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孔子的當代意義:儒家倫理是全球倫理的基礎
liuhuirong
>《聖人孔子》
2019.08.04
關注
演講人簡介:成中英,1935年生,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長。成中英先生是當代著名美籍華人哲學家。他深入西方哲學的核心,弘揚中國哲學的精華,倡導儒家的倫理哲學與周易的宇宙哲學,促進了中西哲學與文化的深入交流與發展。
對此主題,我們可以有很多發揮。但在目前極為有限的時間內,我們卻必須掌握重點,并認識到此一主題的精義與其重要性。我的重點是:全球倫理的基礎就是儒家倫理。我們要說明的是何以故,因而給予儒家倫理一個非常現代的內涵,同時也是一個非常現代的使命。在今天這個世界,各種問題都在找尋一個整體的秩序,以為問題解決的基礎。 在政治方面,我們要問: 權力的運用,能不能實現世界的和平,而不是制造更多的紛爭。在經濟方面,我們要問: 經濟的發展,財富的增加,能不能帶來全體人類的福祉,而不是造成貧富更大的不均。在科技方面,人類掌握科技理性、知識工具,但是人文精神的生活世界卻日漸萎縮,怎樣使科技與知識為人類生命價值服務,成為一個基本問題。在宗教方面,宗教本來應該帶來人生的安身立命,但為何卻帶來族群的沖突,帶來信仰的敵視與仇恨,這是極需要解決的問題。人類面臨到政治、經濟、社會、科技、宗教這些方面的問題,可說是處在一個極為困難的境地。如何解決問題顯然是當急之務。
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不能不重新檢討全球網絡中的人的地位與人與人間的基本關系,并重新探索人之為人的應有心態與人之待人的應有行為,從而建立人人都可以遵行的基本道理與原則。為此,我們需要一個最小公倍數的人的感性認知與最大公約數的人的理性認知作為全球化的倫理的基石,為我們當前人類的處境提供可以遵行的行為準則,使人們的行為不管在政治、經濟、科技或者宗教方面,都能有所依循,都有一個與感性及理性同時相關的人的價值認識。顯然此一普遍的人的價值認識必須同時就人性的廣處與深處著眼,在廣處看到人的感性(最小公倍數),在深處看到人的理性(最大公約數),能夠更進一步的促進共同價值的發展,共通經驗的發展與彼此?;菪袨榈陌l展。這就意味著人類必須有一個全球化的倫理價值的認識。
當前我看到可能有三個認識的方向。一個方向是歐洲文化的方向,認為人類最好走理性主義之路,用理性的方式,客觀系統的思考來擬定規則、擬定法律,解決人的紛爭和沖突問題。另一個方向是在美國20世紀初期發展出來實用主義原則。用基于感性的原則來看問題能不能解決,能不能有效果,能不能達到最大的實際利益。但是理性主義與實用主義都是外在化的偏頗狀態。因為人不只是理性的存在,人更是一個全面的存在,除有理性還有情感,還有意志,還有欲望。至于實用原則的提出,顯然很重要,但它卻是一個后果問題,或效果的問題。我們要問動機的考慮重不重要呢?人的行為的方式重不重要呢?這些也都涉及到人的感性經驗, 不可不加重視。所以理性主義也好,實用主義也好,都面臨了一個考慮周全不周全的局限問題。
面對此一問題,中國文化的傳統,尤其是中國文化傳統中儒家傳統,提出了“回到人的本身”,“回到人的整體上去”的認識以解決問題。人的存在是整體的存在。個別的人也是整體的人,整體的人從個別的人走向群體、走向整體,也形成了整體的群體,然后在整體的群體中找到整體的個人,在整體的個人中發展整體的群體。此一認識對在全球化中人類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西方學術傳統并非沒有此一認識,但顯然卻沒有發展出來,形成倫理,因而分別走入理性主義與實用主義的兩端。 但在中國,對人整體的認識是非常之早的,從《周易》到《尚書》都可以看出來。人與天地并立為三,人得天地的精華而生。人需要全面的生命實現,能夠借助外在的經驗來反思自己、建立自己,發揮自己,同時為了實現自己的整體性,致力實現人類生命的整體性,也就是致力體現天地創生萬物的生命的整體性。所謂“生生不息”,所謂“協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所謂“民胞物與”,所謂“親親仁民愛物”,所謂“贊天地之化育”,都是從人的個體的整體性與人的群體的整體性來解決人類生活世界中多面問題的途徑。
人類任何問題都涉及人的整體性的問題,都由于人沒有了解自我整體,沒有理解生命整體,沒有理解兩者內在密切的關系所引發。對此提出了理解,并將之朗化,顯示了可行之道,且教化于人,就是儒家的孔子。 此一理解的發展與推廣就是孔子建立的儒家最大的貢獻。這一理解就是儒家倫理的哲學。 此一倫理其重心在啟蒙人的整體性的自覺,也就是人的仁愛的自覺。在此一自覺之下,理解到人可以不斷修持,克己容人,不斷成長,推己及人。不斷擴大感性與提升理性,感通萬物,同時也能警覺人的個體與集體面臨的危機,殷憂啟圣,以及也能在危機中克服艱辛,多難興邦。如果沒有此一整體性的自覺,人的自私與閉塞將難避免,因此而走向自暴自棄、懦弱、俎喪 或貪婪、自大、妒忌、殘酷,因而喪失了人性發展的潛能。人要成長,必須認識到人內在的能力,同時也要認識來自內外的危機,掌握到人性中真正的價值,以感性的仁愛開發與融合理性的正義,包含多元差異,促進社會和諧,提升生活品質,向完美的理想精進不已。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全球化的人性社會以及同時合乎感性與理性的人的生活世界。
儒學作為人的自覺,人的生命的自覺,顯示了人的生命的更新與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儒學也就是一個個別的人發展的學問,一個人的群體發展的學問,一個人自我實現的學問,一個人要實現整體人性的學問,一個社會群體要實現每個個別的人的整體性的學問。此一學問顯然是全球人類倫理的基礎。全球倫理是指彰揚與建立整體性的個人,以實現全球人類的整體與持續發展的理則,也是指彰揚與建立整體性的全球社會,以實現個人整體與持續發展的理則。在這個基礎上面,并不否定也不反對差別性發展,因為人的任何成就是在不同社會、文化、歷史、地理條件之下發展出來的。人顯然是跟世界永遠聯系在一起的。在這一理解下,“人回歸自己”并不是說人要放棄對世界的開放,對世界的認識。 相反,孔子強調學習的重要,學習認識外面的事物,強調人們去了解對方,強調“知”的重要。人不可以不知“道”,人也不可以不知“天”,“天”和“道”都是整體性的;人不可以不知“物”,人也不可以不知“人”,“物”與“人”也都是整體性的。這些個整體性也都是整體性的,在根源上就是本體宇宙的整體性。 人的交流是對外,人的反思是對內,內外結合才是人的整體性。
孔子所提出的不僅是解決人的問題的方法,更重要是解決人實現為人的方法。在今天這個世界,我們面對任何問題,如果能從這個角度去看,我們都比較容易解決問題。比如在政治問題上面,我們能夠想象這個問題不是只看后果、實用性,而是看相互的協調的可能,相互理解的可能,在相互理解與協調的努力中消除戰爭,解決紛爭。我們應追求協商的智慧、理解的智慧,這是儒家重要的貢獻。在經濟問題上面,我們關懷自己,不能離開關懷他人。我們能夠對人關懷,但卻不能沒有智慧,對貧窮者關懷,也要與富有者溝通,除了講理財之道的財富經濟,也要講濟貧解困的貧窮經濟,講發展,也要講均衡,來為社會經濟問題提供根源性的解決。一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均富社會、和諧正義社會顯然是孔子儒家倫理的價值理想,因為他追求的是整體性,是生命內在聯系的和諧性。同樣,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與方式考慮到人的問題,很多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
即使是科技問題,也都能迎刃而解。因為科技必須走人性化方向的發展,必須同時兼顧感性與理性。當代有些科技產品與設施很不友善,目的只在營利,用起來憋手蹩腳,甚至危及安全,最后必然是要被淘汰的。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有一定分寸,掌握什幺是好的發展的標準,什幺是我們應有的戒備。這都是對人的整體性問題的考慮。有關宇宙的探索或者探險,或者有關自然生態與生化基因的研究與實驗,都要考慮到人的因素。儒家提供了人的整體性的觀點,提供了人的整體性維護與發展的的觀點,對全球人類的發展顯然有重大意義。
我最后要指出,儒家是一個可以靈活持續發展的學問。說它為儒家,并不是說它只是以儒家已有成就為滿足。儒家提供的是活的學問,是了解自我的學問。 更重要的是,儒家警覺到人的發展潛力,以及發展可能面臨的困難和危機,希望用人創造性的潛力來解決、來克服人的各種矛盾、各種閉塞、各種困難。這種對人的認識是人類必然要走的路。
在今天中國,人的發展是為必要,是時代的挑戰,也可說是歷史的一種機遇。由于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發展的阻難自然也繁復眾多。在春秋戰國之際,孔子基于觀察與自我的反思,已經體會到類似的問題。甚至發出“道其不行矣夫”“中庸不可能也”的感嘆。 但他卻契而不舍的倡導仁義之道,樂而忘憂的教育弟子,充分體現了大智大勇的發揚人性的精神,形成了具有普遍意義的儒家倫理,像一盞明燈,照耀千古。今天我們能夠重新掌握孔子的內在智慧,把它發揮出來,傳播開來,顯然將為全球倫理提供堅實的基礎與豐富的內涵。
中國是儒家發展的起點。作為起點,我們一定要尊重外在的環境,尊重外在的個人,尊重外在的事物,我們要尊重知識,我們要尊重學習,我們要向他人學習,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這也是孔子的智慧所在。我們今天探討世界儒學,目的不只是彰揚某一套儒學,而是開發未來人類學習之道,結合中外傳統,包括文化傳統、歷史傳統、科技傳統和宗教傳統,來彼此學習、彼此理解,共同創造一個人類生存之道、繁榮之道。 這才是儒家倫理的現代意義,也是孔子儒學的當代使命。
謝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天與人的理性和諧觀
以道德代宗教
尋求底線的“世界主義”倫理
孫海燕:論儒家現世精神的起源
《大自然與人》 之 “人類整體”活該是個蠢蛋(3)
鄧曉芒:全球倫理的可能性—金規則的三個模式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
上網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惠券
優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山市
|
化州市
|
新干县
|
文成县
|
儋州市
|
喜德县
|
大同市
|
濮阳县
|
工布江达县
|
南靖县
|
奉节县
|
吴堡县
|
平乡县
|
宝清县
|
社旗县
|
玉林市
|
桑日县
|
明星
|
阿鲁科尔沁旗
|
安化县
|
万源市
|
广南县
|
阿合奇县
|
广宁县
|
浦江县
|
广丰县
|
嘉鱼县
|
津市市
|
桑植县
|
芦溪县
|
虎林市
|
林芝县
|
宜城市
|
焦作市
|
孟连
|
那曲县
|
巫溪县
|
佳木斯市
|
乾安县
|
乌鲁木齐市
|
平凉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