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也許我們錯讀了易經之乾為天

《序卦傳》說有天地,然后萬物生焉。乾為天,坤為地,乾為宙,坤為宇,所以先有時空再出萬物。就像現(xiàn)在我們研發(fā)一個虛擬空間,先要設定時空,然后才能搭建里面的模型。【宇:宙,舟輿所極覆也。《說文》。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劉安《淮南子·齊俗》

先看一下乾卦的卦象。

上圖就是標準的六爻卦象,里面的內容一眼看上去非常復雜,但是朋友們其實不用太過糾結,因為筆者不會在后文中詳細介紹這部分內容,而不介紹這部分內容并不影響我們理解卦象的含義。當然這些內容是什么可以在下面了解一下。

最左面的一列是六獸,即青龍、白虎、勾陳、騰蛇、朱雀、玄武。

第二列是六親,即父母、兄弟、官鬼、妻財、子孫。

第三列是天干地支的納甲,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共同構成納甲使事物和時間產生直接的關聯(lián)。

然后中間的六個橫杠就是古人所說的爻,爻就是交,即事物相互影響和交互。而爻排列到一起形成的就是乾為天的卦象,最右面則是世應。

世應源自京房的納甲占斷,也是目前六爻占斷使用最重要的標志物,因為筆者不是要教大家六爻占斷,所以世應在后面的文中也不會做介紹。

卦象中配上納甲,六親,六獸的使用是因為古人需要借助這些和事物關聯(lián)起來進行占卜,而本文的目的在于解釋卦象和經文是怎么看的,而不了解上述內容并不影響我們去解讀卦象的含義。當然基于看卦習慣的原因,筆者還是會按照缺省的模式把上述信息保留在卦象之中。

在筆者初學周易的時候,看到卦象和搭配的內容因為不理解卦象中放的亂七八糟的都代表什么,看到這種圖像頭都大一圈,所以一點學習的心都沒有。所幸筆者在走了很長時間的彎路之后,終于得以破門而入,而這也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就是希望后來者能夠不要像筆者一樣走那么久的彎路,以簡易之道學懂易經。

看完了卦象,我們再來看與之相關的爻辭。這里的九、六簡單說一下,九就是長橫陽爻,六就是兩個短橫陰爻。或者說九為奇數(shù),六為偶數(shù)這么記就可以。另一點就是看卦是從下往上看的,所以古人就排了個順序,叫做,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把爻的順序和九、六搭配起來就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

朱熹和南懷瑾先生都介紹過占斷方法,其中南懷瑾先生斷卦方法是這樣的: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辭斷之。一爻動,以動爻之爻辭斷之。兩爻動者,則取陰爻之爻辭以為斷,蓋以“陽主過去,陰主未來”故也。所動的兩爻如果同是陽爻或陰爻,則取上動之爻斷之。三爻動者,以所動三爻的中間一爻之爻辭為斷。四爻動者,以下靜之爻辭斷之。五爻動者,取靜爻的爻辭斷之。六爻皆動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用」辭斷。乾坤兩卦外其余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動,則以變卦的彖辭斷之。

而朱熹《易學啟蒙》提到的占斷方法:

六爻不變,以本卦卦辭斷;一爻變,以本卦變爻爻辭斷;兩爻變,以本卦兩個爻辭斷,但以上者為主;三爻變,以本卦與變卦卦辭斷;本卦為貞(體),變卦為悔(用);四爻變,以變卦之兩不變爻爻辭斷,但以下者為主;五爻變,以變卦之不變爻爻辭斷;六爻變,以變卦之卦辭斷,乾坤兩卦則以「用」辭斷。

把朱熹和南懷瑾老師介紹的占斷方法列在這里并不是要讓朋友們拿著這個去學占斷,而是用來說明一個問題,就是雖然他們二人的方法存在差別,但有一點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遇到一爻發(fā)動的時候,選擇以發(fā)動的這個爻的爻辭為斷。所以我們反過來思考這個問題,就是講爻辭就是對應著這一爻發(fā)動后形成的卦象。

另一個總結的點就在于彖辭則對應著六爻全變的卦象,而所謂的六爻全變其實就是六爻全靜,我們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了,一個攤在鍋里的餅子,翻個360度是不是什么都沒有變化?一樣的道理,所以彖辭就是六爻全靜的斷辭。

至于兩位先生說的乾坤兩卦以用為斷,筆者還是傾向于尚秉和老師的說法,就是所謂的用九,用六指的是占筮以六、九為用,而不是說六爻全變的情況。順便介紹一下,六是老陽,九是老陰,七是少陽,八是少陰。少陰,少陽不變,老陽,老陰變。

在六十四卦中,孔子專門為乾坤兩卦寫了介紹兩卦的卦德的文章,所以筆者結合《文言》進行解讀,與以前解讀的方式不同的是,筆者不會逐字的解釋這段話是什么意思,而是會以文字和卦象的對應為主,即以視覺思維來重新審視這本經典。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乾為大,為圓,所以為始終,因而說大哉乾元。乾為萬,為始。乾伏坤為物,為資【資,貨也。《說文》】。乾為人,為體,則坤為物,為貨,為用。乾為君,所以為統(tǒng),為天。所以說乃統(tǒng)天。乾為干,所以坤為水,為云,乾為行,乾施,坤藏。所以說云行雨施。乾伏坤為品,【品:眾庶也,從三口。】品這個字,三口表示眾多,乾為君,為孤寡,所以坤為庶眾。為物。乾為實,所以說品物流形。乾為大,為明,為終始,為時,為成。所以說大明終始,六位時成。乾為圓,周行產生時間,因此以乾為時,為成。陽造陰藏,所以乾為成,坤為藏。乾生六爻,時統(tǒng)萬物,所以乾為御。因而說時乘六龍以御天。乾為道,為變,乾伏坤為化。所以說乾道變化。乾為孤,所以為各,為正,為性,乾伏坤為命。乾生萬物,坤藏萬物,性為先天,命為后天,因此以坤為命,巽也可以取象為命,后面會談到。所以說各正性命。乾為健,為生,所以說保合大和,乃利貞。乾為陽氣,陽氣生物,陰氣殺物,所以這里以貞正為主,即好生勿殺之意。乾為首,為出,乾伏坤為庶,為物。乾為萬,坤為國,乾為咸,坤為寧。所以說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文言》“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乾為言,坤為文,乾坤放到一起就是文言。坤為文,所以就會有乾有武的取象。乾為言,所以坤為靜,所以易象就是這樣去學習的。古人就是看到某個象,然后發(fā)散思維寫相應的文字。所以系辭傳孔子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因為是需要觀象以擴展易的概念的,這樣才是活學,而非死記爻辭。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乾為天,為行,為健,所以說天行健。乾為君子,為強,坤為靜,所以為息。所以說君子以自強不息。

乾卦卦辭:元亨利貞

前面介紹過乾為時,為周,所以元亨利貞就對應著一年四季,元為春,亨為夏,利為秋,貞為冬。即對應著四象,少陽為木,太陽為火,少陰為金,太陰為水。

《文言》“元”者,善之長也;

元對應著四季的春天,演少陽之象,陽氣初顯地上,為東方震木之象。震為生,為仁,為善,為長。天地不仁,則萬物不生,所以說元者,善之長也。【元,《說文》首,始也。從一從兀。】

《文言》“亨”者,嘉之會也;

亨對應著四季的夏天,演太陽之象,陽氣如日中天,為南方離火之象。離為形,為嘉。【嘉,形聲字。《說文》:“嘉,美也。”】

《文言》“利”者,義之和也;

利對應著四季的秋天,演少陰之象,陰氣日起,陽氣日衰,秋天為收獲之時,對應著西方兌金之象。兌為悅,為利,為欲,為義,為和。所以說利者,義之和也。現(xiàn)在的義大家看不清楚,繁體字義是這樣寫的義。【義《說文》:“己之威義也”】義:我羊也。兌取象為羊,為欲,對應的就是人自身的欲望。

《文言》“貞”者,事之干也。

貞對應著四季的冬天,演太陰之象,陰氣日盛,寒氣逼人。冬天為伏藏之時,對應著北方坎水之象。冬天水凝為冰,不能潤下生物。乾后天居西北,為干旱之地。乾通假干,所以說“貞”者,事之干也。坎為北,此外坎為憂,為卜筮的取象,所以為貞。以貞這個字的字形來看,上卜為艮像,下貝為離像。艮為居,為室,離為火為明,正是冬天人躲在家中烤火的取象。所以貞有不動保持的含義。也就是說當遇到外部環(huán)境不利的時候,古人認為最好的應對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待在家里啥都不做,等待天氣暖和了然后再去打獵。對應到現(xiàn)在的社會也是一樣,二十年前有一鋪旺三代的說法,問題今天再到CBD買個商鋪看看還能躺著掙錢嗎?所以人所面臨的隨時間流動態(tài)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就是所謂的天時。

《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后面這句話的解釋就是以元亨利貞來解釋孔子對于君子定義的四個基本的德行。元亨利貞,就是仁、義、禮、智。所謂仁就是像春天繁衍萬物的生息。禮則是指的是夏天,讓與其合作的人感到非常的溫暖,但同時也注意保有自己的邊界。義則是指的在利益的分配上能使雙方達成一致。貞則是指的冬天,即身處逆境的時候一方面能忍辱負重,適時而止,另一方面能保持自己的初心,堅持并最終完成自己所希望完成的事業(yè)。

《文言》《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fā)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

元為春,為生,亨為夏,為生長,萬物自春而夏逐漸茂盛,所以說《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兌為秋,可收獲萬物的果實,坎為冬,冬天則萬物伏藏。兌為利,為情,坎為性,為貞,所以說“利貞”者,性情也。乾為始,為能,乾先天值巳,與離同居,離為美,所以借離為乾為美。乾后天為金,值戌,西北,與兌同居,借兌注乾,兌為利,為秋。所以說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春生夏長秋革冬藏,四季周始,天生萬物而不言利,無欲無求,所以說不言所利,大矣哉。乾為剛,為健,為中,為正,為純,為粹,為精。所以說剛健中正,純粹精也。乾坤相合而生六子,艮為揮,震為發(fā),巽為旁,坎為通,兌為情,所以說六爻發(fā)揮,旁通情也。乾為成,為行,為德,為日,周而復始。所以說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

乾卦初爻動形成的卦象為乾之姤。

乾卦初九爻辭〖潛龍勿用〗

本卦乾為人,為行,所以有人行之象,變卦乾為人,巽為伏,所以有人伏之象。巽性伏,震為龍,初爻震爻,震伏巽下。陽有陰無,取巽為用,所以說潛龍勿用。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變卦天風姤,震伏巽下,陽爻變陰爻,所以說陽在下也。

《文言》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震為龍,乾為福,為德,震伏巽下,所以孔子說龍德而隱者也。乾為變易,巽為不果,乾伏坤為世。艮為命,所以孔子說不易乎世,不成乎名。巽為藏,為散,坤為世,乾為福,坎為憂,所以說遁世不悶,不見是而無悶。本卦乾為樂,為行,所以說樂則行之。巽為憂,為返回,所以說憂則違之。乾為行,巽為繩,乾上,而巽為反復,為不果,所以說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文言》“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巽伏,為兌反,兌為言,所以說“潛”之為言也,巽為隱蔽,巽為兌反所以說隱而未見,上乾為行,巽為不果,所以說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弗這個字為矯正的意思,就是用繩子綁在木頭上,為巽象。

乾卦二爻動形成的卦象為乾之同人。

乾卦九二爻辭〖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本卦為人行之象,變卦天火同人,為有見之象,所以合到一起是有見能人的象。上乾為龍,下離為目,所以說見龍。本卦上乾為首,下乾為荒。而二爻為地位,所以說見龍在田。變卦互巽為利,下離為見,上乾為大,為人。所以說利見大人。

《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乾為德,變卦初爻二爻成少陽之象,少陽為震,震象施,伏坎為食,下離為口。施物入人口,人有其食,所以說德施普也。【普:《說文》:“普,日無色也。】離為日,所以普為日像。

《文言》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乾為龍,為德,所以說龍德。二爻為下卦的中位,離為正,所以說龍德而正中者也。離為口,乾為言,二爻居中,所以為中言之象,離為孚,所以說庸言之信,即中正之言。離為禮,有拘束之象,所以說庸行之謹。閑,門后之木為閑。陽爻變陰爻,有事變無事,因而為閑,離為孚,所以說閑邪存其誠,乾為善,二爻為離爻,伏坤爻,坤為世,乾為武,為伐,離為正,因而說善世而不伐。乾為德,坤為廣,所以為博,為化,所以說德博而化。乾為君,離為得,因而說君德也。

《文言》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變卦天火同人,互巽為學,下離為聚。所以說君子學而聚之。巽為疑,為反言,所以為問,下離為明,為正。乾言上行,巽為反言為下行,因而有辯論求正解之象,所以說問以辯之。下離為寬,為居,所以說寬以居之。乾為仁,為行,所以說仁以行之。變卦上乾為君,下離為德。所以說君德也。

乾卦三爻動形成的卦象為乾之履。

乾卦九三爻辭〖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乾為君子,變卦上乾為日,下兌為西,所以說終日,本卦上乾下乾,所以說君子終日乾乾。兌為夕,離為惕,【《說文》惕,敬也。】,巽為若,類似之象,【《說文》厲:旱石也。】履為禮,為禮的取象,履卦卦辭說“履虎尾,不咥人。亨。”,行不逾規(guī),則不至為虎所咥。咥,噬咬之意。

《文言》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yè)。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知至至之,可與言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本卦上乾下乾,為進德之象,變卦履,為循禮之象,三爻為艮爻,艮為敬,艮變兌為山澤損之象,所以說君子進德修業(yè)。艮為臣,為忠,兌為言為信,所以說忠信所以進德也。乾為健,所以為修,兌為言所以為辭,離為孚,所以為誠,因而說修辭立其誠,離為室,艮爻為居,因而說所以居業(yè)也。乾為首,所以為知,兌為西,艮爻為終,因而說知終終之。乾為可,兌為義,離為與,所以說可與存義也。離為上,艮為居,變卦禮為敬慎之象,所以說居上位而不驕,兌為西為下,坎為憂,坎伏離下,所以說在下位而不憂。三爻為艮為,艮為時,陽爻變陰爻,所以有失時之象,離為甲兵為惕,所以說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文言》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重剛有兩個含義,一個是陽爻居陽位,另一個筆者認為是乾為剛,兌為剛鹵,所以也為剛,因而說重剛。不中也是一樣,傳統(tǒng)解析為九三失中位,另一個則是因為兌為欲,為缺,所以說不中。上二爻為天爻,下二爻為地爻,所以說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乾卦四爻動形成的卦象為乾之小畜。

乾卦九四爻辭〖或躍在淵,無咎。〗

變卦小畜,巽為不果,因而說或,四爻為震爻,震伏巽下,震為疾,所以為迅,因而說或躍。【《說文》躍,迅也。】離為在,兌為澤,上巽為入,互兌為澤,所以說或躍在淵。上巽為入,下乾為福,所以說無咎。

《文言》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yè),欲及時也,故無咎。”

巽為反復,乾伏坤,坤為常,所以說上下無常。巽為病,乾為健,所以說非為邪也。乾為進退,坤為久,坤伏乾下,所以說進退無恒。巽為入,乾為孤,因而說非離群也。三五成像天火同人,乾為天,離為火,為德,整個卦象中第二、三、四、五,三五成像都是天火同人,因而都會提到君子進德修業(yè)。兌為欲,乾為時,因而說欲及時也。故無咎。

《文言》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九四爻和九三爻類似,也是居人位,所以也說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但這個中不在人存疑,因為按照卦象來看三爻、四爻正是人爻。或前面解釋過了,巽為反復,為疑,為或。

乾卦五爻動形成的卦象為乾之大有。

乾卦九五爻辭〖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四爻和五爻為半震之象,五爻和上爻為半艮之象,下震,上艮,所以說飛,下乾為龍,所以說飛龍。本卦上乾為在,下乾為天。所以說飛龍在天。變卦上離為目,下兌為利,下乾為有,本卦上乾為大,下乾為人。所以說利見大人。

《文言》乾卦九五爻辭〖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従龍,風従虎,圣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従其類也。”〗

本卦上乾為同,變卦下半震為聲,上半艮為止,有出有返,所以說同聲相應。本卦上乾為同,變卦上半艮為求,下半震為氣,所以說同氣相求。本卦九五為坎爻,坎性下,乾伏坤為水,所以說水流濕。變卦上離為火,下乾為干,所以說火就燥。本卦坎爻為云,乾為龍,所以說云從龍。變卦二上為半巽,半巽為風,下兌為虎。所以說風從虎。乾為圣人,乾為行,所以說圣人做,變卦上離下乾。乾為萬,伏坤為物。所以說圣人作而萬物睹。陽之本為天,離火上行,所以說本乎天者親上。陰之本為地,互兌為雨,兌勢決,水性下流,所以說本乎地者親下。變卦巽為從,乾為各,為類。所以說則各從其類也。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

九五爻為坎爻,坎為地,所以說與天地合其德。離為日,互兌為月,所以說與日月合其明。震春,離夏、兌秋,艮冬,所以說與四時合其序。

乾卦六爻動形成的卦象為乾之夬。

乾卦九六爻辭〖亢龍有悔。〗

乾為首,兌為口,所以為亢。【亢《說文》:“人頸也。”】,乾為龍,為有。兌為晦,所以為悔。夬有決口之意。乾為人,兌為折毀,陽折之象,所以說亢龍有悔。

《文言》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上九為一卦中最后一爻,為宗廟,所以說貴。艮為位,艮伏兌下,所以說貴而無位。乾為君,坤為民,坤伏乾下,所以說高而無民。乾為賢人,乾卦在下,兌卦在上。巽為從,兌為反巽,所以無從。因而說賢人在下位而無輔。上六陽爻變陰爻,所以說是以動而有悔也。

《文言》“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初爻巽伏,所以說下也。二爻離為舍,艮為時,所以說時舍也。三爻,乾為行,兌為履所以說行事也。四爻,上巽為反復,下乾為自,所以說自試也。五爻,離為上,乾為君,所以說自治也。上爻兌為分,為窮。上兌下乾有折人之禍,所以說窮之災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是天則。

乾為陽,巽為氣,巽氣伏藏在乾陽之下,所以說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乾為天,在上,離為日,在下,為文明。所以說“見龍在田”,天下文明。乾為時,離為與,巽為皆,兩者之意,乾為行,所以說“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巽為不果,伏震為道,兌為革。巽木為兌金所克,所以說乾道乃革。五爻君位,乾為天,離日在上,如日中天之象。所以說“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上爻為終,為頂,兌伏艮為時,所以說“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乾為陽,陽用九,所以說乾元用九,乃是天則。

  《文言》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圣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最后一段存疑,不知道是不是流傳的文字有誤。原則上圣人應該知存亡之理,知進退之失。一會說知存知亡,一會又說不知亡喪,有些自相矛盾。原則上傾向于后者,圣人當知進退存亡之理而不失其正。

就《十翼》里面的一些內容大部分是可以用卦象解釋的,當然也存在無法和卦象一一對應的地方,這部分只能等后人來完善和指正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大師經典]《讀易筆記》(連載)
文言傳
《周易》的六十四卦:每日一卦一解
乾卦乃萬物之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六十四卦詳解第一
南懷瑾——易經縱橫談(8)《文言》——人文的思想體系
[轉載]我讀易傳 第叁章: 第一節(jié) 乾卦(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兴县| 云和县| 交口县| 蒲城县| 宁都县| 亚东县| 洮南市| 虞城县| 阆中市| 定边县| 乳源| 黄冈市| 贵州省| 酒泉市| 行唐县| 鄂托克前旗| 哈巴河县| 沁水县| 洮南市| 锡林郭勒盟| 米林县| 三原县| 南华县| 理塘县| 仁化县| 许昌县| 都昌县| 石景山区| 涞水县| 礼泉县| 高青县| 葫芦岛市| 调兵山市| 新竹市| 庆阳市| 金乡县| 连平县| 莒南县| 克什克腾旗| 读书| 龙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