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還可以成為孩子最好的醫生。眾多杰出母親用自己無私的愛與不懈堅持,使孩子戰勝疾病和傷痛,幸福成長。3位“廣東好母親”有各自不同的故事,用自己的言傳身教,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在成才路上快樂前行。
腦癱兒母親譚小梅:
15年永不言棄 孩子能走能上學
譚小梅母子倆
“就算天底下所有人都不喜歡這孩子,我都要含著熱淚擁抱他”。曾經悲情的譚小梅現在可以自豪地說自己做到了,15年來,她堅持不懈將出生時患有腦癱的孩子培育成健康的孩子,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她將自己的愛與經驗傳授給其他孩子和母親,幫助更多的家庭。
譚小梅是海珠實驗中學的一名教師,1995年5月,兒子早產出生了,32周就出生的孩子經過35天的搶救和治療,終于脫離生命危險。但是醫生告訴她,孩子被診斷為腦癱,將來可能不會獨立走路和雙目失明,“如果要生第二胎就回來找我們寫證明吧。”
這個消息令譚小梅和丈夫痛苦不已,但他們沒有向苦難低頭。經過15年的不懈堅持,無私的母愛創造了奇跡,如今孩子是一名即將上初三的學生,與健康的孩子相比,除了成績不太理想,動作不是很協調,其他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優秀。學校校長這樣評價他:生活自理能力強,很有愛心和感恩的心,熱愛勞動,懂得照顧、體貼、幫助他人,大膽自信地與他人交往,有良好社會適應能力。
15年來,譚小梅放棄一切娛樂,帶著孩子到處求醫治病,風雨無阻堅持做高壓氧、針灸、眼治療等物理治療和體能訓練。為了更好地養育孩子,她用兩年完成了“教育與兒童心理”研究生課程。
作為一個曾患有腦癱的孩子,可能要承受別人異樣的眼光。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開朗性格,譚小梅堅持帶著孩子一起參與各類社會活動,拓寬視野,讓他知道自己的價值,即使遇到挫折,也引導孩子嘗試自己去承受,鍛煉承受能力。
“過程是非常漫長和艱辛的,現在回想起來,最重要是堅持,也要感謝遇到了很多理解和關愛”。在她不懈的努力下,孩子終于能夠獨自走路,斜視和弱視矯正,視力從0.01恢復到1.0正常水平,與正常的孩子一起上學,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不后悔養育這個孩子,也不在乎別人的議論。因為孩子,讓我學到許多,懂得許多,是他,讓我感悟到人生的快樂與幸福,感受到母親的平凡與偉大。”譚小梅動情地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