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呂挹清
高考成績:總分705
語文126,數學150,英語142,理綜287
高考數學雜談
很榮幸能獲得2019高考理科數學滿分。感謝所有教過我的老師,沒有你們的付出,就沒有我今日的成績。我想在此談一談學習數學的經歷、感受,以及對學弟學妹們的建議。
我想,獲得滿分與我學習數學競賽的經歷是分不開的。高中三年,我在準備數學競賽的過程中,刷過大量的習題,接觸過各種各樣的題型,也學習過許許多多的數學方法和思想。最直接的好處是,我對高中數學的知識點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此外,我的計算能力,分析能力(和書寫速度)均有了較大提升。這對于提高做題速度和準確率有極大幫助。
從高一至高三,我的數學成績一直穩定在140分以上(只有兩次大考下過140),學習數學競賽功不可沒。學習競賽更是能培養人沉下心來冷靜思考的能力,這對解決今年的20題用處頗大。總之,如果沒有學過數學競賽,我肯定不會在高考數學上取得滿分。(說句題外話,我在數學競賽中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因此一直渴望在高考中報一箭之仇,沒想到愿望居然成真了,這也是命運吧哈哈哈哈哈哈)
當然這封信并不是鼓吹同學們都去學數學競賽。我承認,對于沒有學過數學競賽的同學來說,做出20題第三問會有些困難,但只要努力得法,保證145+是可能的。更何況從明年開始高考改革,估計會取消20題這種“競賽生福利”,所以即使沒有學過競賽的同學也一樣有機會沖刺滿分。
接下來說說該怎么學:
1)首先,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之所以強調這種老生常談,是因為聽講和作業是通往高分之峰的唯一通路。只有認真聽講,你才會知道復數的虛部不帶i,才會知道傾斜角的取值范圍是0到π;只有認真完成作業,你才會見識題目的種種套路,才會發現自己居然把2×6算成了3。只有做到以上兩點,才能構建全面、無漏洞的知識體系,才能提高應對題目的準確度和熟練度。
如果你感覺完成作業很吃力,那不妨自己畫畫知識框圖,理清楚自己到底學過什么知識,掌握什么樣的方法。完成一道題后,請思考:這道題用到了什么知識或方法?怎么用的?為什么要用這些方法?必要時可以和同學、老師互相討論。只有想明白這些問題,才算真正學會了一道題。如果你發現了一道有意思的題,那不妨摘錄到本子上,其背后的數學思想很可能對以后的考試大有幫助。
我相信,任何一個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的同學,其數學成績不會太差。但有的同學說,我怕數學,一見到數學就頭疼,課上課下對待數學都是馬馬虎虎。我想,如果沒有興趣,學習數學會是一個非常沉重的包袱。那如何產生興趣呢?如果時間充裕,同學們可以找一些講數學趣題的科普讀物,或者數學史相關讀物,放下手中的王者爐石,多毒毒樹。然后你就會感嘆:哇,原來數學可以這么有趣!然后你就產生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機。
不過你可以放心,當高考迫在眉睫的時候,你一定會像打了雞血似的努力的,不會有動力不足的問題。只是,很多同學此時缺乏合理的復習規劃,導致提分緩慢。
我覺得,人人情況不同,在制定復習規劃時,一定要結合自身的情況。高考知識點掌握的是否熟練?不熟練就趕緊回顧高一高二的筆記。做題速度是否夠快?不夠快就多刷刷題,但是一定要按照時間刷題,否則沒有意義。薄弱板塊是導數還是解析?針對薄弱板塊進行重點突破。是不是總是分不清x軸和y軸?做題時三思而后動筆,不要想當然。分析清楚自已的漏洞和不足后,再針對這些問題制定計劃,瞎刷題只能事倍功半。建議同學們多和數學老師聊聊天,請他/她給你一些建議,畢竟數學老師是最了解你情況的人。
有些同學可能還有疑慮:上述所有內容我已經努力去做了,為什么還是考不了高分?這是針對考試所做的準備不充分的緣故。
時間規劃非常重要。你是不是總是做不完卷子,沒時間檢查然后錯好幾道選擇填空?那一定是因為考試之前你沒有做選擇填空的限時訓練,也沒有準備一個“做不完卷子”的應急預案。做題之前你要先想好,這道題上我最多花費多長時間,到時間還沒做出來直接跳過,不要影響后面的題。
過程表達也很重要。你是不是經常自以為做對一道解答題,結果卻丟了許多過程分呢?如果是這樣,那就拿標準答案和你的過程一行一行的比對,找找哪些話標準答案寫了而你沒寫,然后思考:為何標準答案要寫這些話?有什么道理?想明白后,自然就會寫過程了。寫好后,也可以請同學幫忙看看,有沒有自己沒發現的跳步或邏輯漏洞,這將提升你的過程的規范度。
最重要的還是審題。考試千萬條,審題第一條;讀錯一個字,十分瞬間沒。審題時畫出關鍵信息,做題時多多回顧題目,是保證審題不出錯的訣竅。
說了這么多,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的分數!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