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5 10:43 來源:文匯報
我有話說有1人參與作者: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青連斌
“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為社會提供多樣化服務,更好滿足人民需求”,都是為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正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這是我們黨多年來反復強調和踐行的執政理念,也是貫穿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一個鮮明思想。
既是一種價值理念,也是一種制度安排
“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就要著力解決不公平問題。公平與不公平,都是歷史的、相對的、具體的,抽象地、籠統地談論公平與不公平是沒有意義的。我國當前社會不公平現象很多,比如收入差距過大,已經突破人們心理上能夠承受的“不公平”底線;地區之間、城鄉之間、不同群體之間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懸殊;司法不公平,等等。但是,從當前社會不公平涉及的范圍看,最主要的是城鄉居民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以及其他社會資源和機會的占有和使用方面的不公平。
人們在談論公平與不公平時,其實使用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可能指的是平等,也可能是公正或公平正義。這幾個概念的內涵盡管存在區別,但差別不是很大,所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混在一起使用也沒有什么大的問題。公平與不公平,本來就是人們對某種社會現象所作出的一種價值判斷。“合意”的就是公平的,不“合意”的就是不公平的。
大體而言,“公平”強調的是各種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權利與資源在社會成員之間合理分配,每個人都能得到其所應得的;各種義務由社會成員合理承擔,每個人都應承擔其所應承擔的。而要實現這種合理的分配與承擔,就要形成與之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公平既是一種價值理念,也是一種制度安排;既可視為一種原則和標準,也可視為一種狀態和結果。
社會不公平問題對人們的心理和整個社會心態造成的消極影響不容忽視,它嚴重挫傷人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必將嚴重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黨不斷地反復強調,要更加注重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把社會公平正義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責任編輯:劉冰雅]
相關報道
比較中拉城鎮化經驗實現社會公平發展十六大以來重大戰略述評·依法治國:公平發展的中國抉擇推進教育公平發展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合力促進教育公平發展“連坐式拆遷”拆光了社會公平猜你喜歡
孫愛東:重塑改革的價值觀 _學界熱議堅定不移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1)_學習與實踐明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_熱點面對面紅旗文稿:公平、正義、公正關系辨析(2)_學術爭鳴改革要致力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_學術爭鳴樂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