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建安九年(204)八月奪取鄴城時,史料沒有記載一件重要的事。建安四年(199)袁熙出任幽州刺史時,留下妻子甄氏在鄴城照顧母親劉氏,曹操攻下鄴城后,甄氏被曹操的長子曹丕看中接納,生下魏明帝曹叡和女兒東鄉公主。
曹操占領了冀州首府鄴城和大部分郡縣,就把目光盯向了幽州遼東郡(治所在今遼寧省遼陽市)的公孫度。
曹操表公孫度為武威將軍,封永寧鄉侯。度曰:“我王遼東,何永寧也!”藏印綬于武庫。是歲,度卒,子康嗣位,以永寧鄉侯封其弟恭。操以牽招嘗為袁氏領烏桓,遣詣柳城,撫慰烏桓。值峭王嚴五千騎欲助袁譚,又,公孫康遣使韓忠假峭王單于印綬。峭王大會群長,忠亦在坐。峭王問招:“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為單于;今曹公復言當更白天子,假我真單于;遼東復持印綬來。如此,誰當為正?”招答曰:“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間違錯天子命,曹公代之,言當白天子,更假真單于,是也。遼東下郡,何得擅稱拜假也!”忠曰:“我遼東在滄海之東,擁兵百馀萬,又有扶馀、濊貊之用。當今之勢,強者為右,曹操何得獨為是也!”招呵忠曰:“曹公允恭明哲,翼戴天子,伐叛柔服,寧靜四海。汝君臣頑囂,今恃險遠,背違天命,欲擅拜假,侮弄神器;方當屠戮,何敢慢易咎毀大人!”便捉忠頭頓筑,拔刀欲斬之。峭王驚怖,徒跣抱招,以救請忠,左右失色。招乃還坐,為峭王等說成敗之效,禍福所歸;皆下席跪伏,敬受敕教,便辭遼東之使,罷所嚴騎(《資治通鑒》建安九年十月)。
曹操上表獻帝劉協,推薦遼東郡太守公孫度為武威將軍,封永寧鄉侯。可是公孫度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己這十多年開疆拓土,已經是實際上的遼東王,所以不屑一顧地說:“我已經是遼東王,何必當曹操的永寧鄉侯呢!”
公孫度說完,把曹操送來的印綬收藏到武器庫中。可是這一年公孫度就去世了,他兒子公孫康繼位。公孫康為了平衡兄弟之間的關系,就把永寧鄉侯的爵位封給弟弟公孫恭。
曹操因牽招曾經被袁紹委托安撫烏桓的事務,所以派他去幽州遼西郡(治所在今遼寧省錦州市義縣西)柳城縣(治所在今遼寧省朝陽市十二臺鄉袁臺子村)安撫烏桓部落。可是正趕上烏桓峭王準備派五千名騎兵去援救袁譚,牽招的到來讓烏桓峭王一時為難。
另外,公孫康也派使者韓忠給峭王送來單于印綬。峭王在兩難之際,召集各個部落酋長商議,公孫康派來的使者韓忠也在座。會議開始,峭王對曹操派來的使者牽招說:“昔日袁紹曾說奉天子之命委任我為單于;如今曹操又說要再度上奏天子委任我為真單于;遼東公孫康也派韓忠給我送來當單于的印章,如此復雜的授予,誰是正宗的呢?”
牽招見峭王一時迷惑,認真地解釋說:“昔日袁紹承襲漢制,在他承制時授了一些官爵。在此期間,他是在違抗天子的命令,現在曹操取代了他,曹公的言行都會奏明天子,這樣就可以說是重新更換你為真單于,這是真實的。再說遼東只不過是一個偏遠的下等小郡,何必擅自說我牽招是來為你拜假爵呢?”
牽招解釋之后,公孫康的使者韓忠也陳述說:“我遼東在滄海之東,擁有雄兵一百多萬,加上又有夫馀國(分北扶余,東扶余,卒本扶余【即高句麗。也就是今朝鮮半島】和南扶余【即百濟】。相對而言扶馀大致起源于吉林省、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加上遼寧省昌圖縣、吉林省洮南縣以北,直到吉林省雙城縣以南。今昌團縣扶余城就是扶余國首都)以及濊(huò)貊(mò。是中國東北的古老的民族,又稱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獻稱之為“白民”,“毫人”或“發人”)部落都聽命于我主。當今的形勢,是強者為王,曹操怎么能獨斷行事呢!”
韓忠的一番煽動,讓牽招非常氣憤,他大聲呵斥韓忠說:“曹公以誠信待人,恭謹明智,輔佐天子,安順討逆,平定了天下叛亂。你們遼東君臣頑劣不化,并且囂張跋扈。如今倚仗地形險要而又遠離中原,就想背叛朝廷擅自封爵,侮弄神器嗎?這種行為應該處以極刑,怎敢侮辱曹公這樣的大臣呢!”
牽招說著,上前按下韓忠的頭發,錘打的手像建筑砌墻的瓦刀往下砍,這樣他覺得還不解恨,接著抽出佩刀,想殺掉韓忠。峭王又驚又怕,光著腳跑上前抱住牽招,請牽招饒了韓忠。一時間峭王的左右都大驚失色。牽招這才回到座位,為峭王等人分析成敗禍福的后果,峭王等酋長聽了都離座向牽招跪拜,恭敬地接受了朝廷的命令。隨后,峭王等人把公孫康的使臣打發回去,解散了已經集結準備援助袁譚的騎兵。
由此可見,曹操派牽招出使遼西是用對了人,否則會帶來很多麻煩。
我們把目光投抽東南。
丹楊大都督媯覽、郡丞戴員殺太守孫翊。將軍孫河屯京城,馳赴宛陵,覽、員復殺之;遣人迎揚州刺史劉馥,令往歷陽,以丹楊應之。覽入居軍府中,欲逼取翊妻徐氏。徐氏紿之曰:“乞須晦日,設祭除服,然后聽命。”覽許之。徐氏潛使所親語翊親近舊將孫高、傅嬰等與共圖覽,高、嬰涕泣許諾,密呼翊時侍養者二十馀人與盟誓合謀。到晦日,設祭。徐氏哭泣盡哀,畢,乃除服,薰香沐浴,言笑歡悅。大小忄妻愴,怪其如此。覽密覘,無復疑意。徐氏呼高、嬰置戶內,使人召覽入。徐氏出戶拜覽,適得一拜,徐大呼:“二君可起!”高、嬰俱出,共殺覽,馀人即就外殺員。徐氏乃還縗纟至,奉覽、員首以祭翊墓,舉軍震駭。孫權聞亂,從椒丘還。至丹楊,悉族誅覽、員馀黨,擢高、嬰為牙門,其馀賞賜有差。
河子韶,年十七,收河馀眾屯京城。權引軍發吳,夜至京城下營,試攻驚之;兵皆乘城,傳檄備警,歡聲動地,頗射外人。權使曉諭,乃止。明日見韶,拜承列校尉,統河部曲(《資治通鑒》建安九年十月)。
丹陽郡大都督媯(gu)覽、郡丞戴員殺了太守孫翊(孫堅的三子,孫權的弟弟)。將軍孫河(孫堅的侄兒)屯兵京城(今江蘇省鎮江市的古稱),他聽到消息趕到丹陽郡首府宛陵縣(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城市),結果又被媯覽、戴員殺了。媯覽、戴員等人派使者去迎接朝廷任命的揚州刺史劉馥,讓他住在東漢中期揚州治所所在地歷陽縣(今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媯覽、戴員就以丹陽郡的領土歸順了朝廷。
媯覽遷到原先孫翊居住的府第中,打算強迫孫翊的妻子徐氏嫁給他。徐氏騙他說:“請您等到這個月底,我祭奠丈夫之后脫去喪服再完婚。”媯覽同意了。徐氏暗中派人與孫翊原來親近的部將孫高、傅嬰等人策劃,準備共同除掉媯覽、戴員。孫高、傅嬰流著淚許諾同意,他們秘密找來孫翊原先的侍衛二十多人,共同發誓作好安排。到月底,徐氏擺設香案,在祭奠亡夫時盡情痛哭。祭奠完畢,她脫下喪服,熏香洗澡,言談舉止十分歡悅。郡府上下的人心中都深為悲痛,都怪徐氏不該再嫁仇人。與此同時,媯覽派人秘密觀察徐氏,看到這一情景不再懷疑。徐氏把孫高、傅嬰安排在自己的房中,然后派人去請媯覽進來。隨后徐氏出門拜見媯覽,拜了一拜徐氏就大叫:“兩位將軍,可以動手了!”
隨著徐氏的高喊,孫高、傅嬰一躍上前殺了媯覽,其余的人立即在外面殺了戴員。徐氏連忙又換上喪服,用媯覽、戴員的人頭祭奠孫翊。如此戲劇一幕,讓全軍將士無不震驚。
孫權聽到消息,立即從椒丘城反回,當他到達丹陽郡時,就把媯覽、戴員的余黨以及他們的全家老少、親屬統統殺光。并提撥孫高、傅嬰為牙門將(負責保衛孫權安全的將領),其他有功人員也都受到了不同的獎賞。
孫河的兒子孫韶年僅十七歲,收集孫河的余部仍然屯兵京城。孫權從丹陽郡率部去吳郡,晚上到達京城城下安營。孫權為了考察孫韶的指揮能力,假裝攻城嚇他。孫韶的軍隊全都登城防守,傳遞號令,戒備森嚴,呼聲驚天動地,箭矢紛紛向外射出。孫權見此,連忙派人說明情況,城上才停止射擊。第二天,孫權接見孫韶,任命他為承烈校尉,統率孫河原來的部隊。
從以上史料來看,孫韶得到了父親的繼承權。到了第二年(205)春天,曹操攻下了袁譚的避難所的在地勃海郡南皮縣。
春,正月,曹操攻南皮,袁譚出戰,士卒多死。操欲緩之,議郎曹純曰:“今縣師深入,難以持久,若進不能克,退必喪威。”乃自執桴鼓以率攻者,遂克之。譚出走,追斬之。
李孚自稱冀州主簿,求見操曰:“今城中弱強相陵,人心擾亂,以為宜令新降為內所識信者宣傳明教。”操即使孚往入城,告諭吏民,使各安故業,不得相侵,城中乃安。操于是斬郭圖等及其妻子。
袁譚使王修運糧于樂安,聞譚急,將所領兵往赴之,至高密,聞譚死,下馬號哭曰:“無君焉歸!”遂諧曹操,乞收葬譚尸,操許之,復使修還樂安,督軍糧。譚所部諸城皆服,唯樂安太守管統不下。操命修取統首,修以統亡國忠臣,解其縛,使詣操,操悅而赦之,辟修為司空掾(《資治通鑒》建安十年正月)。
建安十年(205 )正月,曹操進攻勃海郡治所所在地南皮縣城,袁譚率部出戰,傷亡慘重。曹操準備稍微減緩攻勢,議郎曹純(?—210,字子和。曹操的堂弟,曹仁的弟弟)反對說:“眼前我軍主力部隊已經深入,但是難以持久,如果不能攻取敵城,后退就會大損軍威。”曹操親自擂響戰鼓,命令部下猛攻,這樣很快攻占了南皮縣。袁譚嚇得出逃,被曹軍追上殺了。
隨著南皮城被攻破,袁尚原來的辦公室主任(主簿)李孚,這時也不隱瞞自己的身份,主動說自己是冀州主簿,要求見到曹操。當他見到曹操時,建議說:“現在南皮城中秩序混亂,百姓不分強弱都在相互攻打,導致人心惶惶。鑒于這一混亂的局面,我認為應當派遣剛剛歸降、又是城內軍民所認識、并且有威信的人去,傳達您戰后安民的命令。”
曹操采納了李孚的建議,就立即派李孚入城,勸告官民各安舊業,不得互相侵犯,城中才安定下來。曹操接著殺了袁譚的謀士郭圖等人,以及他們的妻兒。
再說袁譚戰前派王修到樂安郡去運糧草,王修聽說袁譚情況危急,趕快率部前來援救,當這批援軍到高密縣(治所在今山東省濰坊高密市。這一史料地理方位有問題。樂安郡治所在今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高苑鎮西北,三國魏移到今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王修到南皮縣援救袁譚,怎么到高密縣去了?高密縣位于今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東南,航空距離約一百八十公里,南皮縣位于今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西北,航空距離約一百公里,這豈不是南轅北轍嗎?《三國志》沒的記載)時,聽到了袁譚的死訊,連忙下馬哭泣說:“君主已經死了,回去還有什么用!”
王修痛哭之后,就去拜見曹操,請求讓他收葬袁譚的尸體。曹操見王修是一個忠臣,就滿口答應。事后,曹操仍然派王修到樂安郡去督運糧草。這時,袁譚所管轄的青州各個城池都已經歸順了曹操,只有樂安郡太守管統沒有投降。曹操命令王修去取下管統的頭顱。而王修認為管統是忠臣,士兵捉住管統他卻為管統解開繩索,讓管統去拜見曹操。曹操非常高興,赦免了管統,曹操并聘請王修為司空府里的副官(掾)。
隨著袁譚的死,冀州完全屬于曹操的統治區,為此,曹操的謀士郭嘉獻了一計。
郭嘉說操多辟青、冀、幽、并名士以為掾屬,使人心歸附,操從之。官渡之戰,袁紹使陳琳為檄書,數操罪惡,連及家世,極其丑詆。及袁氏敗,琳歸操,操曰:“卿昔為本初移書,但可罪狀孤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謝罪,操釋之,使與陳留阮瑀俱管記室。先是漁陽王松據涿郡,郡人劉放說松以地歸操,操辟放參司空軍事。
袁熙為其將焦觸、張南所攻,與尚俱奔遼西烏桓。觸自號幽州刺史,驅率諸郡太守令長,背袁向曹,陳兵數萬,殺白馬而盟,令曰:“敢違者斬!”眾莫敢仰視,各以次歃。別駕代郡韓珩曰:“吾受袁公父子厚恩,今其破亡,智不能救,勇不能死,于義闕矣。若乃北面曹氏,所不能為也。”一坐為珩失色。觸曰:“夫舉大事,當立大義,事之濟否,不待一人,可卒珩志,以厲事君。”乃舍之。觸等遂降曹操,皆封為列侯(《資治通鑒》建安十年正月)。
郭嘉勸曹操多聘請一些袁氏統治過的青、冀、幽、并四州的名士出來當官,使這些地區的人心歸附,曹操采納了郭嘉的意見。比方說,官渡之戰以前,袁紹命令陳琳撰寫過討伐曹操的檄文,陳琳歷數曹操的罪惡,侮辱攻擊曹家的祖先,極盡丑化詆毀之能事。等到袁紹失敗后,陳琳投降曹操,曹操對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文,只應該攻擊我本人,為什么要侮辱我的父親和祖父呢?”陳琳謝罪,曹操就赦免了他,并派陳琳與陳留郡人阮瑀一起,當了記室(負責掌管奏章、起草檄文等事務)。
除此之外,以前漁陽郡人王松占領幽州涿郡時,涿郡人劉放勸王松以涿郡歸降曹操,劉放因這一功勞,曹操聘請他當了司空府里軍事參謀。
在今北京市。幽州牧袁熙受到自己的大將焦觸、張南的進攻,他只好與三弟袁尚一起投奔幽州所轄的遼西郡烏桓部落。袁熙兄弟一走,焦觸自稱幽州刺史,脅迫所屬各個郡縣的長官叛袁順曹。然后,焦觸等人集結幾萬兵馬,像當年劉邦一樣,殺白馬歃血為盟,事先警告大家說:“有誰敢違抗歸順曹操的命令,就一律斬首!”大家在焦觸的威逼下不敢抬頭,各自按順序歃血發誓。就在這時,袁熙的別駕韓珩(héng)抗議說:“我受袁氏父子的厚恩,如今袁氏已經滅亡,我們的智謀不能拯救,又沒有勇氣去死節,這種君臣大義已經缺失,如果再去歸順曹操,就更為失節,我不能做這樣的事!”
韓珩說完,讓在場的人都被嚇得變了臉色,生怕焦觸立刻殺掉韓珩。可是焦觸這時很清醒,他不斷沒有殺韓珩,反而大度地說:“舉行大事的人應該首先立大義,再說大事的成敗并不在乎一個人,我們可以成全韓珩的意愿,以勉勵忠臣。”
焦觸說這番話時十分慷慨,因為他知道應該收買人心。于是,他宣布由韓珩選擇離去。隨后焦觸等人率部歸降了曹操,曹操把這批歸順的將領都封為列侯。
曹操得到幽州城沒有費力,而幽州全境并非全部在他手里。隨著幽州焦觸的投降,一直處于政治漩渦中的原黃巾起義出身的首領張燕,知道政治風暴的動向,馬上順勢投降了曹操。
夏,四月,黑山賊帥張燕率其眾十馀萬降,封安國亭侯。
故安趙犢、霍奴等殺幽州刺史及涿郡太守,三郡烏桓攻鮮于輔于獷平。秋,八月,操討犢等,斬之;乃渡潞水救獷平,烏桓走出塞(《資治通鑒》建安十年八月)。
冬,十月,高幹聞操討烏桓,復以并州叛,執上黨太守,舉兵守壺關口。操遣其將樂進、李典擊之。河內張晟,眾萬馀人,寇崤、澠間,弘農張琰起兵以應之(《資治通鑒》建安十年十月)。
公元205年四月,黑山軍首領張燕率領十多萬人投降了曹操,曹操封他為安國亭侯。
接著故安縣人趙犢、霍奴等人殺了剛剛上任的幽州刺史焦觸和涿郡太守王松。隨著焦觸、王松的死,讓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的烏桓人立即進攻偏向朝廷的勢力鮮于輔所占領的漁陽郡獷平縣(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水庫東北石匣村)。八月,曹操的大軍討伐、并殺了趙犢等人。于是,曹軍又渡過潞水去援救鮮于輔的獷平城,結果烏桓軍退到塞外。
也就是說,隨著曹操的北伐,幾乎兼并了幽州全境。到了同年十月,袁紹的外甥高干,他聽說曹操北伐烏桓,又以并州全境背叛了曹操,高干逮捕了并州所轄的上黨郡太守,又派兵拒守黃河上的壺關口(位于今山西省長治市老頂山鎮壺口村),準備阻止曹操進入并州。為此,曹操派部將樂進、李典反擊。另外,河內郡人張晟聚集一萬多人在崤山、澠池縣之間搶掠,弘農郡人張琰也起兵響應,這讓曹操一時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
綜上所述,隨著曹操的統一大業戰爭向前邁進,在擴張兼并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不服的人,這就給曹操一種陣痛,那么他又是怎樣平定叛亂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