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我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就已經達8811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7%,按國際標準,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因此,1996年8月29日由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并于當年10月1日施行。該法的宗旨在于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的美德,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一、我國老年人受到法律保護的合法權利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老年人是指60周歲以上的公民,老年人享有法律賦予的一系列的權利。現在將老年人的七大項權利,闡述如下:
1、自由處分自己名下財產的權利
2、享有要求子女贍養自己的權利
3、享有自由再婚不受干涉的權利
4、享有自由訂立遺囑的合法權利
5、享有繼續獲得教育的合法權利
6、享有獲得社會關愛的合法權利
7、享有獲得司法援助的合法權利
二、具體權利的內容
(二)家庭關系類
上述七項權利里的第2、3兩項權利可能主要涉及到家人、家庭內部的關系處理問題。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因社會的進步,現在受到來自子女的干涉少多了。需要強調的是:子女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的變化而消除,父母離婚或再婚后,子女對父母仍然負有贍養的法定義務。
關于贍養,我國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家庭。而家庭成員有關心和照料老年人的法定責任和義務。我國《婚姻法》第15條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根據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1條、12條等之規定,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的內容更為廣泛:
首先:子女不但在經濟上要供養父母、幫助父母,而且在生活上也要照料父母,并且在精神上要安慰父母。如果子女只是給付了贍養費,這僅僅是履行了一部分的贍養義務;
其次,子女對生病的父母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并且應當對生病的父母予以護理;
再次,子女應該妥善安排父母的住房,不得強迫父母遷居到條件低劣的房屋內,對父母自有的房屋,子女還有予以維修的義務。
(三)財產處分類
1、七項權利里第一項是指老年人可以自由支配或處分自己的財產,但這需要是記在老人名下的財產。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父母將財產以贈予的方式將房屋過戶子女后,結果子女非但不領情,而且還拒絕贍養已經年老體弱的父母的案例。
我以前在社區講課時就碰到一個老阿姨咨詢:幾年前自己兩老辛辛苦苦攢錢買的一套商品房,在兒子結婚時過戶到兒子名下,沒想到媳婦來了后和兩老老是鬧矛盾,最后兒子竟然把兩老趕出了那套房子,兩老只能在外面租一套又老又破的房子度日。阿姨問我能不能要回該房屋,我只能遺憾的對阿姨說,房子因為已經過戶了,要不回來,只能起訴兒子要求承擔贍養義務,給錢給兩老租房居住和生活。
現實生活中,一些老人像也這位阿姨夫婦一樣,覺得兩老走后房子還是子女的,直接就把房子登記為子女的名字無所謂。也許是受到了傳統的“父母的都是子女的”、“父母子女心連心”和“家里人一團和氣,沒必要分那清”等思想的影響。殊不知,這樣做其實為家庭的穩定和諧埋下了隱患,于老人于子女都不好。自己的權利自己要珍惜,當一切都被子女認為是應該的時候,你就沒有權利可言。
2、老年人有權自由處分自己的個人財產,不僅指生前的處分,還包括按排過世后的分配。即將財產遺傳自己的子女所有,甚至有權將自己的財產捐贈給國家、贈送給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人等的權利。而作為子女,是不能干涉父母對財產的遺囑分配的權利的。
這里我簡單的講一下遺囑及《繼承法》相關知識:我國《繼承法》第16條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以外的人。”
①公證遺囑:就是生前立下遺囑后、并由公證機關予以公證的遺囑。
此外,繼承遺產是有法律程序的。配偶、子女以及父母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如果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才能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同一順位繼承人,無論兒女,具有相同的繼承權,但生存能力差的繼承人有權獲得更多的份額。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父母將自己財產以立下協議或遺囑的形式分給多個子女后,結果部分子女卻認為父母對財產分配不公、而拒絕贍養已經年老體弱的父母。應該說,這樣是不對的,更加得不到法律的支持。但說到維護家庭的和諧,作為父母可能需要考慮簡單的法律外的一些事,我想在座的老年朋友們,必定都有自己的心得。
在今天的講座最后,我只想對老年人們說:權益的維護,在于不放棄。國家制定了很多法律來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權利),如果您覺得自己的權利(權益)受到了侵犯,您可以通過咨詢律師了解那些權益受保護以及如何保護。
另外:我以前在其他社會給老年人朋友講過《房屋繼承相關知識》,如果有這方面需要了解的知識,可以聯系我。
湖北諾亞律師事務所
閔力勝
2013年11月19日
老年人防詐騙-簡要講座
當前,有一些缺德到家的騙子,專門盯著老人騙,在公園或小區等地散發傳單,主動搞一些以組織免費旅游、健康講課或投資講座的名義吸引老年人,通過種種手段騙取信任后,實施詐騙。具體情況有:
一、高價買一些夸大療效的或者無益也無害的高價保健藥、保健器材;
二、以高額回報為誘餌,以先履行小額或部分合同,后簽訂大合同并最終捐款潛逃;
三、以問路等理由為名,和老年人套上近乎以后,又編出老年人的親屬有血光之災的謊言,騙老年人“破財消災”;
四、在老年人外出獨行或單獨閑坐的時候,故意將一些所謂的“寶物”丟棄在老年人周圍,讓老年人出錢“買”走“寶物”;
五、以介紹老伴為誘餌,讓老年人掏錢“介紹老伴”。當錢到手之后,“老伴”和“介紹人”就都人間蒸發了;
六、給那些有工作愿望和能力的老年人介紹工作或以幫助老年人出書為名,騙取老年人的錢財;
七、是在老年人的博客上發“紙條”,打著中獎的旗號,讓老年人往他們指定的銀行賬號上郵寄“稅款”,一旦核實你的款寄到他們的賬號后便無聲無息。
……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客觀因素是:老年人因為身體因素,社會活動量和面都大減,這樣,接觸到的信息和生活的圈子就會偏于狹窄,使得老人遇到騙子時無處問詢意見,容易入彀。
這里,我就老人年如何防止上當受騙粗略談些看法,供老年人參考:
一、要經常讀書看報,
三、要克服貪欲,打消“用小錢賺大錢”“吃小虧占大便宜”等心理,頭腦要冷靜,要看好自己的錢袋子,凡是有人讓你出錢的時候,一定要多一個心眼兒,不能輕易將自己的錢拿出來、送出去。
四、遇到問題不要輕信,要多問幾個“為什么”?比如有人推銷能治癌癥的保健品和藥品,你想想整個世界都沒攻克癌癥,都將它視為目前的頑癥,既然有人說他的“保健品”和“藥品”能治癌癥,醫院為什么不采購這種東西治病呢?
五、凡是要動錢的時候,不要相信騙子那些“不要告訴任何人”的鬼話,自己拿不定主意時,或找老伴、或找孩子、或找自己信得過的鄰居和朋友,向他們通報情況,征求意見,商量對策,需要報警時要堅決報警。
六、獨自外出,不要帶貴重物品和首飾,避免財務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