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郭清華【三國研究】陽平關的歷史文化定位

一、陽平關的歷史文化內涵特點與現狀

陽平關,一名白馬城,亦名石馬城,東西長約2公里,南北寬約1公里。三面環山,兩面鄰水,這里是漢中盆地的開端。需要說明的是,寧強縣陽平關漢代稱為“關頭”、“關城”,南宋吳玠、吳麟抗金時期才改為今名。

我們經常提起的漢中盆地,它西起勉縣陽平關,東止洋縣的龍亭鎮,東西長116公里,南北寬2——25公里。陽平關在歷史上十分知名,史書多有記載,歸納起來看,其歷史文化內涵特點與現狀如下:

 

1、陽平關關城為公元前206年蕭何所筑:城周長十五里,有三門,東曰鎮江,南曰定軍,西曰拱漢,東、西具為重門,因關城修筑在沔水之陽(北面)的平坦之地而名。陽平關南城墻下為沔水,西門外為沮水,古為“浕口水”。著名的古“金牛古道”(蜀道)穿陽平關城的東、西門而過。諸葛亮北伐時期“營沔北陽平、石馬”即此。陽平關是漢中盆地的西部門戶,一旦丟失,漢中不保。特別是,它是出秦入蜀間的軍事重鎮,舍此則無法通過。因此,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經在這里發生過多次爭戰。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張衡、張修、張魯、曹操、司馬懿、劉備、諸葛亮,以及名將夏侯淵、張郃、徐晃和馬超都曾經駐守陽平關。

 

2、陽平關做縣治有千年之久:南北朝的梁、宋時期,當時的“沔陽”縣治就在今天的陽平關。隋、唐、五代時期的380多年間,勉縣曾經稱為嶓??h、西縣,縣治就設在陽平關,所以,陽平關又稱為“西縣白馬城”。為什么把陽平關又稱為“西縣白馬城”呢?這是因為根據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1254—1324)撰寫的《馬可波羅游記》記載說,公元179年,張魯的父親張衡與母親盧氏在陽平關對面的山上乘坐白馬羽化升天,從此以后,這座山就叫白馬山,后來,張魯在山上修建了張魯城,山下的陽平關也曾經叫“西縣白馬城”。明洪武四年(1371),當時的勉縣正式開始叫沔縣,縣治就在陽平關,一直到民國二十四年(1935),才將縣治遷移到今天的縣城—菜園子,如此算來,陽平關先后做縣治有千年之久。

  

3、陽平關是“五斗米”教管理全國各“治”的核心—“中央教區”:據史料記載,從漢永壽二年(156年)第二代天師張衡繼承“五斗米”教后,到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滅了第三代“五斗米”教首張魯的這六十年期間,“陽平關”一直是“天師道”所設立“二十四治”中的“浕口治”,后來也稱“陽平治”,屬于“五斗米”教管理全國各“治”的核心—“中央教區”。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中央首府所在地。

 

4、陽平關的現狀:陽平關城內現在有武侯村、漣水村約350戶1200人居住,古城街道規范,民風古樸。城的西南直通西蜀,西北方向便是經通略陽、甘肅的要道。1937年,國民黨政府修建川陜公路時,破壞了陽平關北城墻,現在的108國道就在川陜公路原址。農業學大寨的極左思潮時期,徹底破壞了東、西、南三面的城墻?,F在,南面沔水的堤岸邊,仍然保留著西漢時期蕭何修建陽平關的城墻遺跡,土筑墻體的夯筑層清晰可見,里面還夾雜著漢代的磚瓦、陶片等文物遺物。2000年以來,為了有效保護文物古跡,發展旅游業,政府投資300余萬元,在原有的基礎上整修了陽平關西城墻300米和城門,修建了北邊護城河的索橋,吸引著國內外游人參觀游覽。

陽平關東門關樓上原來有于右任題寫的“陽平雄關”匾額,1969年,“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到了徹底破壞。

陽平關東門外,有明代萬歷十七年(1589年)神宗朱翊鈞為其母祝壽而號令天下普遍修建的萬壽宮和萬壽塔,萬壽宮先后在清代嘉慶七年(1802年)白蓮教和同治二年(1863年)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遭到破壞。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黨軍隊在此修建碉堡時,將萬壽宮徹底毀掉,僅存萬壽塔高高的樹立在原址至今。萬壽塔為六邊形空心磚結構,共十一層,高24·85米,直徑6米,塔基周長17·4米,威風凜凜,是過去地方的一個標示性建筑,屬于當時沔縣的八景之一的“東塔倒影”。

清代的光緒五年(1879年)5月12日發生地震,將塔頂搖落。該塔在陜南不多見,所以,被收入《中國百塔圖集》)。1983年12月、2000年10月、2008年8月,陽平關和萬壽塔先后被縣、市和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陽平關以北的臥龍崗上,有諸葛亮的讀書臺,占地約500平方米。據地方志記載,建興五至六年(227—228年),諸葛亮曾經多次在此臺上居高臨下的觀察地形,研究兵書軍事,運籌北伐方略,后人在此立碑修亭子以示紀念。歷史上,不少達官顯貴和文人學士路過陽平關時,都曾經游覽該讀書臺。

乾道八年(1172),南宋詩人陸游在漢中抗擊金人侵略時,也登讀書臺游覽,逐景生情,思緒萬千,于是他寫下了《游諸葛武侯讀書臺》的千古絕唱:“沔陽道中草離離,臥龍往矣空遺祠;當日典午(指司馬懿)稱滑賊,氣喪不敢擋王師;定軍山下寒食路,至今人祀丞相墓;松風想象梁父吟,尚憶幡然答三顧;出師二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世上俗孺寧辯此,高臺當日讀何書?”

在讀書臺之后,有蓮花池,占地約二畝,史傳諸葛亮當年曾經在這里種植蓮花,“蓮不數開,開必并頭”,是過去沔縣的八景之一的“書臺晚翠”。后來,讀書臺的古跡建筑雖然荒廢不復存在,但是,陸游等人的題詩碑刻依然存在。1983年,諸葛亮的讀書臺被勉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陽平關、武侯祠、馬超墓祠連片配套,是重要的三國古跡,供人們參觀憑吊。

 

7、陽平關與張魯城的歷史地位:

A、陽平關是漢中盆地的西部門戶,西漢初年蕭何所建,其知名度很高;

B、陽平關是秦、蜀間行旅通商的必經要津,更是兵家必爭的軍事要隘,它與定軍山、天蕩山形成了三角對峙,山水盤護,易守難攻,牢牢地控制著漢中盆地的安危,一旦丟失,漢中不保,益州門戶洞開,所以,歷史上在陽平關先后發生數十次保衛戰和爭奪爭,因此說,它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

C、陽平關又是歷史上勉縣縣治所在地,長達千余年,歷史地位很高;

D、除上述特點之外,陽平關還是“五斗米”教創建的75年間,其中60年的“中央教區”活動中心。張魯接替“五斗米”教后,繼承父輩遺志傳教,在白馬山頂開闊的地域,根據發展需要,因地制宜不斷擴建完善修建“天師堂”——張魯城的群體建筑,與山下的陽平關遙相呼應,在這里開展了一系列“政教合一”活動,后世俗稱張魯城,從此奠定了中國道教的基礎,堪稱道教的鼻祖,在國內外影響深遠,所以其歷史意義很大。

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給陽平關的歷史文化內涵定位為:

一、       秦、蜀軍事重鎮,二、漢中盆地第一雄關,三、中國道教鼻祖——五斗米教的中央教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收藏:漢中勉縣三國歷史文化旅游攻略
漢中古代縣城、州城、城堡都有哪些?
三國中大名鼎鼎的陽平關,究竟在哪?
說說寧強縣的來歷
“賜九錫”和“定漢中” ——閑話三國
你知道三國演義里提及的古地名,現在在哪里嗎?(二十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盟| 长海县| 综艺| 额尔古纳市| 诏安县| 沂水县| 东兰县| 五台县| 天峨县| 隆子县| 金坛市| 当雄县| 侯马市| 固始县| 定西市| 仙桃市| 察隅县| 读书| 新河县| 禹州市| 建水县| 探索| 方正县| 莱西市| 阳春市| 裕民县| 红桥区| 张家口市| 乐清市| 新野县| 桑日县| 庄浪县| 阿拉尔市| 临沧市| 西宁市| 西和县| 潮安县| 如皋市| 平安县| 吉安市|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