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最近報道,美國婦女有51%獨自生活,沒有配偶。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獨自生活婦
女人數超過有配偶婦女。
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人口學家佛瑞說,這是一個清楚的轉折點,“年輕的
女性不喜歡婚姻束縛。對于較年長的婦女而言,婚姻也沒有提供她們希望獲得的生活。”
當相親族以及他們的家人為了結婚這一“人生大事”忙活兒時,都市不婚族悄然興起。對主動選擇或者接受事實型的不婚族而言,他們都有多條理由拒絕圍城生活。
“恐婚族”拒絕圍城生活的6原因(圖片來源:資料圖)
理由1-自由空間我獨享
“我一個人過得挺好,我享受這樣的生活,想不通干嘛要結婚。”1976年出生的mike說起自己的不婚選擇很坦然。
他是獨生子,和父母關系良好,自己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外加不少朋友,戀愛談過幾次,但婚姻對他似乎沒什么吸引力。mike拒絕婚姻的理由很簡單:“結婚意味著有另外一個人完全介入你的生活,管束你的行蹤,我好不容易擺脫老媽的控制,何必再給自己找個鐐銬呢?”
一位自稱年齡在24-30之間的女青年說:“婚姻是要負責任的一個法律和倫理關系。我是個害怕負責任的人,或者說是熱愛自由的人,不想被婚姻束縛著。”
專家分析:華東師大心理系博士張磊說,mike的不婚屬于“自選動作”,他喜歡自己的生活狀態。因為在青春期到青年前期這段時間,一個人應該建立的親密關系他沒有錯過,所以現在的選擇是一種理性思考的結果。不少看重自由空間的不婚者都屬于這一類型。
理由2-享受愛情不想結婚
“我單身,但不獨身;我有伴侶,但是不結婚。”這種狀態已成為一些時尚人士之選。廣告公司
白領lily說:“我們有確定的關系,享受浪漫的愛情,可是結婚后就不一定有這么美好的生活了。”
另一位白領女性告訴記者,尚未跨入婚姻,兩人珍惜在一起的生活,仿佛一直在談戀愛,就算吵架了,也會互相承認錯誤。反觀身邊許多已婚朋友,婚后不僅有瑣碎的家務活要料理,更可怕的是,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到時候愛情在一大堆關系、事務面前必然要隱身。
專家分析:張磊表示,在這類不婚者眼里,婚姻就是一張紙,不要這張紙,愛情美麗的光芒不會褪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