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楊海波和老人束靜。
中國江蘇網7月28日訊 2015年7月26日23時30分,南京一位名叫束靜的76歲老人因病去世了,老人生前留下了4本日記,其中在3本日記中60多次提到閱江樓派出所民警楊海波的名字。束靜生前一直由楊海波幫忙照顧,老人離開南京就連家里的鑰匙都留給楊海波看管……老人有個女兒叫朱海波,而楊海波則是老人的警察“兒子”。7月21日下午,南京市鼓樓區“德行鼓樓”系列活動之二——講述了這段感人的故事。
因為房屋糾紛結識民警“兒子”
昨天記者聯系上了鼓樓區閱江樓派出所民警楊海波,楊海波稱,他和束靜的初識是因為一場房屋糾紛,當時老人有兩處房子,一處是老伴留下的,一處是女兒的,因為女兒長期居住在外地,所以也一直由她負責打理,出租時遇到了糾紛。
楊海波了解到老太太只有一個獨生女兒,叫朱海波,長期在外地工作。當時是把此處房子租給別人住,但因為房子是女兒的,收房租成了一個問題,最后老太太也沒有辦法,只好求助于民警,而處理此事的民警正好是楊海波,楊海波自己也沒有想到,處理完這個事后,自己竟和老太太結下這么深厚的情誼。
院子里的花草搬進搬出8年
提到老太太,楊海波不由得回憶起當年的往事。楊海波告訴記者,當年老太太在昆明一住就是大半年,這期間每周都會和他通電話。之前老太太住的房子有個院子,院子里有花花草草,是她親手種下的,所以當時老太太很在意,每周他都要向老太太“匯報”情況。
楊海波每個禮拜都會去看看這些花花草草,澆水、曬太陽再給老太太報個平安。楊海波告訴記者,老太太的丈夫2000年去世之后,除了一幫老年大學的同學,老太太幾乎沒有什么人際交往,很孤獨。
記者了解到,老太太院子里十幾盆花草,每年春冬兩季都要搬進搬出,五六十斤重的花盆,他足足搬了8年;有時修修補補,漏水的馬桶修了三次,用了幾十年的空調、冰箱、熱水器都是楊海波用房租置換了新的。
2016年5月母親節發現老太太還留下4本日記
2010年年底老太太胃不舒服,在楊海波的陪伴下,去醫院檢查被確診為胃癌。楊海波第一時間電話通知了在外地生活的老太太女兒朱海波。
“在母親第一次動手術之后,多虧了楊海波忙前忙后,讓我沒有那么無助。”朱海波稱,在她眼里早已把楊海波當成自己真正的大哥。
楊海波告訴記者,那段時間只要他不值班,每天都去醫院看望老人。束靜家的院子里有三棵香椿樹,是楊海波為她種下的。“媽媽生病后胃口不好,就愛吃香椿頭炒雞蛋。大哥知道了就到處打聽哪里有香椿苗賣,最后從別人家的院子里移栽了三棵過來,媽媽想吃了隨時都可以吃上了。”朱海波感慨地說道,“這份心,不是親生勝似親生啊!”
2014年7月束靜癌癥復發。在與病魔抗爭長達一年之后,彌留之際,她把楊海波和女兒叫到床邊,一手拉著一個,虛弱地對女兒說:“大海波這些年對我很好,你要多照顧他,把他當親哥哥一樣,你也沒有哥哥,沒有兄弟姐妹,有什么事多跟大哥商量。”2015年7月26日23時30分,束靜與世長辭。束靜的后事都是楊海波一手操辦的,那段時間楊海波也瘦了一圈。
2016年5月母親節當天,朱海波在家整理母親遺物,整理出了母親生前記錄的4大本日記,才發現從2007年的日記中第一次提到楊海波開始,4大本日記,接近8年的時間里,束靜詳細記錄了楊海波與自己的點點滴滴,竟有60多次提到楊海波警官的名字。
通訊員 朱莉莉 交匯點·南京晨報 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