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學的傳承
相是由人的形體外貌,精神氣色和情態舉止共同構成的。相術主要是通過察這幾個方面的某些特征,來判斷對方的命運吉兇及身體狀況。
我國的相學由來已久,據考證相學有三大起源:
一是古代傳下來的經驗學。包含有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和審美學。
二是古代的巫醫之術,在古代,巫和醫是一個概念,認為人體的經絡,也是人體的命脈,不僅掌管著人體的健康,也顯示著人的命運。換句話說,就是經絡不僅影響人的健康,還影響人的心理,于是將人體各個經絡在面部五官表現出來,從而推斷出人體的健康和心理狀況。所謂的印堂發黑,色澤不均,這些都是后來中醫的望,聞,問,切之手法。
三是根據天干地支,三元氣運,在五官上的表像,這個過程,實際上沒有真正的由來,是后來的風水術士,將其他推命法的原理,配合經驗,硬套于相學之中,以符合他的推命手法。
古相面學最初是來由民間,也就是賤民,庶民,這些人對生活的要求,造成相人之法。后來,相學在民間越來越廣泛,所涉及的面也多起來,于是流入富人之中,又由富人流入士族和貴族,由貴族流入宮廷。經過這個流入的過程中,社會不同的階層的相人之法,都溶入其間,最后大成。
我國面相學起源極早,《左傳》中就有文公元年公孫敖請叔福為自己的兩個兒子相面的記載。其后名相士史不絕書。姑布子卿就是春秋時著名的相士;《史記》更辟有《日者列傳》專章紀錄相士事跡;東漢王充《論衡》雖以反對虛妄邪說為主,但對相術卻給予了充分肯定(《骨相》);三國時代有水鏡先生、孔明、徐庶等;魏劉邵(著有《人物志》)和清代曾國藩(著有《冰鑒》)則更是以相學為基礎,發展出了古代的人才學理論。
曾國藩更以識人和得人享譽一時,其不僅發掘出了左宗棠和李鴻章等一代名臣,其幕府中人才之盛,也是歷代未有;這不僅足以說明曾國藩的人才學理論有其科學性,也證明作為曾國藩人才學理論基礎的相學確是有著極高的實用價值的。從時間上,概括地說,我國的相面術最早產生于氏族社會,完善于春秋戰國時代,集大成于清一代。
傳統面相學流派眾多,如以地域劃分,則有徽、粵、川、陜、魯等之分,各地相法不一,大體宗尚《麻衣神相》和《柳莊相法》,所謂別派秘傳則大體是在一些具體細節上有所深入而已。
歷代相面學名家中,有史可查者甚多。其中提出了完整的相學理論的,以漢代許負為最早。請關注微信平臺中國風水研究會。許負本為一婦人,以善于相人而被漢高祖封為雌亭候。據說,許負著有《德器歌》、《五官雜論》、《聽聲相行》等著作,直至現在,很多相書中還提到《許負相耳法》(可能是后世托名著作)。《三國志》記載了很多相學家,如管珞、朱建平、柳無景等。隋唐時,相面學的發展到了一個高峰期,《隋書》記載有韋鼎、來和等名家。唐代袁天罡、龍復本、夏榮、丁重、劉思禮、袁客師等,在正史和野史中更是享有崇高的名聲。宋代相面學也相當發達,影響較大的相學家有陳摶、麻衣道者、僧妙應、妙方等,宋代文人蘇東坡、黃庭堅等也好相學。明代的相學名家很多,并且出現大量的相書。相面學家主要有劉伯溫、僧如蘭、張田、袁珙、袁忠徹父子。其中以袁家父子最為著名。相面學史上膾炙人口的《永樂百問》,就是來自于明成祖與袁家父子的對問。袁珙有《柳莊相法》(收入《永樂大典》),袁忠徹還有《人相大成》。后來流傳很廣的《柳莊相法》便與袁家父子有關。中國傳統相面學發展到明代的集大成之作《神相全篇》雖托名陳摶秘傳,但注明為袁忠徹訂正。清代在相法和相面學著作的整理上有了很大發展。相面學著作方面,
《鐵關刀》、《金較剪》最為簡明扼要,《水鏡相》、《相理衡真》則較為精到全面,是繼《神相全篇》之后的集大成者。民國時期則在相學的傳布方面有了一定進展,這時期出現了很多比較通俗易懂的相書,其中以《平園相法》和《公篤相法》最為著名。
除中國之外,印度、埃及等東方古國和西方國家都有自己的相面學理論;例如曾經對犯罪學理論有過重大影響的西方顱相學,就與中國的骨相學有諸多相似之處。這一理論認為,人的種種“心能”分別對應于頭蓋骨上的某個區域,一種心理機能的過度發展是腦內相應區域增大的結果。人的各種精神特質都在大腦中占有一定的位臵,并可在顱骨外形上反映出來。當然,西方相學以統計學和遺傳學為基礎,其在理論體系上與中國傳統相學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當今世界,科學發展,一日千里,突飛猛進。但在日本經濟發達國家里,就有五十萬專職相士,美國、新加坡、港臺相術非常流行,長久不衰。由此可見發展相面這門學術,可以更好地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這也必將成為術數學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
相面學著作很多,但多數大同小異,相互轉抄。較實用的相面書主要是有《麻衣相》《柳莊相》《神相鐵關刀》《水鏡相》《相理衡真》等。流傳最廣、通俗易懂的是《麻衣相》。相面學論形中開門見山地認為:人稟陰陽之氣,肖天地之形,受五行之資,為萬物之靈也。所以頭象天,足象地,雙眼象太陽和月亮,聲音象雷霆,血液象江河,骨節象金石,鼻額象山岳,毛發象草木。
相面學基本內容為四類:一是基礎類,十三部位,流年運氣,五星六曜五岳四瀆等。二是綜合類,精神,氣象,骨肉,聲音等。三是意義類,分別具體論人的人生大事,生死祝福,逐年吉兇等,如十二宮,六府三才,三停,四學堂,八學堂,五行形相,觀人八法,十字相法等。四是官紋類,即分別從頭面部位,五官,四肢以及痣、紋等方面分別來討論人的命運休咎,窮通,吉兇。
相面認為,骨骼定一生之枯榮,氣色定流年之禍福。這是幾千年圣相人實踐經驗之總結,不可以妄加否定。有些人不禁會問:“某某人長相好,五官端正,五岳朝歸,天高地厚,三停均等,鼻正口方,他為什么一生貧困僚倒?有些人生相并不完美,有的是天狹地削,唇齒掀露,輪飛耳反,他卻腰纏萬貫,成為富翁?”相面書云:“莫贊青中貴,勿凝濁中賤。”若要相人準,必須作到以下幾點:
東南西北風土異,必須參究要相當。先相三停與短長,次觀骨法又觀額。三看神情露昏光,四聽聲音亮焦破。五視行盤輕重緩,六見坐立身偏正。七推心事善和強,八定星曜美與惡。九察部位豐與陷,十看背胸腹手隆。如能以此十法相,禍福妍強自昭干。
面部氣色出沒是微妙多變的,一定要被相面者密切配合,平心靜坐,方可作出判斷。若與將手相結合起來加以對照更為準確。
相面學的真正精髓是對精神、氣息、聲音的重視,與于中國傳統醫學相合,醫學有“四診”望聞問切。相學重視形態,審神氣察行動等。相的中和側重于行為舉止,這是一種社會性原則,滲透了“天人合一”的觀念,也滲透了“中庸之道”的觀念。相面是由人的形體外貌,精神氣色和情態舉止共同構成的。有什么樣的相,就有什么樣的命運,相有改變,則命運也轉變。術數學實質是研究人與命運之間的關系,讓人趨吉避兇。這樣有助于識己識人,知己知人。有助于為人排愁解難,可以在程度不等的范圍內指出多災多難、事事不順的原因,從而使之明白其中的緣故,從善去惡,以改變自身不佳的命運。有助于破除相與命運的神秘色彩,從而更新觀念,解放思想,從愚味走向文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被動接受命運到積極改善命運。假若人們都能知道自己命運趨勢,及時地加以修正和改善,比如可以避免犯罪,有益于社會穩定健康發展。請關注微信平臺易經天下。
相面家有言:“上工相聲,中工相神,下工相形”。最近,心理學家開始重新探索面相與人格之間的關系,一些研究成果讓人們得以從新的角度重新審視古老的相術。運用最新科技“生物全息論”的觀點,指導相學研究,相面學研究者不斷加強學習,不斷提高相術水平,才能古為今用,使相面學為現代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面相三停十三部位
面相學主要是依據人體面部特征來知人論世,因而,對人體面部特征的分析和歸類就成為面相學中最為基礎的理論。這方面的理論很多,而能被相學各家廣泛接受的則非三停、五官、十三部位這三種劃分方法莫屬。
(1)第一節面相的“三?!?/p>
在相面學中,“停”指部位,引申為階段。相面學把一個人的面部自上而下劃分為三個部分,并視之為人的一生的三個階段的運勢象征?!叭!钡木唧w含義如下:
a、上停——由額上發際到眉毛的部分。主管青年運勢,執掌15~30歲之間的運勢。上停高、長而豐隆,方而廣闊的話,社會地位高。如果從生理學的角度分析,額之上部發育良好者,往往腦部和神經系統發育良好,因而求學往往順利,心智和專業能力也成熟較早,這都使其主人往往較早就能事業有成。
b、中?!擅济奖菧暑^的部分。主管中年運勢,執掌31~50歲之間的運勢。面相學認為,中停隆而有肉的話,其主人會一生有福氣,即使青年時期不順利也會在中年獲得成功。從生理學角度分析,中停部位往往與循環、呼吸、代謝、上肢等發育和狀態是否良好有關,也就是與人的健康、精力、意志力等有密切關系,在這方面發育良好者,往往在中年能取得成功
c、下?!杀窍碌较掳偷牟课?。主管晚年運勢,執掌51歲以后的運勢??谛瘟己?、下巴寬厚者往往大器晚成,50歲后會有好運來臨。從生理學角度分析,此部位與生殖系統、排泄系統、下肢等的健康有密切關系,因而會影響到一個人老年時的健康和心理狀態,良好者自然更可能在老年有所突破。
相面——三停之外,耳朵部位執掌15歲以前的少年運勢,所以耳朵的“相”好,對于少年運有助力。
(2)面相的“五官”
日常生活中人們也經常提到五官,比如說某某“五官”端正,某某“五官”姣好等。而相學上的“五官”,指的是人體面部的耳、眉、眼、鼻、口五個部位,相學根據這些部位的功能,同時也為它們賦予了一種更直接的名稱:耳名為“采聽官”、眉名為“保壽官”、眼名為“監察官”、鼻名為“審辨官”、口名為“出納官”。
相面學認為,通過對“五官”的分析,可以對一個人做一些相學的基本分析,并進而判斷一個人的運勢吉兇。
通常,眉毛關系到健康、地位,眼睛關系到一個人的意志力、心地良善。鼻子關系到一個人的財富與健康。嘴巴關系到一個人的幸福、食祿與貴人運。耳朵關系到一個人的長壽與否。
十三部位在面相部位分類法中,堪稱是最具代表性和應用范圍最廣的一種劃分法。這種劃分法將面部正中從上至下分為十三個部位,各部位左右兩邊大致平衡的又分為137個部位,共為150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