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曹丕在譙縣顯擺了魏王的威風之后,任命丞相府管教育的負責人(祭酒)賈逵為豫州(治所在今安徽省亳州市)刺史。
中間內容發不上。
孫權219年冬,把都城從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遷到今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以上是今天公安縣風光。
春,正月,以議郎孔羨為宗圣侯,奉孔子祀。三月,加遼東太守公孫恭車騎將軍。初復五銖錢。
蜀中傳言漢帝已遇害,于是漢中王發喪制服,謚曰孝愍皇帝。群下競言符瑞,勸漢中王稱尊號。前部司馬費詩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羈旅萬里,糾合士眾,將以討賊。今大敵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與楚約,先破秦者王之。及屠咸陽,獲子嬰,猶懷推讓。況今殿下未出門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誠不為殿下取也。”王不悅,左遷詩為部永昌從事。夏,四月,丙午,漢中王即皇帝位于武擔之南,大赦,改元章武。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
臣光曰:天生烝民,其勢不能自治,必相與戴君以治之。茍能禁暴除害以保全其生,賞善罰惡使不至于亂,斯可謂之君矣。是以三代之前,海內諸侯,何啻萬國,有民人、社稷者,通謂之君。合萬國而君之,立法度,班號令,而天下莫敢違者,乃謂之王。王德既衰,強大之國能帥諸侯以尊天子者,則謂之霸。故自古天下無道,諸侯力爭,或曠世無王者,固亦多矣。秦焚書坑儒,漢興,學者始推五德生、勝,以秦為閏位,在木火之間,霸而不王,于是正閏之論興矣。及漢室顛覆,三國鼎跱。晉氏失馭,五胡云擾。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國史,互相排黜,南謂北為索虜,北謂南為島夷。硃氏代唐,四方幅裂,硃邪入汴,比之窮、新,運歷年紀,皆棄而不數,此皆私己之偏辭,非大公之通論也。
臣愚誠不足以識前代之正閏,竊以為茍不能使九州合為一統,皆有天子之名,而無其實者也。雖華夷仁暴,大小強弱,或時不同,要皆與古之列國無異,豈得獨尊獎一國謂之正統,而其馀皆為僭偽哉!若以自上相授受者為正邪,則陳氏何所授?拓跋氏何所受?若以居中夏者為正邪,則劉、石、慕容、苻、姚、赫連所得之土,皆五帝、三王之舊都也。若有以道德者為正邪,則蕞爾之國,必有令主,三代之季,豈無僻王!是以正閏之論,自古及今,未有能通其義,確然使人不可移奪者也。臣今所述,止欲敘國家之興衰,著生民之休戚,使觀者自擇其善惡得失,以為勸戒,非若《春秋》立褒貶之法,拔亂世反諸正也。正閏之際,非所敢知,但據其功業之實而言之。周、秦、漢、晉、隋、唐,皆嘗混壹九州,傳祚于后,子孫雖微弱播遷,猶承祖宗之業,有紹復之望,四方與之爭衡者,皆其故臣也,故全用天子之制以臨之。其馀地丑德齊,莫能相壹,名號不異,本非君臣者,皆以列國之制處之,彼此鈞敵,無所抑揚,庶幾不誣事實,近于至公。然天下離析之際,不可無歲、時、月、日以識事之先后。據漢傳于魏而晉受之,晉傳于宋以至于陳而隋取之,唐傳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魏、宋、齊、梁、陳、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年號,以紀諸國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閏之辨也。昭烈之漢,雖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屬疏遠,不能紀其世數名位,亦猶宋高祖稱楚元王后,南唐烈祖稱吳王恪后,是非難辨,故不敢以光武及晉元帝為比,使得紹漢氏之遺統也。
孫權自公安徙都鄂,更名鄂曰武昌(《資治通鑒》黃初二年一到四月)。
魏國開始恢復使用漢武帝時鑄造的五銖錢。
提到五銖錢,筆者得把它的歷史背景介紹一下:漢武帝于元鼎四年
我們把目光投向今四川省成都市。蜀地傳言漢獻帝劉協已經遇害,漢中王劉備下令為漢獻帝披麻戴孝舉行喪禮,追加獻帝謚號為“孝愍皇帝”。群臣紛紛上書,說有很多吉祥之兆,請求劉備即帝位。前部司馬(職稱)費詩(生卒年不詳,字公舉。今四川省樂山市人。劉璋擔任益州牧時,費詩擔任綿竹縣令。劉備奪取成都,費詩舉城投降)上書反對說:“殿下因曹操父子逼迫漢帝,篡奪帝位所以才萬里流亡招兵買馬,討伐曹氏奸賊。如今大敵還沒有消滅,您卻先稱皇帝,恐怕人們會對您的行為產生疑惑。以前漢高祖與楚義帝約定,誰先滅掉秦朝,誰就稱王。等到高祖攻下秦國首都咸陽,俘獲了秦三世嬴子嬰,漢高祖對稱王仍然推讓。而殿下如今還沒有走出門庭,就要自己稱皇帝,我認為您不應該這樣做。”漢中王對此很不高興,將費詩貶到永昌郡(治所在今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金雞鄉金雞村)擔任秘書(從事)。221年四月初六,劉備在成都西北的武擔山之南(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八寶街)登基稱帝,大赦蜀國罪犯,改年號為“章武”。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許靖(?—222,字文休。今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人。三國蜀漢時期大臣、名士、評論家,著名人物評論家許邵的堂兄)為司徙。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1019-1086)看到這段歷史評論說:上天養育黎民百姓,但他們不能管理自己,需要推戴君主來統治。如果統治者能夠制止暴行,鏟除壞人,保障百姓的正常生活;獎賞善良,懲罰邪惡,使社會不發生動亂,才是名符其實的君主。所以夏、商、周三代以前,天下的諸侯國豈止是一萬個,能夠統治民眾、祭祀土地、五谷之神的人,統統被稱之為君主。集結萬國而加以統治,創立制度,發布號令,天下無人敢違抗,才能被稱之為王。王的威德衰落了,強大的諸侯國君能統帥各路諸侯,維護王的威信,被稱為霸。所以自古以來,天下混亂時,諸侯就依靠武力互相爭奪,王權長期衰弱時,出現很多這樣的諸侯霸主。秦朝焚書坑儒,漢朝興起后,有些學者開始推演金、木、水、火、土五德的相生相克,認為秦朝的帝位是不正統的“閏”位,在“木德”和“火德”之間,只能稱為“霸”,卻不能稱為“王”,于是興起了“正”和“閏”,即正統與非正統的爭論。漢朝政權被顛覆,出現了三國的鼎足。此后,晉朝又失去了控制全國的能力,五胡(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族大部落)擾亂華夏。南朝宋和北魏以后,南方和北方被分地而治,各寫自己的國史,互相排斥,彼此攻擊,南方人詆毀北方人為“索虜”,北方人辱罵南方人為“島夷”(
我們把上目光投向今湖北省。221年四月,東吳孫權將吳的都城從公安縣(治所在今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遷到鄂縣(治所在今湖北省鄂州市),改鄂縣縣名為武昌縣。
綜上所述,由于曹丕執政無能,導致劉備公然在今四川省成都市稱帝。所以司馬光不認同劉備是漢朝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