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只要適應它生長的環境,它都會生根開花結果。每當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時候,它不會偷閑,應時萌發,盡情生長,任人采用,不計得失,采了又發,常采不謝,年復一年,周而復始,默默地為人類作出無私的奉獻,生命不息,奉獻不止。茶的功用、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中華民族的平凡實在、和誠處事、重情好客、勤儉育德、尊老愛幼、奉獻至上,奮斗不息的民族精神。茶給人以聯想,給人以回味,給人以人生的啟迪,歷史上的著名茶人都講究茶葉本身的特性和茶葉內在的韻味,把深層的文化素質與人格熏陶作為修身之本。
長知識
【金駿眉】金駿眉是于清明前采摘,結合正山小種傳統工藝,由師傅全程手工制作。金駿眉口感集水、香、果、蜜、花、薯等綜合香型為一體,滋味鮮活甘爽,連泡18次,仍然飽滿甘甜,葉底舒展后,芽尖鮮活,秀挺亮麗,實屬可遇不可求之茶中珍品。
金駿眉是目前茶葉市場上高端的紅茶之一,駿眉是正山小種中的頂級茶類,是紅茶中的一種,金駿眉紅茶的制作只是沿襲了部分正山小種傳統的制作方法進行制作。
金駿眉的凋工藝在萎凋時,茶青和原本的鮮綠色轉為暗綠色即視為成熟。
金駿眉的發酵發酵是制茶的做主要環節,首先應根據天氣進行發酵,發酵不到位,就很容易產生苦澀感;再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發酵的時間,如果發酵時間過長,結果就跟平常的正山小種一樣,不會有它特有的蜜香。
金駿眉的烘干烘干在對于茶葉的制作是尤為重要的一部要適當的把握發酵時間跟溫度,不然就不會做出金駿眉的真正蜜糖香。
金駿眉不用松枝煙熏,除在萎調時有小部分受過熏。金駿眉的制作對茶青和工藝要求極高,產量有限,故極其貴重。
【紅茶香氣術語】1.鮮甜:鮮爽帶甜感。也適用于滋味。2.高甜:高而帶甜感。3.焦糖香:烘干充足或火功高致使香氣帶有飴糖甜香。4.甜和:香氣純和雖不高,但有甜感。5.高銳:香氣鮮銳,高而持久。6.果香:類似某種干鮮果香。如核桃香、蘋果香等。7.麥芽香:干燥得當,帶有麥芽糖香。
【什么是茶葉的回甘?】很多人對于什么是茶葉的回甘不是很清楚,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回甘即回味甜美,滋味由澀變甜。不管哪種茶,優質茶在飲后都會立刻喉頭泛甘、而后上升擴散到整個口腔,經久不退,這便是回甘。
碎碎念
一片茶葉從孕育到萌發,要經歷無數的風霜雪雨,陽光沐浴,才能生長成茶,還要歷盡摘、揉、焙、泡的煎熬。杯中茶葉,無聲舒展,淡然收尾,沉靜,清苦,那味蕾上的澀澀清香,是生命的滋味,亦是茶的原味
喝茶,不在于一個喝字,喝茶喝出的是滋味,就像是體味人間事物一樣,石頭會說話,樹木會說話,流水會說話,只不過人們聽不懂它們的語言。如果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那么山和水就蒼白無味了。比如普洱茶,可當景觀之,可當趣品之,可當物藏之,喜愛它的角度不同,收獲的情趣也不同。
一份感情,就如一味茶:第一泡茶,味淡,就如彼此接受對方,從生疏到熟悉,總要時間。第二泡茶,磨合基本完成,滋味逐漸滲出,潛藏的茶香也逐漸顯露。等到第三泡茶時,雖味已淡,茶香也不似以往濃烈,可淡淡的茶香已彌漫屋內,久而不散。
品茶,也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態度:同是一杯茶,失意人嘗苦澀、得意人飲甘甜、滄桑者覺回味;同是一杯茶,文人吟風月、哲人品人生、悟其道。做事功利性很強的人,不會真正懂得品茶的真諦,不會明白如何來"品"茶,僅僅只為解渴,全然感覺不了茶中深味。
有的茶喝到嘴里,有的茶喝到肚里,有的茶喝到骨子里。清中思靜寂,香中觀變化。品茶,對嘴而言難,對心而言易。其實哪里是在靜心品茶,分明是在反觀自身。人生百年好象茶煙起滅,有人留下一縷清香,有人隨風飄散。清幽如茶,轉眼即逝,何況繁似華花。
茶之閑語
品了多少年普洱茶
早在明清,云南人就看重普洱茶,思茅、版納等地在1930年代更有很多人以此謀生。
但出于戰亂、瘟疫和災害等原因,1940年代以后,一般人甚至食不果腹,根本沒有脂肪可降、沒有肥胖可減、沒有油膩可去,也就不再以此物為貴,以致后來的很多人都不知普洱茶為何物了。
2006年3月,友人到茶區采訪,某日下午去拜訪一位茶學專家,茶學專家談及當地某普洱茶專家在1999年前還不知道普洱茶的價值和文化。當晚,友人又去采訪此普洱茶專家,普洱茶專家說自己五歲起就隨祖父品普洱茶了。說品茶不說喝茶,然則這位普洱茶專家當時就已經很懂普洱茶了?友人因此當場掩口胡盧而笑。
普洱晚課
玩茶
老穆說:前人都認為春茶!幼嫩、水路細滑、清純淡香、甘于淡薄;秋茶!粗壯、口感豐富、滋味釅厚、湯稠濃烈、回甘生津、甘心情愿;還有夏暑茶!水滯不滑、俗香濃沉、甘苦與共;冬茶!水厚凝澀、斂香難溢、苦盡甘來。
海拔高的茶葉,氣清香輕、味純水嫩;海拔低的茶葉,氣濁香沉、味厚水滋;山區茶,氣清味純、色香深遠;平原茶,氣濁味厚、色香豐富,簡單一句:山清地秀足矣。
滌生說:我喝茶十分簡單。老茶醇化,舊茶滋厚,新茶鮮爽;青茶清新則可品、可飲、可藏、可賣了。
陳醫生說:旱季茶則苦盡甘來,雨季茶則甘苦與共;山高則氣爽清新,地低則味豐滋厚生;茶皆鮮爽!熟茶全醇滑,新茶要清鮮,舊茶要滋味,老茶醇厚;純干倉則鮮爽,干倉則滋厚,地倉則厚利,潮倉濃強,濕倉則雜豐,霉倉則濃濁。山高喬木之倉茶則清淡、味薄、氣弱。尤湯厚、水濁。低地灌木之倉茶,則滋厚、氣亂、走串、雜味叢生,湯濃、水混、厚利、沉淀物多。
滌生說:我們只知純干倉和干倉茶的特征就可以了,因為這是主流。茶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只知下關沱、勐海餅的特點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