以墮戎王之志。她書請義渠王于甘泉宮,讓其長期居住,并以優厚的生活款待他。
義渠國大敗后,也想與秦重修舊好,以休養生息,義渠王就利用昭王剛即位的機會,親自到秦國去朝拜。但義渠王一到咸陽,就被早已盤算好的宣太后久留于秦,并長期與其淫亂,并生有二子,使義渠王完全喪失了對秦國的警惕。
34年后(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于甘泉宮”,接著發兵滅了義渠,義渠國亡,領土并入秦國。義渠國滅亡后,義渠族也融入漢民族,逐漸漢化,成為華夏民族的一部分。
義渠國在秦國周邊處處騷擾,威脅著秦國的發展與安全,所以秦國想盡了一切辦法要拔除義渠這一根刺,最后義渠竟然是滅亡在一個女人身上,也是讓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