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唐玄宗傳》(一到二)

墮落的下場

——唐玄宗傳

 

 

《墮落的下場》是《資治通鑒帝王史》帝王傳記系列中的唐玄宗傳。作者在《資治通鑒》原史的基礎上進行了再創作,真實地展現了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為了讓現代人讀懂《資治通鑒》中已經古化的文字,筆者將這些文字采取現代語言進行重組,減化重復的語意和內容,增加了現代小說的景物描寫、心理描寫和表情描寫,使讀者如同閱讀現代紀實小說。同時筆者對典籍中的一些謬誤作了糾正。比方說,歷史上沒有“函州”,《資治通鑒》武德二年七月出現了“函州”,其實就是當年治所設在今陜西省咸陽市彬縣的“豳州”。如此種種,筆者就不一一多舉。

筆者以普及、搶救淹沒的歷史文化角度,對許多歷史上的州、郡、縣地名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考證。比方說,歷史上的烏氏縣,根據《資治通鑒》史料推斷,治所大致在今甘肅省涇川縣以東與寧縣西南交匯地帶。2015年在網上搜索烏氏縣詞條提示:“烏氏縣治所尚無定論,大致在今寧夏固原市涇源縣東北”。這一提示與《資治通鑒》至德元年六月的記載:“太子至烏氏,彭原太守李遵出迎”的內容可以說是牛頭不對馬嘴。因為彭原郡治所在今甘肅省慶陽市南面寧縣,而寧夏固原市涇源縣位于寧縣西部,航空距離約一百五十公里,實際距離約二百多公里,這與李亨所走的線路大相徑庭,更不要說彭原郡太寧李遵出城迎接。當《墮落的下場》在網上發表后,網上詞條又修訂了二次,2017年3月5日,筆者搜索如下:

 

烏氏縣,古縣名。烏氏,古代中國西部民族之一。

戰國時期,烏氏屬秦之領地。《史記-匈奴列傳》引《括地志》說:“烏氏故城在涇州安定縣(即今固原城)東30里,周之故地,后入戎,秦惠王(前337-311年)取之,置烏氏縣也。”...是說,公元前337年,秦惠文王置烏氏縣,衙置設在今寧夏固原市以南,涇源縣城北胭脂川一帶。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后,力事發展生產,大興農牧業。烏氏地有一人名叫倮,以牧業發家,駿馬千匹,牛羊萬計,富甲天下。秦始皇大為贊賞,特封倮為王。一時這里牧業發展,名聞遐爾。東漢,改烏氏縣名為烏支。北魏末年,廢而又立。西魏,終廢。

這種詞條在網絡上變化累見不鮮。除此之外,筆者對一些當時的語言進行了現代詮譯,做到通俗易懂、幽默有趣。本書除了讓讀者能在兩種語言中感受歷史的進化、語言的變遷之外,還補充了《新唐書》《舊唐書》等典籍內容。如《資治通鑒》先天元年(712)七月,玄宗在平定姑媽太平公主之亂時,史料說“薛稷之子伯陽以尚主免死”。用現代語言來說:薛稷的兒子薛伯陽由于娶荊山公主(唐睿宗李旦第三女)才免于一死。那么荊山公主就是《新唐書·列傳第八》告訴我們的。這樣就便于讀者了解更多的歷史背景。

為了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糾正現代市場上小說、劇本對正史的肢解和戲說,本書保留了原史,讓讀者能正確判斷原史與詮釋中的謬誤,或能更多地解讀歷史內涵。如果讀者對古文不感興趣或沒有時間閱讀,可以只看詮釋內容。

《墮落的下場》按照《資治通鑒帝王史》的史料走向,從玄宗712年八月初三登基寫起,到756年七月十二日肅宗李亨在靈武(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靈武市。當年靈州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總部所在地)即位止,全書二十二萬字,書寫了這段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歷史。

玄宗的一生先勤奮、后墮落,先用姚崇、宋、張九齡、解琬、盧懷慎、張說、王、張守、王忠嗣等著名將相,把唐朝帶進了開元盛世;后用王毛仲、宇文融、王、李林甫、安祿山、楊國忠等奸佞小人,把唐朝帶到了黑暗的深淵。你說玄宗糊涂吧,他有過輝煌得讓人心醉而向往的開元盛世;你說他精明吧,他對李林甫、安祿山、楊國忠一些拙劣的營私舞弊渾然不知。特別是對安祿山講所謂的哥們義氣,讓人看了就覺得可恨。最后安祿山已經明確起兵,他不僅不相信,反而冤殺報信的人。在與安祿山的戰爭重要階段,他不僅不痛定思痛,反而輕信太監邊令誠冤殺名將高仙芝;長安處于危急時刻,玄宗為了迎合守長安東大門潼關的將領哥舒翰,明知戰將安思順不可能投靠安祿山,卻要錯殺安思順;在潼關死守的關鍵時刻,郭子儀、李光弼都在河北寫信阻止,希望不要讓守潼關的部隊出關反攻洛陽,他卻偏聽楊國忠一面之詞,逼迫哥舒翰出兵,結果一天損失近二十萬精兵,最后導致哥舒翰投敵,玄宗倉促出逃到馬嵬驛發生兵變……

人是會變的,特別是沒有意志的人,玄宗就是這種人。他在取得開元盛世輝煌成就面前,選擇了墮落。為了墮落,他在天寶三年(744)十二月曾對高力士說:“我想把政權交給李林甫,好有時間玩樂。”高力士知道這是亡國的昏君所為,想竭力反對,但又怕李林甫報復,最后選擇了沉默。導致李林甫、王鉷、安祿山、楊國忠這些奸佞小人當道,把唐朝帶到了黑暗的深淵。最后他與兒媳楊玉環私通,然后逼楊玉環當道士,由他從道觀中再娶。如果不是陳玄禮等人在馬嵬驛發動兵變殺了楊國忠、楊玉環等人,我看天理難容。好在歷史公正,以慘重的代價審判了玄宗墮落的靈魂!

 

 

 

                     艱難組閣

 

玄宗李隆基,是睿宗李旦的第三子。生于685年八月初五,卒于762年四月初五,享年七十七歲,在位四十三年零三百三十九天(即從712年八月初三至756年七月十二日。如果以756年八月十八日玄宗派韋見素、房與崔渙護送傳國玉璽前往靈武正式宣告傳位來算,在位就是四十四年零十五天)。廟號“玄宗”,謚“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因謚簡稱“唐明皇”。

712年八月初三,睿宗李旦讓位給兒子李隆基。

 

八月,庚子,玄宗即位,尊睿宗為太上皇。上皇自稱曰朕,命曰誥,五日一受朝于太極殿。皇帝自稱曰予,命曰制、敕,日受朝于武德殿。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決于上皇,馀皆決于皇帝。

壬寅,上大圣天后尊號曰圣帝天后。

甲辰,赦天下,改元。

乙巳,于漠州北置渤海軍,恒、定州境置恒陽軍,媯、蔚州境置懷柔軍,屯兵五萬。

丙午,立妃王氏為皇后,以后父仁皎為太仆卿。仁皎,下邽人也。戊申,立皇子許昌王嗣直為郯王,真定王嗣謙為郢王。

以劉幽求為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魏知古為侍中,崔湜為檢校中書令。

初,河內王琚預于王同皎之謀,亡命,傭書于江都。上之為太子也,琚還長安,選補諸暨主簿,過謝太子。琚至廷中,故徐行高視,宦者曰:“殿下在簾內。”琚曰:“何謂殿下?當今獨有太平公主耳!”太子遽召見,與語,琚曰:“韋庶人弒逆,人心不服,誅之易耳。太平公主,武后之子,兇猾無比,大臣多為之用,琚竊憂之。”太子引與同榻坐,泣曰:“主上同氣,唯有太平,言之恐傷主上之意,不言為患日深,為之奈何?”琚曰:“天子之孝,異于匹夫,當以安宗廟社稷為事。蓋主,漢昭帝之姊,自幼供養,有罪猶誅之。為天下者,豈顧小節!”太子悅曰:“君有何藝,可與寡人游?”琚曰:“能飛煉、詼嘲。”太子乃奏為詹事府司直,日與游處,累遷太子中舍人;及即位,以為中書侍郎(《資治通鑒》先天元年八月)

 

先天元年(712)八月初三,玄宗李隆基即位,將父皇李旦尊稱為太上皇。太上皇自稱“朕”,所發布的命令稱“誥”,太上皇李旦每五天到太極殿接見群臣一次;新皇帝李隆基自稱“予”,所發布的命令稱“制”或“敕”,李隆基每天都在武德殿接受群臣的朝見。在人事與政務上,凡是涉及到三品以上的官員任命或重大的刑獄,由太上皇李旦決定,其余政事由李隆基決定。

八月初七,玄宗大赦天下,改睿宗的“景云三年”為自己的“先天元年”。第二天,玄宗決定在漠州(治所在今河北滄州任丘市鄚州鎮)以北設置渤海軍,在恒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和定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定州市)設置恒陽軍,在媯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西南)和蔚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718年農歷二月二十三日移到今河北省蔚縣)設置五萬懷柔軍。

712年八月初九,玄宗下詔將妃子王氏(?-724,今甘肅省天水市人。玄宗當臨淄王時娶王氏為妃,在討伐韋后時,王氏在幕后立過功。由于王后無子,加上“符厭事件”被武惠妃陷害,玄宗將她廢為庶人。被廢三個月后王皇后去世,后宮的人對她思慕,導致玄宗感到后悔。唐代宗李豫即位后,恢復了王氏的皇后位,同時廢除武惠妃的封號)立為皇后;將皇后的父親王仁皎提拔為太仆卿(九卿之一,掌管皇帝的車馬和全國馬政)。

八月十一日,玄宗下詔,改封長子李嗣直(?—752,母劉華妃。景云元年,以皇孫的身份被封為許昌郡王。716年,遙領安西大都護兼安撫河東關內隴右諸藩大使,改封為慶王,改名李潭。727年,遙領涼州都督兼河西諸軍節度大使。733年,授太子太師。736年改名李琮,提拔擔任司徒)為郯王,改封次子真定王李嗣謙(706—737,母趙麗妃)為郢王。

隨后,李隆基任命劉幽求(655-715,今河北省武強縣人。進士出身,武周時期官至朝邑尉。710年輔佐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擁立睿宗封尚書右丞,徐國公。712年殺太平公主因事泄而被流放嶺南。713年七月,李隆基殺太平公主后召回)為國務院第一副總理(尚書右仆射)兼同中書門下三品,魏知古(647-715,今河北省深州市人。二十歲考中進士,歷任著作郎、鳳閣舍人、衛尉少卿,參與編修國史,又兼任檢校相王府司馬。705年,魏知古擔任吏部侍郎,進位銀青光祿大夫,因母喪離職,喪期后起用為晉州刺史。太平公主視為心腹。713年七月,因舉報太平公主于七月四日政變殺玄宗立功)為侍中,崔671-713,今河北省定州市人。進士及第,武則天時期參與編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兒,由考功員外郎累遷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選受賄被貶為江州司馬,不久又起復為尚書左丞。中宗駕崩后,崔依附韋皇后,改任吏部侍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在710年六月發動推翻韋氏集團的唐隆政變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所以升任)為檢校中書令。

為了便于讀者理解“同中書門下三品”筆者不得產介紹這一職位的起源。自從東漢和帝劉肇的皇后鄧綏在延平元年(106)四月十九日封哥哥鄧騭為儀同三司后,鄧騭的禮儀規格跟司徒、司空、司馬一樣。到了晉朝稱“開府儀同三司”,意思是單獨開設辦公機構,其禮儀如同三公。東漢第二次出現“儀同三司”是在安帝延光四年(125)三月,閻皇后任命哥哥閻顯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后來李傕、郭汜、樊稠有了開府儀同三司的提法,這些人都是暴發戶,在當時的情況下給予最尊貴的地位象征。南北朝后期,開府儀同三司的地位曾分上、中、下三等。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十七年(643)四月初十,他以“同中書門下三品”取代開府儀同三司。唐朝中早期,官員只有擔任過“同中書門下三品”的人,才有資格當宰相。649年六月初四,唐高宗李治最后授李世績“開府儀同三司”,以后“同中書門下三品”就逐漸取代了開府儀同三司。不過,唐玄宗為了改革武則天時代官職,臨時啟用過“開府儀同三司”。

再說侍中,侍中最早在漢武帝時代,霍光、金日磾等人都是十幾歲擔任侍中,只是負責在漢武帝身邊看看滴漏,倒倒茶水,到了漢昭帝時,侍中年齡更小,如金日磾的兩個兒子金賞、金建都擔任侍中,與八歲的漢昭帝年齡差不多,起床、睡覺都在一起。說明漢武帝與漢昭帝時的侍中只是玩伴,東漢的侍中開始掌權,到南北朝期,侍中的權力相當當今政治局常委。如南朝宋文帝劉義隆時,不是侍中不能擔任宰相,唐玄宗時代是群相制,侍中是專職首席宰相的代名詞。好多歷史的官職名稱盡管與現代的職權范圍不盡相同,但我們在靈活對比。

再說在玄宗任命的高官中,有一個人應該重點介紹——他就是王琚。707年王琚參與了王同皎等人謀殺武三思的計劃,事情泄露逃亡到了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以幫他人抄書為生。玄宗被立為太子以后,王琚回到了長安,被任命為諸暨縣(治所在今浙江省紹興諸暨市)縣委辦公室主任(主簿)。在上任前,他到東宮拜謝太子李隆基登殿時,故意走得很慢,視線抬得很高,宦官見他東張西望的樣子,提示說:“殿下就在簾子內。”王琚聽了,故意提高嗓音說:“什么殿下不殿下?當今只有一個太平公主!”李隆基聽到立即召見了他。在談話時,王琚將自己想說的話全部托出:“以前韋庶人(指高宗的韋皇后)弒帝為逆,人心不服,殺掉她是件容易的事。太平公主是武后的女兒,再加上她無比兇狠狡猾,大臣多數人秉承她的旨意辦事,我對此十分擔憂。”李隆基見王琚說到自己心里去了,連忙拉著他的手與自己同坐,流著眼淚對王琚道出自己的苦衷,說:“現在我父皇的六位兄弟姊妹中,活著的只有太平公主了,如果把這事稟告父皇,恐怕會讓他老人家傷心,如果不稟告,我又擔心公主所造成的危害會越來越嚴重,你說怎么辦呢?”王琚了解到了李隆基的苦衷后,剖析說:“天子所講的是孝道,與平民百姓不同,應當考慮的是宗廟社稷安危。昔日蓋主(?—前80,漢武帝女。因嫁蓋侯為妻,稱蓋主或鄂蓋主。全稱是鄂邑長公主)是漢昭帝的姐姐,把昭帝從小養大,有了罪也被殺掉。治理天下的人,怎么能顧及小節呢!”李隆基聽了王琚的剖析如釋重負,高興地說:“您有什么本事可以名正言順地和寡人在一起呢?”王琚見玄宗問自己的本事,這說明是自己留下的好時機,連忙吹噓說:“我既擅長煉丹,又能詼諧嘲謔。”李隆基知道王琚的本事之后,奏請父皇將王琚任命為詹事府司直,這樣就可以掩人耳目,每天能與李隆基交往,然后逐漸將王琚提拔為太子中舍人;等到李隆基即位之后,又任命王琚為中央辦公廳副廳長(中書侍郎)。

也就是說,玄宗在當太子時,就與姑媽太平公主有矛盾,現在雖然當了皇帝,但是太平公主仍然在控制皇權,所提拔的人大多是太平公主的人。面對這一局面,玄宗到了開元元年(713)七月初三,通過魏知古揭發:“太平公主在七月初四要殺皇帝。”就提前一天發動了鏟除太平公主的軍事行動。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賜死于家,公主諸子及黨與死者數十人。薛崇簡以數諫其母被撻,特免死,賜姓李,官爵如故。籍公主家,財貨山積,珍物侔于御府,廄牧羊馬、田園息錢,收之數年不盡。慧范家產亦數十萬緡。改新興王晉之姓曰厲(《資治通鑒》開元元年七月)

 

713年七月初三,太平公主見侄兒李隆基派兵抓捕了她的同黨她連忙逃入山寺,直到三天以后才出來,玄宗下詔讓她在家中自殺,她的兒子以及黨羽被處死的多達幾十人。薛崇簡因平時多次勸阻其母(太平公主)而受到太平公主的毒打,所以玄宗例外沒有殺他,并將薛崇簡賜姓為李,官職和爵位不變。隨后,玄宗下令將太平公主的所有財產沒收充公。在抄家時,發現公主家中的財物堆積如山,珍寶、器玩可以與皇家府庫媲美,廄中牧養的羊馬、田地、園林以及放貸利息,就是用幾年的時間,也沒法收完。其追隨者胡族僧人慧范,家產也多達幾十萬緡。玄宗還下令將追隨太平公主的新興王李晉(祖父李德良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叔。先天年間,李晉為殿中監,兼雍州長史,因威名晉封新興王)改姓為厲。

盡管玄宗滅了太平公主集團,其善后工作仍然復雜。

 

初,上謀誅竇懷貞等,召崔湜,將托以心腹。湜弟滌謂湜曰:“主上有問,勿有所隱。”湜不從。懷貞等既誅,湜與右丞盧藏用俱坐私侍太平公主,湜流竇州,藏用流瀧州。新興王晉臨刑嘆曰:“本為此謀者崔湜,今吾死湜生,不亦冤乎!”會有司鞫宮人元氏,元氏引湜同謀進毒,乃追賜死于荊州。薛稷之子伯陽以尚主免死,流嶺南,于道自殺。

初,太平公主與其黨謀廢立,竇懷貞、蕭至忠、岑羲、崔湜皆以為然,陸象先獨以為不可。公主曰:“廢長立少,已為不順;且又失德,若之何不去?”象先曰:“既以功立,當以罪廢。今實無罪,象先終不敢從。”公主怒而去。上既誅懷貞等,召象先謂曰:“歲寒知松柏,信哉!”時窮治公主枝黨,當坐者眾,象先密為申理,所全甚多;然未嘗自言,當時無知者。百官素為公主所善及惡之者,或黜或陟,終歲不盡。

丁卯,上御承天門樓,赦天下(《資治通鑒》先天元年七月)

己巳,賞功臣郭元振等官爵、第舍、金帛有差。以高力士為右監門將軍,知內侍省事。

初,太宗定制,內侍省不置三品官,黃衣廩食,守門傳命而已。天后雖女主,宦官亦不用事。中宗時,嬖幸猥多,宦官七品以上至千馀人,然衣緋者尚寡。上在籓邸,力士傾心奉之,及為太子,奏為內給事,至是以誅蕭、岑功賞之。是后宦官稍增至三千馀人,除三品將軍者浸多,衣緋、紫至千馀人,宦官之盛自此始。

壬申,遣益州長史畢構等六人宣撫十道。乙亥,以左丞張說為中書令。

庚辰,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陸象先罷為益州長史、劍南按察使(《資治通鑒》開元元年七月)

 

當初,玄宗在籌劃鏟除太平公主的得力干將竇懷貞(?-713。今陜西省興平縣人,高宗時的左相竇德玄之子。早年歷任清河縣令、越州都督、揚府長史,后升任御史大夫,因依附中宗韋皇后,娶韋后乳母為妻,被時人譏諷為國沖。韋后覆滅時,其殺妻請罪,被貶為濠州司馬,重新依附太平公主被召回朝拜相)等人時,曾召見崔,想將他作為心腹。崔的弟弟崔滌對他說:“無論皇帝問你什么,你都不能有所隱瞞。”言下之意是讓崔湜不要隱瞞他是太平公主的干將,可是崔沒有聽。竇懷貞等人被殺后,崔與尚書右丞盧藏用(唐代詩人,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少以文辭才學著稱,舉進士,與兄征明偕隱終南山。高宗后期征召為左拾遺,中宗李晃復出,擔任禮部侍郎,兼昭文館學士。以后依附太平公主)都因暗中投靠太平公主而定罪,崔被流放到竇州(治所在今廣東省茂名信宜市鎮隆鎮),盧藏用被流放到瀧州(治所在今廣東省云浮羅定市)。新興王李晉臨刑時嘆息說:“本來提出要太平公主政變的人是崔,現在我卻被處斬,而崔保住了性命,這不是天大的冤枉嗎!”正好有關部門審訊宮女元氏時,元氏供出崔與她同謀投毒殺害玄宗,玄宗于是重新下詔將崔賜死,在其流放路過荊州時執行了死刑。薛稷(649—713,唐代畫家,書法家。隋朝內史侍郎薛道衡曾孫)的兒子薛伯陽由于娶荊山公主(睿宗第三女)才免于一死,可是他卻在流放到嶺南的途中自殺。

再說太平公主與其黨羽在謀劃廢掉玄宗時,竇懷貞、蕭至忠、岑羲、崔等人都贊成,只有陸象先反對。太平公主堅持說:“太上皇廢長立少(指睿宗沒有立嫡長子李成器,而立庶子李隆基),已經不合理,再加上新皇帝失德,為什么不能將他廢掉呢!”陸象先見太平公主執意要廢除李隆基,堅定地說:“既然皇帝當初是因大功而被立為太子的,那么就只能以罪名將其廢黜。現在皇帝實際上沒有罪,所以我不敢茍同。”太平公主聽了氣呼呼地離去。等到玄宗殺了竇懷貞等人以后,在召見陸象先時,玄宗意味深長地說:“歲寒知松柏。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

此時,正值嚴懲太平公主黨羽的時候,應當入獄受罰的人非常多,陸象先悄悄地為一些人申明冤屈,很多人因此得以保全性命,但陸象先從不說這些事,當時也沒有人知道內情。朝廷百官中平時受到太平公主善待或者憎惡的人,此時有的被降職或貶黜,有的受到提拔重用,這項工作總共持續了一年之久,仍然沒有全部做完。

713年七月初六,玄宗來到承天門樓發布詔命,大赦天下。第二天,玄宗獎賞有功之臣郭元振等人,獎品是大小不等的官職、爵位以及數量不一的田宅、錢物,任命太監高力士(684—762,本名馮元一,祖籍今廣東省高州,曾祖馮盎是著名高涼太守馮寶與譙國夫人冼夫人之孫。祖父馮智玳、父親馮君衡,曾任潘州刺史。他幼年時入宮,由高延福收為養子,遂改名高力士,曾受到武則天的賞識)為右監門將軍,讓他負責內侍省(負責管理皇宮太監、后宮宮女,以及皇帝身邊的工作人員和宮廷內部事務的職能部門)的事務。

為了顯示高力士的地位,史料接著介紹說,在唐太宗時,曾定下制度,內侍省不設三品官員,內侍們無非是身著黃色朝服,領取皇家發放的糧食,做一些把守宮門、傳達詔命之類的事情。武則天雖是女皇帝,宦官也不掌管朝政。唐中宗李顯時期,因受寵愛的近臣很多,以至宦官級別到七品以上的多達一千余人,但是身著緋色朝服的宦官還不多見。玄宗擔任親王時,高力士就對玄宗全心全意,所以玄宗當了太子以后,就奏請父皇任命高力士為內給事。現在高力士鏟除太平公主的死黨蕭至忠、岑羲等人有功,玄宗又加封了高力士。從此宦官逐漸增加到三千多人,被任命為三品將軍的人也越來越多,穿紅、紫二色朝服的高官多達一千余人,宦官勢力從此膨脹起來。

也就是說,唐朝因有高力士這樣的宦官,導致玄宗朝有太監用事。其中邊令誠誣陷、殺掉高仙芝,可以說對平定安祿山叛亂起到了無法估量的損失。

七月十一日,玄宗派益州長史畢構等六人安撫全國十大軍區。

十四日,玄宗任命尚書左丞張說為中央辦公廳廳長(中書令)。

713年七月十九日,中央辦公廳副廳長(中書侍郎)兼宰相(同平章事)陸象先被貶為益州長史、劍南地區按察使。隨著八月的到來,玄宗做了如下事:

 

八月,癸巳,以封州流人劉幽求為左仆射、平章軍國大事。

丙辰,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楊我支來求昏;丁巳,許以蜀王女南和縣主妻之。

中宗之崩也,同中書門下三品李嶠密表韋后,請出相王諸子于外。上即位,于禁中得其表,以示侍臣。嶠時以特進致仕,或請誅之,張說曰:“嶠雖不識逆順,然為當時之謀則忠矣。”上然之(《資治通鑒》開元元年八月)

 

713年八月初二,玄宗任命被太平公主流放到封州(治所在今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江口鎮)的劉幽求為國務第二副總理(尚書左仆射),監督軍國大事。

八月二十五日,突厥可汗默啜派兒子楊我支前來求婚;第二天,唐玄宗答應將蜀王之女、南和縣主(封號)嫁給默啜。

再說中宗被韋后與情夫毒死之后,同中書門下三品李嶠秘密地向韋皇后上表,請求將相王李旦的兒子們外放出京。玄宗即位以后,在宮中發現了李嶠的奏表,并將它拿給侍臣傳看。李嶠當時已經以特進的身份退休,有人建議將李嶠處死,張說反對說:“李嶠雖然沒能分清善惡忠奸,但是他為當時的執政者出謀獻策卻也可以稱得上是竭忠盡智了。”唐玄宗認可了這一說法。

從以上的史料來看,玄宗在當皇帝后,由于太平公主大量用自己的人,讓玄宗有皇帝之名而無組閣之實,玄宗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不得不發動兵變,好讓自己真正能主宰歷史的潮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王琚諫李隆基(資治通鑒卷二一〇之十一)
太平公主16劍拔弩張
《隋唐系列》中睿相繼十六:唐睿宗傳位李隆基與王晙義保劉幽求
盛唐』李隆基在737年“一日殺三子”的起因是什么?[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為何一日之內連殺自己的三個兒子?
712年,八品小官王琚去給太子李隆基道謝 他剛走進院子就叉著腰大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山市| 抚宁县| 神农架林区| 大宁县| 梨树县| 工布江达县| 高唐县| 铁力市| 秦安县| 永春县| 乌兰县| 锡林郭勒盟| 德钦县| 旌德县| 浠水县| 阜新市| 仁寿县| 永登县| 大化| 建昌县| 安化县| 西昌市| 岗巴县| 苗栗市| 大化| 民乐县| 毕节市| 廉江市| 普格县| 商水县| 和平县| 宜春市| 洞头县| 集安市| 灵台县| 饶平县| 七台河市| 南康市| 静安区| 涞水县|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