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中國電影總票房還在沖擊世界第一,我們的銀幕總數在去年就已突破5萬塊,坐穩了世界第一。根據拓普電影最新數據顯示,截止11月20日,中國電影票房達514.54億元,其中票房排名前十的院線公司共貢獻了353.36億元,占據了68.67%的市場份額,院線的票房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艾維電影網/制圖(數據來源:拓普電影數據庫)
與之伴隨的是院線公司的價值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自2016年~2017年,院線公司掀起上市潮。截至目前,票房排名前10的院線公司中,除華夏聯合院線外,其它院線已全部通過IPO或重組實現資產證券化。而具體從營收體量和凈利潤等來看,各大院線上市公司誰的盈利能力最強,誰又是最佳 “績優股”?
(數據截至2018-09-30)
根據前不久A股各大院線上市公司發布的Q3財報中,我們會發現:萬達電影、中國電影、橫店影視、幸福藍海四家企業的營收和凈利雙增,金逸影視和上海電影的營收和凈利則雙降。并且還有一個顯著的變化是:雖然在營業收入方面,萬達電影依然遙遙領先,但是在凈利潤方面,其“千年第一”的地位首次被中國電影撼動, 2018 Q1-Q3,數據顯示中國電影凈利潤大增83.37%,達到12.98億元,超過萬達電影的12.68億元。雖然僅是略微的超越,但這也說明,中國院線之間進入“你追我趕”的激烈競爭中,院線長期“一超多強”的局面被打破。除了萬達電影和中國電影幾乎并駕齊驅,二者的凈利潤是橫店影視近4倍,其他3家院線的凈利潤均低于2億元,差距不大。
(艾維電影網/制圖)
當然,院線的總營收與凈利潤和企業的規模是脫離不開的。作為院線盈利能力的另一個衡量指標——凈資產收益率。數據顯示,橫店影視超越萬達電影和中國電影,凈資產收益率榮居榜首,其次是中國電影、萬達電影。從數據走向來看,大部分院線的總營收、凈利潤與凈資產收益率呈正相關,如營收和凈利潤雙雙觸礁的上海電影和金逸影視,在凈資產收益率方面表現也不太佳。但也有的院線截然不同,如在營收和凈利潤表現均比較突出的幸福藍海,凈資產收益率卻只有5.28%,墊底各大院線。
(艾維電影網/制圖)
從毛利率看,各院線間的差距越來越懸殊。幸福藍海以41.13%的毛利率遙遙領先,超越萬達電影近10個百分點。其次是萬達電影,相比其他院線也算處于高位,以31.35%位居第二。而中國電影、金逸影視、上海電影、幸福藍海均低于30%,大都在20%左右。
而通過對比近3年來院線公司的毛利率可以發現,各大院線的毛利率整體呈下降的趨勢。其中,萬達電影的毛利率保持相對穩定,長期保持在30%以上,在各院線中處于較為領先的水平;橫店影視2018年同比2017年略有上升,仍保持在20%以上,但近年來整體仍呈下降趨勢;上海電影的銷售毛利率波動最大,平均每年下滑約5個百分點。其中,相較于2017年,2018年的毛利率下滑了近7個百分點,墊底所有院線;而金逸影視由2016-2017年間的銷售毛利率微升趨勢轉為微降。
綜合各大院線的主要經營指標分析,我們會發現,院線股的整體盈利能力在下降。雖然中國票房一路走高,但隨著前幾年影院“跑馬圈地”般的瘋狂擴張,使得銀幕增速超過了票房增速,影院的盈利空間被壓縮,而作為以放映業務為主業的院線公司也深受影響。近兩年,各大院線公司也基本形成了一個共識:影院盈利進入到由量向質轉變。這主要表現在:其一,新建影院向高標準看齊,進一步促進了影院市場的優勝劣汰;其二,提高存量影院的經營管理能力,拓展非票收入;其三,完善院線的營收結構,增加產業鏈相關業務的布局,多條腿走路。
(數據截至2018-06-30)
(艾維電影制圖 紅色數據表示收入占比 )
從放映業務收入看,除了中國電影,其他5大院線對放映業務的依賴度較高,收入占比均達70%左右,是院線營收的大頭。其中上海電影占比最高,高達88.98%,其次依序為金逸影視(77.59%)、橫店影視(77.59%)、幸福藍海(69.16%)、萬達電影(65.65%)。而與其他院線不同,中國電影的主營收入為電影發行業務,收入占比高達67.23%,而放映收入的占比僅為21.27%。
在賣品收入方面,各大院線公司的占比均不高,最高為萬達電影,營收額為9.98億元,占比為13.54%;橫店影視、金逸影視、幸福藍海的賣品收入占比分別為6.50% 、8.33%、5.15%;中國電影和上海電影的數據不詳。
在廣告營收方面,各大院線的表現與賣品收入幾乎吻合。廣告收入最高的依舊是萬達電影,為12.56億元,收入占比17.04%。其次有據可查的是橫店影視和金逸影視,廣告收入分別為9518.19萬、9866.68萬,收入占比分別為6.5%和9.73%。
其次,在電影發行方面,前面也提到,中國電影的發行收入是其總營收的主要貢獻力量。數據顯示,2018H1中國電影的發行收入高達30.76億元, 遙遙領先各大院線。其他如上海電影、金逸影視電影發行收入均不足1億元,分別為9607.03萬、3042.13萬。此外,幸福藍海更是僅有14.69萬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占比高達25.67%電視劇發行業務為幸福藍海的營收撐起了一片天,這也是其他院線所不具備的絕對優勢。
綜合看來,各大院線公司對于放映業務的依賴度較高,換句話說還是 “靠電影票房吃飯”,而在非票收入的創收上,業績表現不是很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面對目前單影院、單銀幕產出正在下滑,放映業務毛利率不斷走低的影院市場大環境,院線公司單純依賴票房收益,已很難保證營收與凈利潤的增長。而今后一致的目標將是擺脫票房依賴癥,打造多元化的非票業務,進一步挖掘非票收入。典型如中國電影公司正積極開拓影院陣地LED廣告屏資源,目前可執行影院已達400家。 截至報告期末,中影銀幕廣告平臺已簽約影院892家,擁有銀幕數量達6,049塊,占全國銀幕總數的10.87%,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73個城市,市場占有率保持全國第二位。
01影院建設(數據截至2018年6月30日)
2018年,影院建設依然是行業關注的一大熱點。只不過相較前幾年而言,各大院線在新建影院的速度上有所放緩。并且各大院線公司在新建影院方面有一個共同特征即是以資產聯結型為主流,不過具體來看,也有不同的建設特點。
如在影院建設方面,萬達電影算是比較“激進”的,2018年上半年共新增34家影院。而上海電影則相對保守,重在經營好存量影院。
金逸影視則拓展更多具有先進技術的特色影廳,公司與IMAX公司進一步簽署30家IMAX影院協議,預計到2023年公司旗下金逸IMAX影院將增至90家;此外攜手MX4D開啟深度合作,并與杜比實驗室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四年內開設20個杜比影院,三年內在中國部署630套杜比數字影音系統。同時,公司逐步開始嘗試布局特色主題影廳,如床廳、情侶廳、按摩廳、兒童影廳等多功能影廳豐富觀眾的觀影方式選擇。 另外,為彌補傳統院線的觀影體驗,加快點播影院的成立。目前公司已在福州、杭州、蘇州、太原等地成立點播影院,未來視營運情況進行擴點。
幸福藍海則加快影城智能化建設,積極打造幸福藍海電子商務平臺,采用自主研發的NOC管理平臺,降低人工成本,推出并不斷優化手機購票APP“幸福看”,打通“線上+線下”會員體系。
橫店影視在布局二線城市的同時,提前布局三四五線城市的市場空白點。截止2018年6月底,公司已簽約300多個影院儲備項目,其中三四五線城市占比達70%。在影城運營上,公司在業內率先提出了建立標準化管理的運營體系,緊緊圍繞加快推進'影院綜合體'建設的戰略,推進高科技休閑體驗、游戲娛樂、便利超市、特色餐飲等場景消費和產品消費。
中國電影在努力擴大控股影院規模,吸引優質影院加盟院線的同時,控股影院'中影國際影城'加快借助現代化網絡科技手段,深度挖掘銀幕內外盈利空間。比如'中影劇場'電視平臺進一步拓展,已有效落戶全國80家電視頻道,實時供給影片數量達到114部,與銀幕廣告跨屏聯動,形成影片宣傳推廣陣地。
02影視制作發行業務動向
上海電影在2018年初,對公司的發行團隊進行了較大規模調整。報告期內,參與了包括《24小時:末路重生》、《戀愛回旋》、《奪命來電》、《我是你媽》等影片的協助發行及推廣工作,數量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業績下降較為明顯。下半年,公司根據新的經營策略,已參與或即將參與《神奇馬戲團》、《西虹市首富》、《小偷家族》、《藏北秘境》、《阿凡提》、《一意孤行》、《妖精的尾巴》等多部影片的宣發工作。
幸福藍海,聯合出品方的電影《無問西東》已于2018年1月12日上映,實現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累計實現票房7.54億元;參與投資的電影《西游記女兒國》已于春節檔上映,票房超過7.2億元;參與投資的電影《人間·喜劇》已處于后期制作中,預計將于2018年上映;公司參投的刁亦男導演新作《南方車站的聚會》已于4月28日正式開機,由胡歌、桂綸鎂、廖凡、萬茜主演;主控項目《兩個人的海島》、《昆侖決》、《假如沒有遇見你》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同時,公司積極以各種形式參與優質作品的投資、制作。
金逸影視公司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拓展電影投資項目,聯合發行2部影片,參與投資聯合出品的影片共7部:參與投資聯合出品的春節檔影片《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熊出沒:變形記》,分別斬獲了36億、33億和6.06億元的票房佳績,均取得了較好的市場影響力和豐厚的回報;
中國電影在影視制作業務板塊,公司主控或參與出品的十余部電視劇、網劇項目均在按計劃推進中。如《百萬雄師》《親密旅行》(原名《囧爸萌娃》)《最好的我們》已開機,《偉大前程》《鵲橋仙侶》等項目正在開發籌備中,主投動畫電影項目《生死斗牛場》已完成中期制作,《魔象傳說》正在中期制作中。電視劇制片業務上,《蔓蔓青蘿》《重耳傳奇》已取得發行許可證;《奉天大飯店》《莫語者》已完成后期制作;公司聯合出品攝制的超級網劇《原生之罪》進入后期制作環節。
(艾維電影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