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郭嘉輔佐劉備,諸葛亮輔佐孫權,周瑜輔佐曹操,這樣三國的局面會如何,是一個比較有趣的話題。尤其是這三個人同時換位。那么先看看這三位的才能和其在原本陣營的價值。郭嘉是謀士,善于各種奇謀計策,尤其玩陰謀和心理戰有一手,提前預測了公孫康殺袁尚袁熙和孫策死于小人之手。但他對于曹操的事業,客觀說,只是幫助巨大,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諸葛亮是政治家和戰略家,早期為劉備謀劃了三分天下的戰略,使得劉備從立錐之地開始,短時間擁有穩定的后方,同時他管理政務,為蜀漢帝國奠定了基礎。對劉備來說,諸葛亮必不可少。周瑜是一位軍事統帥,也是孫權打贏赤壁之戰,守住江東基業的關鍵人物。不過,若沒有周瑜,孫權是否就一定不敢打,或者一定打不贏,現在也不好說。
那么現在我們假設下,這三大高人循環更換陣營,對三個人來說分別有什么影響呢?首先看曹操。曹操失去一個短命的奇謀郭嘉,得到一個短命的統帥周瑜,應該說,對操哥影響不大。操哥自己本身智謀出眾,麾下謀士如云,少了個郭嘉最多給爭霸路上制造一點障礙罷了(荀彧的價值其實更大),得到個周瑜當然是好事,但操哥自己統兵就很牛,也不可能信任周瑜讓他帶大軍。所以正負相抵消,操哥實力不會有太多變化。
再看劉備,劉備方面要是沒有諸葛亮的謀劃,那在新野時候肯定是不可能搞出三分天下這種恢弘戰略的?;蛘呖梢哉f,到了208年這個時間點,郭嘉有可能出謀劃策幫劉備聯合孫權打贏赤壁之戰,但多半是不可能堅定地獲得荊州、益州實現三分天下了。劉備有可能最終成為一個附庸于孫權的勢力。當然,如果郭嘉在劉備剛入徐州的時候就投奔,那么劉備有了如此強大的謀士,也可能在徐州干出更多成績來,這就難以預測了。
最后看孫權。孫權去掉一個周瑜,得了一個諸葛亮,加上劉備陣營還有郭嘉,這么一湊合,還是可能打出赤壁之戰的,畢竟東吳水軍占優,曹操遠道而來,沒有胃口吞并江東。而妙處在于,按照諸葛亮的戰略才能,以劉備的格局尚且能實現三分天下,如果到了孫權這邊,加以規劃,很可能魯肅的“二分天下”之策就能真得到實現了。
因此,這三人如果循環交換,很可能結果是三分天下變成二分天下,曹操損益不多,劉備一落千丈,孫權大占便宜。不過話說回來,這三個人選擇的三個主公,本來也是結合了他們各自價值觀的。郭嘉不會去幫助一個落魄的劉備,而諸葛亮歷史也拒絕了孫權。所以,咱們根據三人才能實現的配屬,只不過是娛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